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推動叢書生命係列:第二自然 |
| 作者 | 傑拉爾德M. 埃德爾曼 |
| 定價 | 19.00元 |
| 齣版社 | 湖南科技齣版社 |
| ISBN | 9787535795007 |
| 齣版日期 | 2018-01-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32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大腦是如何産生齣意識的?意識對人類知識有何意義?諾貝爾奬獲得者傑拉爾德·埃德爾曼以生動的例子和隱喻,探究瞭人類意識之謎,闡釋瞭我們如何得以理解世界和理解我們自己。 |
| 作者簡介 | |
| 傑拉爾德?埃德爾曼,1929年生,美國生物學傢,197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奬獲得者。美國神經科學研究所(Neurosciences Institute)主任,神經科學研究基金會(Neurosciences ResearchFoundation)主席,斯剋裏普斯研究所(Scrippsresearch Institute)神經生物學部主任。 |
| 目錄 | |
| 目錄: 章 伽利略的跨越和達爾文的計劃 第2章 意識、身體和腦 第3章 選擇主義——意識的前提 第4章 從腦活動到意識 第5章 認識論種種 第6章 基於腦的研究 第7章 知識的形式 ——科學與人文的分離 第8章 彌閤分歧 第9章 因果、幻想和價值 0章 創造性——特異性與廣度之間的遊戲 1章 反常狀態 2章 基於腦的裝置 ——構造人工意識 3章 習得 ——知識的改造 注釋 參考文獻 人名譯名錶 |
| 編輯推薦 | |
| 人類的大腦大約有1.5韆剋重,它是我們已知的宇宙間*為復雜的物質,大腦的褶皺的皮質上大約有300億個神經元細胞和1000億條神經突齣連接。這個復雜的物質如何産生瞭意識?以及意識本性是什麼?讀完這本小書,會有一種豁然開朗感,但又能讓你提齣更多新的問題。 《第二自然》是《*推動叢書》生命係列其中之一,這本適閤對腦科學、哲學感興趣的讀者。如果對神經科學和意識之謎感興趣,生命係列當中的《驚人的假說》《比天空更寬廣》《腦中魅影》也不容錯過。 2018年新版的《*推動叢書》全新設計瞭版式、封麵,提升瞭閱讀體驗,讓讀科普不再艱難。隨書附贈價值39.6元由汪潔、吳京平掰開揉碎,帶你懂科學好書的《經典科普解讀課》6摺券。 |
| 文摘 | |
| 序言 | |
說實話,我之所以會被這本書吸引,很大程度上是被“第二自然”這個概念所觸動。在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常常感到被一種巨大的、非自然的力量所裹挾。我們被鼓勵去追求物質的豐裕,去實現世俗的成功,卻很少有人停下來問問,我們內心真正渴望的是什麼,我們與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綫索,一些答案,甚至是更多的問題,讓我們能夠重新審視自己與自然之間的連接。所謂“第二自然”,我理解它可能不僅僅是指對環境的保護,更多的是一種內在的覺醒,一種對生命本源的迴歸。或許,書中會講述一些關於那些突破瞭物質束縛,活齣瞭更純粹、更富足生命狀態的人的故事。也或許,它會以科學的視角,剖析我們的大腦和身體如何被環境所塑造,以及我們如何能夠主動地去塑造我們自己的“第二自然”。無論是哪種方嚮,我都相信,這本書將是一次深刻的心靈之旅,一次關於如何活得更“像我們自己”的探索。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一種古樸而又充滿希望的意味。深邃的藍色背景,點綴著幾片綠葉,仿佛在訴說著生命的力量如何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萌發與延續。書名“第二自然”更是引人遐想,不禁讓人思考,在我們依賴的自然之外,是否存在著一種新的、更深層次的聯係,一種我們可以去“養成”的、宛如天成的生命姿態?“推動叢書生命係列”的定位,也暗示瞭這本書將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自然,而是要啓發我們去主動參與、去理解生命的內在驅動力。想象一下,翻開書頁,迎麵而來的會是怎樣一段旅程?是關於那些在逆境中頑強生長的植物,還是那些在極端環境中演化齣獨特生存法則的生物?是關於人類如何重新認識與自然的關係,從而構建一種更可持續、更和諧的生活方式?我對書中可能探討的“第二自然”概念充滿瞭好奇,它是否意味著一種新的生態文明,一種超越物質追求的精神富足?作者傑拉爾德M.的名字,雖然我還不熟悉,但“湖南科技齣版社”的齣品,又讓我對書籍的嚴謹性和科學性有瞭初步的信心。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視角,讓我重新審視我們與地球、與生命之間的復雜而深刻的連接。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第二自然”,讓我聯想到很多。我們常說,習慣成自然。那麼,所謂的“第二自然”,是否就是我們刻意培養、最終內化為本能的、更加高級或更符閤某種理想狀態的行為模式或思維方式?比如,一個熱愛閱讀的人,閱讀對他而言可能就像呼吸一樣自然,這就是一種“第二自然”的形成。而這本書,如果它屬於“生命係列”,那麼它探討的“第二自然”很可能與生命科學、生態學,甚至是人類學有關。我猜測,它或許會深入探討人類與自然界之間存在的一種原生聯係,以及這種聯係如何在我們現代社會中被逐漸淡化,而又可以通過何種方式去重新喚醒和強化。我對書中可能提及的“推動”這個詞也很好奇,它意味著一種積極的、有方嚮性的引導。是作者在引導我們去認識“第二自然”的重要性,還是它本身就在講述“第二自然”如何被“推動”形成的曆程?我想象書中會充滿著科學的嚴謹和人文的關懷,用生動的故事和深刻的見解,引領讀者去思考,去探索,去實踐,最終在自己的生命中,播種下屬於自己的“第二自然”的種子。
評分讀這本書,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帶來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一種能夠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生命”本身。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似乎越來越遠離那些最基本、最自然的生命律動。我們習慣於人造的舒適,依賴科技的便利,卻常常忽略瞭,我們自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的生理、心理,無時無刻不與自然界發生著微妙的互動。而“第二自然”,這個詞本身就充滿瞭張力。它是否在提示我們,除瞭我們齣生時就擁有的天然屬性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體驗和努力,去培養一種新的、更高級的“自然”?這種“第二自然”,或許是指一種高度的環保意識,一種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態度;又或許是指一種深度的生命哲學,一種能夠讓我們在喧囂塵世中找到內心平靜和生命意義的智慧。我設想著,書中或許會通過大量的案例研究,生動地描繪齣那些在不同領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如何努力去“種植”他們的“第二自然”,並且從中獲得瞭怎樣的迴報。而我,作為一個渴望更深層次理解生活意義的讀者,迫切地想要從中汲取養分,探索那條通往更豐富、更有價值生命的道路。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首先留意到的就是它的主題“生命係列”以及極具哲學意味的書名“第二自然”。這讓我聯想到,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雖然充滿瞭科技的便利,但很多時候,我們反而失去瞭與最根本的“自然”的連接。我們忙於生存,忙於競爭,仿佛被一種外在的、非自然的節奏所驅使,逐漸忽略瞭內心深處對寜靜、和諧和意義的渴望。“第二自然”,這個詞匯本身就充滿瞭力量,它暗示著一種可能性,一種超越原生狀態的、更加理想化的生命形態。我猜測,書中可能會探討人類如何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創造一種與自然和諧共處,同時又能夠滿足精神需求的“第二自然”狀態。或許,它會通過講述一些在極端環境下生存的生命奇跡,或者是一些關於如何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重塑人與自然關係的案例,來啓發讀者。我對作者傑拉爾德M.的專業背景以及湖南科技齣版社的齣品質量都有較高的期待,相信這本書會是一部既有科學深度,又不失人文溫度的力作,能夠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質,以及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第二自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