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世说新语(全注全译)/国学经典
定价:30.00元
作者: 刘义庆,河流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45140569
字数:
页码:387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世说新语(全注全译)/国学经典》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淡、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看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世说新语(全注全译)/国学经典》在艺术上有突出的成就,具有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它涉及各类重要人物有数百人,包括帝王、将相、隐士、僧侣等。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言谈举止写出了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目录
德行
言语 第二
政事 第三
文学 第四
方正 第五
雅量 第六
识鉴 第七
赏誉 第八
品藻 第九
规箴 第十
捷悟 第十一
夙惠 第十二
豪爽 第十三
容止 第十四
自新 第十五
企羡 第十六
伤逝 第十七
栖逸 第十八
贤媛 第十九
术解 第二十
巧艺 第二十一
宠礼 第二十二
任诞 第二十三
简傲 第二十四
排调 第二十五
轻诋 第二十六
假谲 第二十七
黜免 第二十八
俭啬 第二十九
汰侈 第三十
忿狷 第三十一
谗险 第三十二
尤悔 第三十三
纰漏 第三十四
惑溺 第三十五
仇隙 第三十六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德行
言语 第二
政事 第三
文学 第四
方正 第五
雅量 第六
识鉴 第七
赏誉 第八
品藻 第九
规箴 第十
捷悟 第十一
夙惠 第十二
豪爽 第十三
容止 第十四
自新 第十五
企羡 第十六
伤逝 第十七
栖逸 第十八
贤媛 第十九
术解 第二十
巧艺 第二十一
宠礼 第二十二
任诞 第二十三
简傲 第二十四
排调 第二十五
轻诋 第二十六
假谲 第二十七
黜免 第二十八
俭啬 第二十九
汰侈 第三十
忿狷 第三十一
谗险 第三十二
尤悔 第三十三
纰漏 第三十四
惑溺 第三十五
仇隙 第三十六
我正在研读的这套《世界文学经典译丛·俄国卷》,给我的感觉是震撼与沉重并存。俄国文学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对人性幽暗角落的无情直视和对社会苦难的深刻共情。这套译本的翻译质量极其可靠,忠实地传达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些复杂、冗长却又充满哲思的长句的韵味,没有因为追求流畅而牺牲掉原著的文本张力。读起来,你不得不放慢速度,反复咀嚼那些关于自由意志、罪与罚的拷问。例如,在读到某部作品中对西伯利亚流放地生活的描写时,那种冰冷、绝望,以及在极端环境下人性光辉与丑恶的并存,笔墨之浓重,让人喘不过气来。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故事叙述,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它强迫你面对人类存在的困境,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道德,什么才是救赎。这套书,无疑是需要时间和心力去消化的重量级作品,但其带来的精神回报是无可估量的。
评分最近沉迷于这本《漫步中国古建筑》,它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建筑学的刻板印象。作者的文笔非常轻盈,充满了一种游历者的洒脱和对细节的匠人般的专注。这本书不是枯燥地罗列梁架结构或斗栱比例,而是将建筑融入到具体的地理环境和生活场景之中去讲述。比如,讲到徽派民居的马头墙,作者会细致描绘它如何适应防火的需求,如何巧妙地融入粉墙黛瓦的意境,甚至会探讨它在视觉上如何形成一种韵律感。书里还穿插了大量作者实地考察时拍摄的精妙照片,那些光影透过窗棂洒在地上的瞬间,那些青苔爬满石板的特写,都极富故事性。它让我意识到,我们脚下的这些老房子,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承载着古人对天人合一哲学的实践与理解。读完后,我再看任何一座古建筑,都会多一份敬畏和更深的欣赏,不再是走过路过,而是懂得驻足细品其中蕴含的生活智慧和美学情怀。
评分手上这本《西方艺术史:从洞窟壁画到后现代主义》的排版和图例之精美,绝对是市面上同类书籍中的翘楚。我向来对视觉艺术抱有浓厚的兴趣,但传统史书往往因图片质量不佳或排版呆板而令人提不起精神。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体验。每一幅名画、每一件雕塑的解析都配有高质量的全彩高清图像,色彩还原度极高,细节纤毫毕现。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讲解艺术流派时,总能将作品的风格与其背后的社会、政治、宗教思潮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得艺术不再是孤立的审美对象,而是特定时代精神的载体。比如,解析巴洛克艺术时,那种强烈的戏剧性和情感张力,在作者的文字描述下,配合着卡拉瓦乔作品的光影对比,读起来简直就像在看一场流动的盛宴。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普通读者也能跨越门槛,真正领略到西方艺术的博大精深,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打卡留念。
评分我最近在读的这本《中国哲学简史》,简直是思想的饕餮盛宴。它以一种极其流畅且兼具人文关怀的笔触,勾勒出了从先秦诸子到近现代哲学的漫长轨迹。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不会因为哲学体系的庞杂而显得枯燥乏味,反而将那些抽象的思辨概念,通过富有启发性的语言组织起来,变得生动可感。比如,讲到儒家“仁”的内涵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定义,而是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孟庄的辩证发展,将“仁”的实践意义展现得淋漓尽致。最让我欣赏的是,它很注意不同学派之间的对话与碰撞,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思想史上那些关键的转折点和争论焦点。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参与一场跨越千年的思想辩论,不断被引导着去质疑、去思考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既有认知。这本书的洞察力非凡,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强烈推荐给所有对“道”与“理”有所好奇的人。
评分这本《唐诗宋词鉴赏辞典》真是让我爱不释手,里面的选篇眼光独到,不仅收录了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名篇,更有不少鲜为人知却意蕴深远的佳作。编注者对每一首诗词的解读都极为精到,既有对字词音韵的细致考量,更有对时代背景、作者心境的深入剖析,让人在阅读时,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古人同悲同喜。尤其是那些旁征博引的注释,将典故的出处、用法的变化娓娓道来,极大地丰富了对文本的理解层次。我过去读古诗词,常有“只可意会,难以下笔”的困惑,但有了这本书,许多原本晦涩难懂的句子,现在都变得清晰明朗起来,不再是孤立的文字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的艺术表达。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十分雅致,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油墨的清香与文字的古韵交织,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对于想要系统提升古典文学素养的朋友来说,这本辞典无疑是一份非常扎实的入门和进阶指南,其价值远超一般的参考书,更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