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清代诗学名家书画评论汇编(上、下)
定价:178.00元
作者:张毅、李开林著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31005132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清代诗学名家书画资料的汇编,所收名家包括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禛、朱彝尊、査慎行、赵执信、沈德潜等十五人,时间上跨越了清代初、中、晚三个阶段。书画资料分题画诗、论书诗、书画题跋记序三个方面,内容涉及了诗人对书画创作、评鉴以及诗画关系等重要文艺理论命题的论述,全面、客观、详实地展现了诗人参与艺术史的基本情况、所持书画理论主张及其在中国文艺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目录
作者介绍
张毅,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思想文化史的教学与研究。李开林, 甘肃张掖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现任教于太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晚清时期那种既有传统根基又开始吸收外来元素的艺术思潮充满好奇。这套《清代诗学名家书画评论汇编》,顾名思义,聚焦于诗学与书画的交叉地带,这本身就足够吸引我了。我推测,书中所收录的名家,其评论必然不会是孤立的,而是深深植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我特别期待能看到,在国家变革的洪流中,这些艺术家们是如何看待艺术的价值,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时代思潮中坚守或创新他们的艺术理念。或许,我们能从中窥见他们对“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等传统审美的独特解读,也能看到他们对于新视角、新技法的尝试与评价。南开大学出版社能够汇集如此重要的文献,实属不易,这对于我们这些渴望深入了解中国艺术史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厚礼。我设想,在阅读过程中,我会不断地将书中的观点与我已有的知识进行比对,试图构建起一个更完整、更立体的清代艺术图景。
评分作为一个业余的书法爱好者,我一直对古代书法家们的创作心得和理论思考非常感兴趣。这套《清代诗学名家书画评论汇编》能够将诗学与书画评论并置,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非常巧妙的编排。因为诗与书画在东方美学中往往是血脉相连的,很多时候,优秀的书法作品本身就蕴含着诗的意境,而优秀的诗歌也常能激发书画的创作灵感。我期望在这本书中,能够找到那些关于书法线条的力度、墨色的变化、结构布局的精妙论述,同时也希望能够读到名家们是如何从诗歌的节奏、韵律、情感中汲取养分,并将其融入到他们的笔墨之中。南开大学出版社的出版选择,总是能触及到一些非常具有深度和价值的文化议题。我猜想,这本书的出现,不仅能帮助我提升对书法的鉴赏能力,更能让我体会到中国传统艺术中那份“书画同源”的深邃哲理。
评分说实话,我对“诗学”这个概念,一直抱着一种既敬畏又好奇的态度。而当它与“书画评论”结合在一起时,那种吸引力更是直线飙升。我想象着,在某个宁静的午后,我泡上一壶热茶,翻开这套《清代诗学名家书画评论汇编》,目光随着那些古老的文字在纸页上跳跃。我期待着,在阅读中,能感受到那些名家们是如何将“诗”的灵动与“画”的厚重巧妙融合,是如何用他们的笔触勾勒出既有视觉冲击力又不失内在韵味的艺术世界。南开大学出版社的精心编排,想必会使得这些跨越时空的对话,变得格外清晰而动人。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不仅能学习到关于诗学和书画的基本理论,更能体悟到那种中国传统艺术中独有的、讲究意境与神韵的东方美学精髓。这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场精神的滋养,一次对美的深刻体验。
评分我一直认为,研究历史,尤其是艺术史,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风格流变,更要去理解那些创造者在创作时的思想脉络和审美取向。这套《清代诗学名家书画评论汇编》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学术的厚度。我设想,书中收录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评论,更可能是对艺术作品的深度剖析,是对艺术精神的孜孜追求,甚至是艺术家个人思想的 Reflection。例如,在清代这个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社交圈子、政治立场,都可能影响他们的艺术创作和评论。我期待在这本书里,能看到这些评论如何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产生,它们如何影响了当时的艺术发展,又如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南开大学出版社的眼光向来独到,我相信他们选择的这些“诗学名家”和他们的“书画评论”,一定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研究意义。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扇通往清代文人心灵深处的窗户。
评分初次翻开这套《清代诗学名家书画评论汇编》,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幅幅穿越时空的画卷,伴随着古人的笔墨意趣,似乎能听到他们对艺术的窃窃私语。南开大学出版社向来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精良的出版质量著称,这一次,我满怀期待地准备在这浩瀚的清代文人墨客的艺术世界里畅游一番。虽然我尚未深入细读,但仅从书的装帧、纸张的质感,便能感受到其出版方的用心。那种沉甸甸的厚重感,是对历史文化的敬意,也是对知识的珍藏。书中的排版设计,似乎也暗含着一种古朴的韵味,字里行间仿佛流淌着历史的温度。我想,这套书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工具,更是一次与古人对话的契机,一次对传统审美情趣的重新发掘。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走进那些名家的精神世界,去领略他们如何在诗歌与书画之间找到了最契合的表达方式,去感受那个时代特有的艺术风貌。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朝圣,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一次虔诚探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