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商业银行管理(第三版)
定价:79.00元
作者:(美)罗斯,唐旭,王丹等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7-01
ISBN:978750581451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商业银行管理》一书向我们展示了当今银行业务和它未来的发展趋势。本书的主要任务是使人们对当今银行家所面临的问题和力图克服的难点以及有效解决这些困难的管理工具有所了解。正如前版,本书的目的是使那些打算从事银行业务的学生和那些已经在银行业工作并力图提高的人有所受益。本书不仅是当今和未来银行家的良师益友,而且对于银行客户也非常重要。作为银行的客户,我们应该懂得银行在信贷、储蓄和其他金融服务方面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监管不断放松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银行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外的激烈竞争,而这无疑将影响银行向我们所提供服务的质量。本书的另一个目的是向我们展示当今商业银行在整个经济中的作用和状况。当银行贷款和创造存款的业务逐渐减少时(正如近来的经济衰退中所发生的一样),我们的生活水平、就业机会以及商业和贸易机会都受到威胁。一旦银行不能或不愿意发放和创造存款,经济中的每个人和机构都将受到影响。
内容提要
《商业银行管理》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高级金融教材译著系列》的第二批丛书之一,也是该套系列中惟—一本全面论述商业银行的发展、经营业务和管理的教材。它由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彼得·S·罗斯教授所著。该书全面介绍了美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监管机制,同时从商业银行资金的来源和运用两个方面阐述了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分析了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以及商业银行采用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同时结合国际金融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商业银行发展的*业务,并且配合大量习题和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该书内容。
目录
丛书序言
中文版序言
原版前言
篇 银行业务简介
章 银行及其服务概述
什么是银行
银行向公众提供的服务
影响银行的各种趋势
本书计划
小结
本章关键术语
问题
附录银行业中的就业机会
参考书目
第二章 政策与监管对银行的影响
银行监管
放松监管对银行业绩的影响
中央银行体系:对个别银行决策和政策的影响
国会与财政部:影响银行及其管理决策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
小结
本章关键术语
问题
参考书目
第三章 银行及银行业的组织和结构
典型的银行组织结构图
银行业的组织结构
银行组织形式和规模对银行业绩的影响
小结
本章关键术语
问题
参考书目
第四章 银行财务报表
银行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概述
银行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表)
损益表的组成(收益报表)
其他有用的银行财务报表
复习
小结
本章关键术语
问题
参考书目
第五章 银行业绩的衡量与评估
银行业绩的评价
银行规模对业绩的影响
使用财务比率及其他分析工具对银行业绩的分折——统一银行业绩报告
小结
本章关键术语
问题
参考书目
附录:依靠知识改善银行业绩:银行家、客户和银行监管者的信息来源
第二篇 资产-负债管理技术和利率风险的套期保值
第六章 资产-负债管理和利率风险的套期保值
资产-负债管理战略
利率风险:银行家面临的大挑战之一
利率套期保值的目标
小结
本章关键术语
问题
参考书目
第七章 金融期货、期权、互换和其他资产-负债管理技术
金融期货合约:以约定价格在未来进行证券交易的承诺
利率期权
利率互换
利率保险
贷款期权
上限、下限和双限
小结
本章关键术语
问题
参考书目
第三篇 银行投资组合管理和流动性头寸管理
第八章 银行的投资功能
第九章 流动性和准备金管理策略和政策
第四篇 银行资金来源的管理
第十章 存款管理
第十一章 存款服务的定价
第十二章 非存款负债与银行其他资金来源管理
第十三章 银行业的表外融资:新技术和新问题
第十四章 银行股权资本头寸的管理
第五篇 向企业和消费者提供贷款
第十五章 银行贷款:政策和步骤
第十六章 企业贷款
第十七章 企业贷款的定价
第十八章 消费者和房地产贷款
第十九章 消费者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的定价
第六篇 银行的组织结构和服务建议:选择未来发展的道路
第二十章 扩大银行服务:建立新的银行、分行和自动化设备
第二十一章 银行兼并与
第二十二章 国际银行业
附录A 银行案例
附录B
银行业务术语
索引
译者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要说对这本书的整体感受,那绝对可以用“干货满满”来形容。我之前也读过一些关于银行管理的书籍,但很多都显得比较空泛,或者过于注重理论,脱离实际。《商业银行管理(第三版)》则完全不同,它的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实际操作的细节和可借鉴的经验。比如,在讲到内部控制的时候,作者详细列举了各种控制点和审计流程,让我对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有了非常清晰的认知。而且,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的银行(如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在管理上的侧重点和挑战也有所分析,这让我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银行,理解其管理精髓。我特别赞赏的是,作者在讲解每一个管理模块时,都会引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指引,这确保了书中的内容既具有学术价值,又符合最新的监管要求。对我而言,这本书就像一本“武功秘籍”,让我能够掌握应对商业银行复杂管理的“十八般武艺”。
评分我一直认为,要理解一个行业,就必须从最基础的原理开始。《商业银行管理(第三版)》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得非常出色。它不是简单地罗列银行的各种业务,而是深入到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金融机构的本质,以及它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到微观的风险管理,再到金融创新的前沿,这本书构建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尤其喜欢它关于银行经营策略和战略规划的部分,它让我理解到,一个成功的商业银行,其管理绝不是被动地应对市场变化,而是需要主动地进行战略布局和资源配置。书中对不同战略选择的优劣势分析,以及如何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制定合适的战略,都非常有启发性。我感觉,读完这本书,我不再只是一个对银行事务的旁观者,而更能理解银行管理层所面临的决策困境和考量因素。它让我从一个更宏观、更战略的视角,去审视商业银行的运作和发展。
评分这本《商业银行管理(第三版)》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拨云见日”的豁然开朗。之前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银行经营和决策的问题,感觉像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很多时候是凭经验和直觉在处理。但这本书,却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支撑和操作指南。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它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管理的部分,这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作者用非常详细的公式和图表,解释了监管要求是如何影响银行的资本结构和资产配置的,以及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银行应该如何灵活调整其流动性策略。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商业银行的管理远不止于简单的存贷款业务,它涉及到一个高度复杂、精密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宏观经济、微观市场、监管政策以及银行自身的风险偏好进行全方位的考量。书中提到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也让我重新审视了银行在服务和产品创新上的方向。总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帮助我理解商业银行是如何在复杂的金融环境中运作,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评分老实说,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解决一些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比如如何更有效地进行信贷营销,如何规避操作风险等等。但读完之后,我发现它给我的启发远远超出了这些具体的技能提升。《商业银行管理(第三版)》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前瞻性。在当前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传统银行的管理模式都面临着挑战。这本书并没有回避这些挑战,而是用相当大的篇幅来探讨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包括支付清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在信贷审批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以及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这让我看到了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对我在职业规划上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睿智的导师,指引我在快速变化的金融环境中如何保持竞争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监管政策演变的洞察,以及如何将合规要求融入到日常管理中,这对于银行的稳健运营至关重要。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进行一次思维的升级。
评分这本书,我可以说真是入手了,之前读过一些零散的资料,对商业银行的管理一直觉得是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总有点雾里看花的感觉。拿到《商业银行管理(第三版)》的时候,我首先被它厚实的分量和细致的目录吸引住了,这预示着它不会是那种浅尝辄止的书。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作者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条理所折服。他不是简单地罗列概念,而是循序渐进地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商业银行管理框架。从银行的性质、功能讲起,到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资本管理,再到金融创新和科技应用,每个章节都环环相扣,深入浅出。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风险管理的部分,作者不仅详细讲解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的识别、计量和控制方法,还结合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对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比如,在讲到信贷审批流程时,他列举了不同类型贷款的风险点,以及如何通过尽职调查、信用评级、抵押担保等多种手段来规避风险,这比我之前看的任何一篇论文都来得实在。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恰到好处,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通俗易懂,即使我对某些专业术语不太熟悉,也能通过上下文和作者的解释很快理解。整体感觉,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银行家,带着我一步步揭开商业银行运营的神秘面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