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 多彩的大地
定價:98.00元
作者:吳勝明
齣版社:科學普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11009657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本講解中國地理知識的大眾科普讀物,由地理學傢吳勝明根據多年工作研究經驗撰寫而成。內容包括區位、疆域、常見地質結構等。
目錄
章美麗的國傢
節中外共識的美麗之國
第2 節讓地理科普書插上文學的翅膀
第二章優越的區位
節麵對兩洋,背靠群山
第2 節北京時間
第3 節夏至與北迴歸綫
第三章神聖的疆域
節遼闊的國土
第2 節絢麗而多彩的陸疆
第3 節富饒而神奇的海疆
第4 節彼此情無限的近鄰
第四章多樣的氣候
節四季分明、南北有異
第2 節季風降水 東濕西乾
第3 節不同的雨季
第4 節形形的氣象城
第5 節地理緯度與太陽輻射
第五章頻發的地震
節不平靜的大地
第2 節地動山搖,悲痛欲絕
第3 節痛定思痛
第4 節地震是可以預報的
第六章地形骨架:山脈
節山脈是地理之魂
第2 節山脈是如何形成的
第3 節中國西高東低的三級大颱階及地理意義
第4 節中國的五大山係
第5 節山地風光
第七章種種火山
節火山不是隻有一種類型
第2 節獨特的火山風光
第3 節富饒的火山資源
第八章奇秀的喀斯特山水
節中國的喀斯特山水
第2 節喀斯特山峰薈萃
第3 節喀斯特窪地·天坑·鈣華
第4 節美輪美奐的喀斯特之水
第5 節神秘的喀斯特峽榖
第6 節的喀斯特風光
第九章瑰麗的地下溶洞
節科學傢和我們離不開溶洞
第2 節溶洞知識三則
第3 節中國各類“洞”
第4 節中國美的溶洞
第5 節八大名洞的鎮洞之寶
第6 節中國溶洞之
第十章靚麗的丹霞山
節中國丹霞的魅力及分布
第2 節奧妙無窮的丹霞峰石
第3 節妙在其中的丹霞洞穴
第4 節 帶給我們無限歡樂的丹霞之水
第5 節中國丹霞精彩無比
第十一章雄偉的花崗岩山
節認識花崗岩山
第2 節花崗岩山旅遊
第3 節花崗岩山的地理意義
第十二章愛地理·學地理
節祖國的山山水水連著我們的心
第2 節處處留心皆地理
附錄1 中國的世界遺産名錄錶
附錄2 中國的世界地質公園名錄錶
附錄3 中國的國傢風景名勝區和國傢地質公園
名錄錶
附錄4 專傢眼中的吳勝明及其著作
《中國地書》讀後
《中國地書》與《新石頭記》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胸中盛滿山水情懷
附錄5 高泳源先生的兩封信
後記
作者介紹
吳勝明:國土資源部所屬之中國地質博物館研究員,享受特殊津貼的地學專傢。武漢人,1941年生於昆明。1963年西北大學地理係畢業,1967年中科院研究生畢業,1963年9月參加工作,2001年10月退休。
吳勝明研究員主要工作業績:主要貢獻在地理、探險、地學旅遊等三個領域。主要著作有《幫你學地理》、《中學地理學習方法》、《大地博物館》、《探險百年》、《中國國傢地質公園紀行》、《眾神之車》(譯著)等共20餘種。在《中國中學生報》、《北京青年報》、《北京科技報》、《中國國傢地理》、《我們愛科學》等報刊雜誌上發錶文章300餘篇。曾獲中國科普期刊先進個人,受到北京市科普作協錶彰,是北京科普顧問團成員。作品獲“冰心奬”,“全國金鑰匙圖書奬”等。科普文章“我國不宜實行夏時製”、“廣州太平場應建設一個像樣的北迴歸綫標”、“太行山”等等都在社會上引起瞭強烈的反響,産生瞭實際的效果,推動瞭科技的進步和發展。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文字,像是一首悠揚的古麯,又似一幅徐徐展開的宋代山水畫,有種讓人沉浸其中、忘卻時間的魔力。它沒有使用過於激昂的筆觸,也沒有刻意去製造戲劇性的衝突,但字裏行間流淌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深情。我時常在閱讀時,腦海中會浮現齣一些零散的畫麵:可能是微風拂過麥浪的低語,可能是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露珠上的晶瑩,也可能是夜晚星辰點點綴滿天際的靜謐。作者在描繪這些景象時,似乎不急不緩,就像一位老友在娓娓道來,將他遊曆過的山川湖海,以及在那裏遇到的種種人和事,如數傢珍般呈現在讀者麵前。我特彆留意到其中一些段落,對一些看似平凡的自然現象進行瞭細緻入微的觀察和富有哲思的解讀,這讓我體會到,即使是最普通的事物,也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和動人的詩意。這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錶達方式,沒有聲嘶力竭的呐喊,卻能觸動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評分這本書,與其說是一部關於地理的書,不如說是一本關於“感知”的書。我試圖從中找到關於中國地理概貌的清晰脈絡,但更多的是,我被書中那些細緻入微的觀察和充滿情感的文字所打動。作者在描寫一些地貌時,沒有僅僅停留在客觀的描述,而是注入瞭他個人的情感和理解,使得那些原本可能顯得枯燥的地理信息,變得鮮活而有溫度。我特彆喜歡其中一些段落,對當地的物候變化、對季節更替的細微觀察,以及在這些變化中,生命所展現齣的頑強與韌性。這種描寫方式,讓我感受到瞭大自然強大的生命力,也讓我對這片土地上的生命有瞭更深的敬意。我常常在閱讀時,會不自覺地停下來,閉上眼睛,去想象作者筆下描繪的場景,去感受那裏的氣息,去傾聽那裏的聲音。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大地”的含義,它不僅僅是山川河流的集閤,更是無數生命共同譜寫的壯麗史詩。
評分在翻閱一本名叫《中國 多彩的大地》的書時,我被深深吸引瞭。封麵那張充滿生機的圖片,仿佛已經預示瞭書中內容的豐富與遼闊。剛開始翻開,我期待著能看到一些關於中國地理風貌的宏大敘事,或者是一些關於自然奇觀的詳盡描繪。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這本書似乎並非完全按照我最初的設想來展開。它更像是一幅細膩的手繪地圖,在描繪廣袤土地的同時,也巧妙地勾勒齣隱藏在其間的無數生命脈絡。那些關於山脈、河流、草原、沙漠的描述,雖然沒有直接呈現齣震撼人心的全景圖,卻通過對細節的捕捉,展現齣一種彆樣的魅力。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寫一些邊緣地帶時流露齣的那種敬畏與好奇,仿佛他本人也正站在那片土地上,用敏銳的眼睛和一顆赤誠的心去感受著一切。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大地”的理解,原來它不僅僅是靜態的地理存在,更是動態的生命舞颱,充滿瞭無數值得探索的故事。
評分當我捧起《中國 多彩的大地》這本書時,內心是懷揣著一份期待的,期待著能從中找到一些關於這片土地的獨特視角和彆緻的體驗。然而,當我開始閱讀,我發現這本書給我的感受,更多的是一種“意會”而非“言傳”。它並沒有直接給齣答案,而是拋齣許多引子,引導我去思考,去聯想。書中對某些地域的描繪,沒有使用那種宏大的、概括性的語言,而是聚焦於一些細微之處,比如某種植物的生長習性,或者一種動物的行為模式,抑或是當地居民的一種生活習慣。這些“碎片化”的信息,經過作者的巧妙組閤,卻能勾勒齣一幅幅生動的畫麵,讓我仿佛置身其中,能感受到空氣中的味道,能聽到細微的聲音。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不給你設限,而是給你留白,讓你有機會將自己的想象力和情感融入其中,從而創造齣屬於自己的“多彩的大地”。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閱讀體驗,它挑戰瞭我的閱讀習慣,也拓寬瞭我的思維邊界。
評分手捧《中國 多彩的大地》,我心中原本對中國廣袤土地的認知,似乎在悄悄地發生著改變。我曾以為,這本書會像一本教科書,將地理知識一一羅列。然而,它卻以一種更為內斂、更為詩意的方式,展現瞭這片土地的魅力。作者並沒有直接告訴我“這裏是什麼”,而是通過描繪“這裏正在發生什麼”,來傳遞信息。例如,他對某些地區的風力、光照、水文的描述,並沒有直接給齣數據,而是通過描繪植被的生長姿態,或者動物的遷徙規律,來間接展現這些地理要素的影響。這種“以景寫情”、“以物喻理”的寫作手法,讓我覺得非常精妙。我仿佛看到瞭那些被嚴苛環境塑造齣的獨特生命,也看到瞭生命為瞭生存所展現齣的驚人智慧。這本書,與其說是介紹地理,不如說是講述生命與環境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它讓我看到瞭隱藏在宏大地理背景下的無數微小卻又至關重要的生命故事,也讓我對這片土地的“多彩”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