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皮書係列 文化金融藍皮書: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17)
定價:98.00元
作者:楊濤 金巍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2010597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分為總報告、工具篇、行業篇和專題篇四個部分。總報告除瞭分析2016年我國文化金融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外,還對文化金融研究進行瞭文獻整理和理論視野分析,並提齣瞭文化金融政策建議;工具篇對債權類、股權類、風險管理類文化金融形態做瞭分析;行業篇對電影、藝術品、齣版發行、新媒體四個行業的文化金融發展進行瞭分析;專題篇以互聯網金融為中心,對互聯網文化金融發展、文化眾籌和文化金融領域區塊鏈應用做瞭專題探討和研究。
目錄
Ⅰ 總報告
1 我國文化金融發展:研究與實踐【金 巍 楊 濤 董 昀】/001
一 文化金融的理論視野與研究路徑/002
二 我國文化産業及文化金融發展迴顧/012
三 2016年我國文化金融發展狀況綜述/019
四 對我國文化金融發展趨勢的宏觀分析/027
五 文化金融發展政策環境分析與建議/032
Ⅱ 工具篇
2 2016年債權類文化金融發展狀況【王邦飛 餘 濤】/043
3 2016年股權類文化金融發展狀況【劉德良】/067
4 2016年風險管理類文化金融發展狀況【田 輝 李 鑫】/105
Ⅲ 行業篇
5 2016年我國電影金融發展報告【侯光明 張 琦】/132
6 2016年我國藝術品金融發展分析報告【黃 雋 鬍士陽 李佳蔚】/201
7 2016年我國齣版發行行業資本市場分析報告【楊永民 孫茹茹】/220
8 2016年我國新媒體行業創業與投資報告【劉德良】/241
Ⅳ 專題篇
9 我國互聯網文化金融發展研究【李 鑫】/263
10 我國文化金融籌投貸模式研究【金 巍 陳能軍 硃鵬煒】/281
11 文化金融領域區塊鏈應用研究【金 巍 高林揮】/303
作者介紹
楊濤,男,1974年生,山東淄博人。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産業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貨幣與財政政策、金融市場、産業金融、政策性金融等。主持完成中央和地方各級部門、金融機構、企業、學術組織委托的30多項重要課題研究;定期寫作各類上報政治局、、各部委的內部參閱報告並屢獲奬勵;多次參加國傢各部委、各級地方的政策谘詢會議。金巍,現任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關村梅花與牡丹文化創意基金會理事、常務副秘書長,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任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論壇監事、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高級研究員、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媒體委員、研究院互聯網文化産業智庫專傢等。主要研究領域為創新經濟理論、文化經濟學、文化金融與文化産業投融資、組織戰略研究等。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對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變化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始終關注著新興産業的崛起及其與傳統産業的融閤。《皮書係列 文化金融藍皮書: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17)》這本書,恰好觸及瞭我關注的兩個重要領域——文化産業和金融。2017年,正值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成為主鏇律,文化産業作為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其與金融資本的結閤,對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本書能否深刻地解讀齣,在那個特定的年份,中國文化金融市場是如何在政策引導、市場需求和創新驅動下,一步步探索齣適閤自身發展的道路?我期待它能為我們呈現一幅生動的畫麵,展示齣文化與金融之間如何相互促進、協同發展,以及在這種融閤過程中,湧現齣的哪些成功的商業模式和金融産品。作者楊濤和金巍的專業學識,我相信能為我們提供一份既有理論高度又不失實踐意義的報告,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中國文化金融發展的獨特邏輯和戰略價值。
評分我一直認為,文化産業的繁榮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滋養,而金融的創新與發展也常常能從文化領域獲得新的靈感與機遇。這本《皮書係列 文化金融藍皮書: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17)》正好聚焦於這個引人入勝的交叉領域。2017年,中國正處於從經濟大國嚮文化強國邁進的關鍵階段,文化産業的規模化、市場化步伐加快,同時也麵臨著融資難、創新不足等一係列問題。金融行業在這一時期,也積極探索支持文化産業發展的多種途徑,從傳統的信貸支持到日益豐富的文化産權交易、文化産業基金、文化擔保等,都為文化企業的成長注入瞭動力。這本書無疑是對這一年中國文化金融發展狀況的一次全麵梳理和深入分析。我特彆想知道,在那個充滿活力的年份,有哪些創新的金融模式被成功應用於文化産業?這些模式在解決文化企業融資痛點方麵起到瞭多大的作用?又有哪些潛在的風險需要我們警惕?作者楊濤和金巍,作為該領域的專傢,想必能為我們呈現一份詳實而富有洞見的報告,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文化與金融之間是如何相互賦能,共同成長的,並且從中汲取經驗,為未來的發展提供藉鑒。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文化産業和金融市場發展軌跡深感好奇的讀者,我一直期待能有一本權威、係統性的著作,能夠深入剖析二者融閤的現狀與趨勢。《皮書係列 文化金融藍皮書: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17)》的齣現,無疑滿足瞭我的這份期待。從書名中“皮書係列”的嚴謹和“藍皮書”的權威性,便能預感到這是一份基於紮實調研和數據分析的報告。2017年這個時間節點,也恰好是中國文化産業經曆深刻變革、金融創新日益活躍的關鍵時期,因此,這本書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迴溯與審視的寶貴視角。作者楊濤和金巍的組閤,也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信心,他們兩位在各自領域的專業積纍,想必能為我們呈現一場思想的盛宴。我迫切地希望瞭解,在那個特定的年份,中國文化金融市場究竟呈現齣怎樣的圖景?有哪些典型的案例和模式得以湧現?又麵臨著哪些亟待解決的挑戰?這本書能否為我們揭示文化與金融之間微妙而又緊密的聯係,以及這種聯係如何推動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我期待它能為我們打開一扇通往更深層次理解的大門,讓我能更清晰地把握中國文化金融發展的脈絡和未來走嚮。
評分文化創意産業的興盛,離不開有效的金融支持體係。對於《皮書係列 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17)》這本書,我抱著非常大的興趣去探索。2017年,當中國文化産業在規模和影響力上不斷攀升的同時,如何建立健全與之相匹配的金融服務體係,一直是學界和業界關注的焦點。這本書恰好聚焦於這個關鍵時期,我希望能從中一窺究竟。報告是否詳細闡述瞭當時中國文化金融市場的主要業態,比如文化産業的投融資機製、文化産權交易、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文化保險等,並對這些業態的發展現狀、麵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嚮進行瞭深入的探討?作者楊濤和金巍兩位專傢的視角,我相信能夠為我們提供一個相對全麵的圖景,不僅僅是宏觀的概述,更能深入到微觀的案例分析,展示齣不同類型的文化企業是如何與金融進行對接,以及在此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和解決方案。這樣的內容,對我而言,是理解中國文化金融生態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它能幫助我把握當時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並從中學習到可藉鑒的經驗。
評分閱讀一本關於行業發展的報告,我最看重的是其數據的嚴謹性和分析的深度。《皮書係列 文化金融藍皮書: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17)》以“藍皮書”的形式呈現,本身就帶有不小的期待值。2017年,在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供給側改革深入推進的背景下,文化産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其與金融的結閤日益受到重視。這本書能否準確捕捉到這一年的發展脈搏,用翔實的數據說話,展現齣中國文化金融市場的發展規模、結構特點以及主要參與者?更重要的是,它能否超越簡單的統計,深入剖析推動這些數據變化的深層原因?例如,在政策層麵,國傢齣颱瞭哪些支持文化金融發展的措施?在市場層麵,哪些類型的文化企業更容易獲得金融支持?哪些金融機構在文化金融領域扮演瞭重要角色?作者楊濤和金巍的專業背景,讓我相信他們能夠提供令人信服的分析,揭示齣中國文化金融發展中的亮點與難點,甚至可能發現一些隱藏在數據背後的趨勢和規律,從而為我們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洞察,理解那個時期文化金融發展的真實圖景,以及它對整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可能産生的長遠影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