基本信息
書名:地質災害防災避險知識讀本
定價:19.80元
售價:15.0元,便宜4.8元,摺扣75
作者:周永昌,武建中,董巧妹
齣版社:山西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37755900
字數:
頁碼:7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地質災害防災避險知識讀本》主要內容包括地質災害,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日常生活中地質災害的預防,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摘錄,參考文獻。
目錄
一、地質災害
1.什麼叫地質災害?
2.地質災害有什麼特點?
3.地質災害的誘發因素有哪些?
4.地質災害的災情是怎麼分級的?
5.地質災害的規模是怎麼分級的?
6.地質災害的險情是怎麼分級的?
二、地質災害防災避險
7.什麼是崩塌?
8.崩塌有什麼樣的危害?
9.崩塌如何分類?
10.崩塌是怎樣形成的?
11.誘發崩塌的因素有哪些?
12.崩塌發生前有哪些徵兆?
13.崩塌發生的時間有什麼規律?
14.發生崩塌時如何避險自救?
15.崩塌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16.什麼是滑坡?滑坡災害有什麼特徵?
17.滑坡有哪些危害?
18.滑坡如何分類?
19.滑坡的次生災害有哪些?
20.滑坡的形成條件有哪些?
21.誘發滑坡的因素有哪些?
22.滑坡發生前有哪些徵兆?
23.滑坡發生的時間有什麼規律?
24.滑坡容易在哪些地方發生?
25.發生滑坡時如何避險自救?
26.滑坡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27.什麼是泥石流?泥石流災害有什麼特徵?
28.泥石流有什麼樣的危害?
29.泥石流如何分類?
30.泥石流形成的主要條件是什麼?
31.泥石流發生前有哪些徵兆?
32.泥石流發生的時間有什麼規律?
33.發生泥石流時如何避險自救?
34.泥石流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35.什麼是采空地麵塌陷?
36.采空地麵塌陷有哪些危害?
37.采空地麵塌陷發生前有哪些徵兆?
38.采空地麵塌陷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39.什麼是岩溶地麵塌陷?
40.岩溶地麵塌陷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41.什麼是地裂縫?
42.地裂縫主要有哪些類型?
43.地裂縫災害容易在哪些地方發生?
44.地裂縫活動有哪些前兆?
45.地裂縫災害如何預防?
46.什麼是地麵沉降?
47.地麵沉降如何分類?
48.地麵沉降的危害有哪些?
49.地麵沉降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三、日常生活中地質災害的預防
50.為什麼要注意日常生活中地質災害的預防?
51.怎樣理解和應用電視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
52.暴雨和大雨容易引發哪些地質災害?應怎樣避防?
53.長時陰雨容易引發哪些地質災害?
54.凍融期容易發生哪些地質災害?
55.居住和工作場所如何預防地質災害?
56.乘車齣行時如何避防地質災害?
四、地質災害監測預警
57.地質災害監測有哪些方法?
58.地質災害簡易監測有哪些方法?
59.地質災害監測內容有哪些?
60.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指令怎樣下達?
61.什麼是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係?
62.群測群防網絡體係由哪些部分構成?
63.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係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64.如何做好專業性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
65.地質災害防治的常用詞匯有哪些?
66.群眾應怎樣觀測和預防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摘錄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一、地質災害
1.什麼叫地質災害?
2.地質災害有什麼特點?
3.地質災害的誘發因素有哪些?
4.地質災害的災情是怎麼分級的?
5.地質災害的規模是怎麼分級的?
6.地質災害的險情是怎麼分級的?
二、地質災害防災避險
7.什麼是崩塌?
8.崩塌有什麼樣的危害?
9.崩塌如何分類?
10.崩塌是怎樣形成的?
11.誘發崩塌的因素有哪些?
12.崩塌發生前有哪些徵兆?
13.崩塌發生的時間有什麼規律?
14.發生崩塌時如何避險自救?
15.崩塌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16.什麼是滑坡?滑坡災害有什麼特徵?
17.滑坡有哪些危害?
18.滑坡如何分類?
19.滑坡的次生災害有哪些?
20.滑坡的形成條件有哪些?
21.誘發滑坡的因素有哪些?
22.滑坡發生前有哪些徵兆?
23.滑坡發生的時間有什麼規律?
24.滑坡容易在哪些地方發生?
25.發生滑坡時如何避險自救?
26.滑坡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27.什麼是泥石流?泥石流災害有什麼特徵?
28.泥石流有什麼樣的危害?
29.泥石流如何分類?
30.泥石流形成的主要條件是什麼?
31.泥石流發生前有哪些徵兆?
32.泥石流發生的時間有什麼規律?
33.發生泥石流時如何避險自救?
34.泥石流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35.什麼是采空地麵塌陷?
36.采空地麵塌陷有哪些危害?
37.采空地麵塌陷發生前有哪些徵兆?
38.采空地麵塌陷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39.什麼是岩溶地麵塌陷?
40.岩溶地麵塌陷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41.什麼是地裂縫?
42.地裂縫主要有哪些類型?
43.地裂縫災害容易在哪些地方發生?
44.地裂縫活動有哪些前兆?
45.地裂縫災害如何預防?
46.什麼是地麵沉降?
47.地麵沉降如何分類?
48.地麵沉降的危害有哪些?
49.地麵沉降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三、日常生活中地質災害的預防
50.為什麼要注意日常生活中地質災害的預防?
51.怎樣理解和應用電視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
52.暴雨和大雨容易引發哪些地質災害?應怎樣避防?
53.長時陰雨容易引發哪些地質災害?
54.凍融期容易發生哪些地質災害?
55.居住和工作場所如何預防地質災害?
56.乘車齣行時如何避防地質災害?
四、地質災害監測預警
57.地質災害監測有哪些方法?
58.地質災害簡易監測有哪些方法?
59.地質災害監測內容有哪些?
60.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指令怎樣下達?
61.什麼是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係?
62.群測群防網絡體係由哪些部分構成?
63.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係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64.如何做好專業性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
65.地質災害防治的常用詞匯有哪些?
66.群眾應怎樣觀測和預防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摘錄
參考文獻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實用”。作為一名居住在山區的居民,我一直對地質災害心存憂慮,但又不知道該如何有效應對。這本書簡直就是及時雨!它沒有枯燥的理論講解,而是用大量生動形象的案例,從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麵沉降、地麵塌陷、洪水以及海嘯這八大類地質災害入手,詳細地介紹瞭它們的成因、錶現形式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非常具體、可操作的防災避險知識。比如,在地震來臨時,書中詳細講解瞭“生命三角”的原理和適用性,以及在不同場景下(室內、室外、學校、公共場所)應該采取的正確避險姿勢和逃生路綫。對於滑坡和泥石流,書中更是用圖文並茂的方式,教會我們如何識彆危險區域,如何在災害發生前和發生時做齣判斷並迅速轉移,以及如何利用身邊的簡易工具搭建臨時避險點。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傢庭應急包”的製作清單,從食物、水源、藥品到通訊工具、照明設備,都考慮得非常周全,讓我覺得不再那麼無助。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掌握瞭一套“救命錦囊”,心裏踏實多瞭,也更有信心麵對潛在的地質災害。
評分作為一名曾經親曆過地震的幸存者,這本書對我而言,無疑是雪中送炭。書中對地震的描寫,讓我迴憶起瞭那一刻的驚心動魄,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很多我當時在慌亂中未能做到的、但極其關鍵的應對措施。它詳細解釋瞭地震波的傳播原理,以及為什麼在不同類型的房屋中,避險的方式會有所不同。書中關於“應急避險基本原則”的總結,如“保持鎮靜”、“迅速撤離”、“就近避險”等,言簡意賅,卻蘊含著寶貴的經驗。我尤其關注瞭關於“二次災害”的章節,比如次生滑坡、堰塞湖等,這些往往是容易被人們忽視但卻更為緻命的風險。書中關於如何識彆這些潛在風險以及在災後如何規避的指導,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它還強調瞭心理調適的重要性,在經曆瞭重大災難後,如何走齣陰影,重建生活,這些內容觸及瞭災難後最深層的需求。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情感的撫慰和力量的注入。
評分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安全衛士”,時刻提醒著我們潛在的危險,並給予我們最可靠的指導。它以一種非常友好的方式,普及瞭關於地質災害的豐富知識,內容涵蓋廣泛,從地質構造到人文因素,從宏觀的區域評估到微觀的個體防護,無所不包。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風險意識的培養”以及“公眾參與防災減災”的討論。它不僅僅是告訴我們“怎麼做”,更是在引導我們“為什麼這樣做”。通過閱讀,我開始更深入地思考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是否存在潛在的風險,並學習如何利用書中提供的方法來評估和監測這些風險。書中關於“防災減災法律法規”的介紹,雖然不深究細節,但卻為我們打開瞭一個更廣闊的視野,讓我們瞭解國傢和社會在防災減災方麵的努力和投入。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本集科普性、實用性、前瞻性於一體的優秀讀物,它不僅能夠提升個人的防災避險能力,更能激發我們對社會公共安全的責任感。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在此之前,我對地質災害的認識僅限於新聞報道中的零星信息,總覺得離自己很遙遠。然而,通過閱讀周永昌、武建中、董巧妹等專傢的智慧結晶,我纔深刻體會到這些自然力量的強大與無情。書中對各種地質災害的成因分析,並非簡單羅列,而是深入淺齣地闡述瞭地球內部的地質活動、氣候變化、人類工程活動等多種因素是如何交織作用,最終導緻這些災難的發生。那些觸目驚心的圖片和案例,真實地展現瞭災害的破壞力,讓我不禁為生命的脆弱而感嘆,也為大自然的力量而敬畏。但這本書的價值並非僅僅停留在喚醒恐懼,它更在於為我們點燃瞭希望的火種——科學的防災減災知識。它不是冰冷的科普,而是充滿人文關懷的指導。讀到關於如何建立社區預警係統、如何進行科學的城市規劃以規避風險、以及在災後如何開展心理援助的內容時,我深深地被作者們的遠見卓識和責任感所打動。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災害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生命、關於責任、關於智慧的書。
評分這本書如同一堂生動而又發人深省的公共安全教育課。我一直認為,對於地質災害,瞭解比恐懼更重要,而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語言,為我們這些普通讀者搭建瞭一座通往專業知識的橋梁。書中對各類地質災害的描述,條理清晰,邏輯嚴謹,而且非常注重細節。例如,在講解洪水防禦時,書中不僅提到瞭要關注氣象預報,還詳細解釋瞭不同類型洪水的特點,以及在遭遇城市內澇、山洪暴發等不同情況下的應對策略。特彆是關於“撤離信號”和“避險路綫”的講解,非常具體,讓人能夠立刻聯想到自己生活的環境,並思考萬一發生情況時應該如何行動。我特彆贊賞書中關於“防災減災教育的社會責任”的論述,這讓我意識到,防災減災不僅僅是個人的責任,更是全社會共同的課題。它呼籲學校、社區、傢庭乃至媒體共同參與到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中來,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這種宏觀的視角和微觀的操作指導相結閤,使得這本書具有極高的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