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智慧:傅佩荣〈论语〉心得

〈论语〉的智慧:傅佩荣〈论语〉心得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傅佩荣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7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7546107707
商品编码:2983796989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9-09-01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论语〉的智慧:傅佩荣〈论语〉心得

定价:20.00元

作者:傅佩荣

出版社: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546107707

字数:

页码:19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傅佩荣说:“身为华人,一生之中仔细读一遍《论语》,才不愧身为汉语言及此一语言文化的后裔。”

内容提要


《论语》是一部格言录,其中记载四百九十九段文字,多为孔子所言或与弟子、时人相互问答的话。这些文字不可等量齐观,而至少应该区分为四个层次。层是孔子个人的人生体悟,富理趣,值得细加玩味。第二层是孔子与弟子的对话,智慧之光闪现,生动活泼,具启发性。第三层是孔子与平凡弟子及时人的对话,较为落实,对于我们往往切中要害。第四层则是某些弟子的个人心得,未必有什么见解。
  区分之后,需要统合。关键思想是“人”。孔子对“人”有何看法?这个问题原是奥秘,亦是古今圣哲各显才华的所在。环绕着“人”,由生到死,由潜能到实现,由求知到行动,由抉择到价值,由命运到苦乐,这一切如何说得透彻明白?
  每次展读《论语》,皆有一些心得,久之亦想公诸同好。我想表达的是孔子的整体思想,但扣紧的则是具体的章句。章句若有疑难,不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诉诸理性的讨论。

目录


序一 由《论语》出发
序二 聆听愉快的声音
辑 立志学习与人生成长
学什么 如何学 为何学
学习能塑造性格
困而后学
大公无私
化解顽固
尊重传统
束修问题
容忍异端
孔子不说的事
后生可畏
关心少年
师徒如父子
名正言顺
少说为妙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过犹不及
有所必为与有所不为
迁怒与贰过

第二辑 《论语》对生活的启示
孔子哭了
不为酒困
起居作息
遵守礼节
莫要财大气粗
别客气,我的朋友
朋友的志趣
之道
以文会友
结交什么样的朋友
四海之内皆兄弟
不愿给别人添麻烦
爱憎分明
爱人与爱动物

第三辑 人性到底是什么
你心安吗
认识人的本性
人性的弱点
做君子要特别警惕的
颜回的心
克己复礼
上行下效
“仁”的涵义
孔子的中心思想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什么是人生的正途
人贵在能主宰自己
仁者必有勇
何谓“中庸”
当仁不让
博施济众

第四辑 建设和谐的家庭与社会
健康与孝顺
这也是孝道
不要贪恋安逸
尊敬未来的自己
难养的问题
孔子想移民吗
孔子也好名吗
待贾而沽
官大学问大吗
可与不可
谁搞乱了世界
谁是乡愿
求全责备
以直报怨
尽美与尽善
面对隐者
隐者的困境

第五辑 提升心灵自我
快乐在心中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面对疾病的态度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祭祀要真诚
鬼神与生死
何时牺牲生命
君子有三畏
耳朵怎么了
何以顺天命
出污泥而不染
重视生活情调
上天有什么启示
永怀孔子
附录:儒家与现代人生(专访傅佩荣教授)

作者介绍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讲座教授。
傅佩荣积极推进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热门教授”,获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教学特优奖”。出版作品逾百种,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高文艺奖”等多项殊荣。
作为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十几年来,他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及国学的演讲和讲座,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在华人文化思想界影响深远。
……

文摘


辑立志学习与人生成长
  学什么如何学为何学
  人有理性,可以求知。只须好学,终有所得。但是,学什么?如何学?为何学?这些问题关系重大。
  《论语》开宗明义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即《论语·学而》,下略称篇名。)我们不妨先辨明孔子对“学”的看法。
  首先,学什么?一言以蔽之,学习“传统”。传统包含两方面:一是典籍,二是技能。典籍是文字记录,凝聚前人的经验与智慧,如五经《诗》《书》《礼》《乐》《易》。《诗》是文学,《书》是历史,《礼》是社会规范,《乐》是艺术修养,《易》是哲学。如果不学《诗》,就无法与人谈话沟通,像文盲一样陷于本能生命的狭隘世界。如果不学《礼》,就无法立身处世,与人合宜往来,而显得粗俗野蛮。《易经》助人知命,《书经》让人鉴往知来,《乐经》则发挥调适和谐的功能,使生活洋溢审美情操。
  技能是实际生活的需要。如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古人生活中,祭祀、朝会、婚、丧、冠等礼,占了相当比重。礼的安排与操作,需要长期细心学习,否则极易失传。《乐》是指乐器演奏,像弹琴、鼓瑟、击磬都是孔子所娴熟的,礼乐配合,不难想象许多仪节的秩序与美感。射是射箭,既可强身又可卫国,暇时不妨用于竞赛,所谓“君子无所争,也必射乎”(《八佾》)。御是驾车,等于使用交通工具。书是书写,传意达情有赖于此。数是计算方法。这些技能可以使人在社会上谋职安身,学了有益无害。
  其次,如何学?我们先把前面所说的综合为一句话:“学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之后,在适当的时机加以印证练习,不是会觉得开心吗?”这正是《学而》篇首句的翻译。“体验”是步,第二步是“学思并重”。“思”代表主体自觉的统合。所学的知识难免芜杂矛盾,因此必须把握重点,求其“一以贯之”。唯其有“思”,故可“温故而知新”(《为政》)。所谓“学贵心悟、守旧无功”正是此意。孔子不但因材施教,并且倡导启发式教学,甚至宣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对我们实为莫大鼓励。
  后,为何学?这个问题指向儒家的定位。答案是“修身”。学习是为了行动,行动落实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则出现道德上的善恶问题。修身需先“认识自己”,知道心中有个活泼的力量(孟子称之为良知),总在对自己的行为作判断下考语,表现为“安或不安”,“忍或不忍”的状态。同时,需要认识社会上既存的规范,以求行动之内外相洽,内得于己外利于人。学问或知识可以增减,修身或品德则是一生的大事。安立此一重点,孔子的“学”自然回归到成就人格或实现理想人生的途径上,展现博雅宏大的气象。
  学习能塑造性格
  性格包括性向与风格。性向是天生的,不易改变,大概与我们所说的血型、八字、星座有关。风格是后天的努力所形成的,其决定关键在于教育。因此,我国先哲认为教育可以变化气质,西方贤者则认为教育可以培养风格,两者可谓异曲同工。
  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主动掌握的是自我教育,由此塑造自己的性格。孔子即是典型的例子。《论语》记载:“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
  这三句描述值得玩味,因为其中每一句都显示了“对立之统一”,在两极之间找到平衡点。认识孔子的性格,可以由此入手。
  首先,“温而厉”应该是对学生的态度。在知识的传承上虽有先后之别,但是大家都是虔诚的学习者,共同探讨宇宙与人生的真理,所以老师的态度以温和为贵,使学生如沐春风,乐于受教,继志述事。那么,何以又需要“厉”呢?所谓“教不严,师之惰”,可以作为参考。若无严格要求,学生容易避重就轻,投机取巧,不仅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连往后的立身处世都可能漫不经心,得过且过了。
  其次,“威而不猛”大概是孔子在社交公开场合的表现。“威”是由庄重所透显的威仪,所谓“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是也。沉稳内歙,不苟言笑,举手投足合乎礼的要求,使人望而生敬畏之心。行动如此,说话亦然;孔子所下的判断,凛凛然有正气,闻者足戒,如:“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卫灵公》)但是,相对于此,孔子从无凶猛之状,好像要令人害怕似的。子贡形容他“温、良、恭、俭、让”(《学而》),以致各国都愿意向他请教为政之道。
  受过教育的人后展现的成果,就是高雅的风格。——怀特海至于“恭而安”,则是孔子的闲居自处情形。“恭”是客气、谨慎、矜持的意思。如果一心求恭,可能显得退缩、懦弱、迁就。修养固然必须顾虑人我关系的和谐,因此谦退、恭敬是应该的,但是一味如此,也可能丧失自己的原则,内心缺乏定见,无法自得其乐。孔子的“安”来自不假外求的精神与俗世评价的智慧。
  以上三句话显示了“执两用中”的功夫与境界。人的性格修养必须先界定积极明确的目标,如“温、威、恭”,努力以赴;同时要避免走向,如“不厉、猛、不安”,以免利害并陈,两相抵销。以孔子来说,这三方面的特质又是分别针对他与学生的关系、他与社会大众的来往以及他自处时的态度。合而观之,正是他生活内涵的三个焦点,塑造性格也应该有此考虑。
  困而后学
  环境艰难时,总要想些办法与出路,长久下来,练就各种本事与能耐,等到有了表现的机会,自然放出异彩,让人欣赏赞叹。根据统计,本世纪杰出的人物之中,有四分之三来自贫困的背景,这似乎印证了孟子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云云。
  孔子三岁丧父,家道中落,他在幼年时必须替人放牧牛羊、看管仓库,做过不少杂役,也深知民生疾苦。直到十五岁立志向学,人生视野豁然开朗,知识、才能、品德与时俱进,乃成就一位彬彬君子。就知识而言,他几乎无所不学,《诗》《书》《礼》《乐》《易》五经皆通。就才能而言,则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无不娴熟。就品德而言,则日新又新,自强不息,使弟子们心悦诚服。
  问题来了。有人以为孔子是“天纵之圣”,靠着天赋过人而卓尔不群,无所不能。孔子是诚实的,一方面说:“我非生而知之者也,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他努力向古代圣贤学习,逐渐温故知新、融会贯通,才得到眼前的成绩。另一方面,他毫不避讳地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正是因为年幼时,家里穷困,也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孔子必须脚踏实地从基层民众的生活中,走出自己的道路。“凡走过的,必留下足迹;凡奋斗的,必经历成长。”这句现代人的格言,实有普遍的例证可以支持。
  到了“三十而立”之后,能否得君行道呢?求人不如求己,孔子从不放弃自我成长的机会。他说:“吾不试,故艺。”(《子罕》)意思是:我不曾被国家所用,所以学得一些技艺。学习技艺的目的是谋得一官半职,可以发挥所长,贡献社会人群;现在所谋未遂,所以只好继续培养各种专长,等待时机成熟。
  孔子的榜样对我们现代人深具启发性。少年得志,固然令人羡慕,但是正因为得志,也就不再虚心认真去学习新的技术与能力,久而久之,成为官僚层级系统中的一员,无法展现新颖的生命力。反之,不去担心别人对自己疏忽及误解,却只反省自己有无真才实学,就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
  即使后来功成名就,孔子也不忘记少年时代的艰苦奋斗,并且丝毫不觉得难堪,这又表现了不忘本的精神。我们也许无法选择命运,却可以选择自己对命运的态度,积极改善自我的条件,后水到渠成。孔子的例子,正是青少年可以效法的。
  大公无私
  大公无私是高尚的人生境界,具体的修养过程却十分平易。以孔子为例,他特别回避四种诱惑,值得我们参考。《论语》记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意、必、固、我”是连续发展的步骤,一步走错,陷于主观的臆测,很可能就自以为是、执迷不悟,后则是有我无人的结局,大家不欢而散。
  首先,就“意”来看,每个人都有想象力,都可以猜测事理。一般而言,在事情尚未发生、理由尚未查明之前,我们喜欢发挥想象力,猜测真正的情况。但是,猜测成为习惯之后,主观意志往往胜过客观真相,甚至加以曲解,指鹿为马,颠倒黑白。英国哲学家培根强调求真精神,主张打破“市场假象”,因为市场谣言纷纷,只能造成人心惶惶。其次,一旦想象形成,就会认定“必然”如此,把它当作一个信念来坚持,反而看不清事理的发展。一块钱的铜板虽小,若是紧靠眼睛,也会遮蔽一切阳光。缺少光明,自然无法注意新的迹象,只能困陷于主观的狭隘世界里。孔子被孟子推为“圣之时者”,因为“时机”改变,人的观念与行为也须随之调整。然而,这又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因时制宜。明显的例子是:“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宪问》)若是念念在“必”,则无法考虑“时”。
  接着,“固”就是不知变通的意思。儒家坚持仁义,但是在实践上则以“通权达变”为原则。譬如,二十四孝令人感动,但未必人人皆可效法。重要的是孝心,表现方式则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判断。孔子鼓励大家学习,因为“学则不固”,见多识广之后,可以避免顽固执著,自己的心情也会比较开朗。
  后一步是“我”。儒家对于人我关系,首重“恕”字,“如心为恕”,就是将心比心,为人设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是互相尊重的态度。凡是牵涉到别人的言行,都要谨慎为之,以免盲目膨胀自我否定别人,形成各种不必要的困境。儒家固然肯定道德修行,但是从未忽略理性与智慧。孔子自己的处世态度就深具弹性——“无可无不可”,然而这又与见风转舵的乡愿大不相同。何以故?因为任何信念在付诸行动时,都要考虑相关条件的改变,而不是“执一废百”的方式可以奏效的。
  除非闭门造车,否则一旦与人交往,就须选择合宜的途径,以求互相尊重、集思广益、大公无私。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意、必、固、我”的人将会寸步难行。

序言


序一 由《论语》出发
序二 聆听愉快的声音
辑 立志学习与人生成长
学什么 如何学 为何学
学习能塑造性格
困而后学
大公无私
化解顽固
尊重传统
束修问题
容忍异端
孔子不说的事
后生可畏
关心少年
师徒如父子
名正言顺
少说为妙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过犹不及
有所必为与有所不为
迁怒与贰过

第二辑 《论语》对生活的启示
孔子哭了
不为酒困
起居作息
遵守礼节
莫要财大气粗
别客气,我的朋友
朋友的志趣
之道
以文会友
结交什么样的朋友
四海之内皆兄弟
不愿给别人添麻烦
爱憎分明
爱人与爱动物

第三辑 人性到底是什么
你心安吗
认识人的本性
人性的弱点
做君子要特别警惕的
颜回的心
克己复礼
上行下效
“仁”的涵义
孔子的中心思想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什么是人生的正途
人贵在能主宰自己
仁者必有勇
何谓“中庸”
当仁不让
博施济众

第四辑 建设和谐的家庭与社会
健康与孝顺
这也是孝道
不要贪恋安逸
尊敬未来的自己
难养的问题
孔子想移民吗
孔子也好名吗
待贾而沽
官大学问大吗
可与不可
谁搞乱了世界
谁是乡愿
求全责备
以直报怨
尽美与尽善
面对隐者
隐者的困境

第五辑 提升心灵自我
快乐在心中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面对疾病的态度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祭祀要真诚
鬼神与生死
何时牺牲生命
君子有三畏
耳朵怎么了
何以顺天命
出污泥而不染
重视生活情调
上天有什么启示
永怀孔子
附录:儒家与现代人生(专访傅佩荣教授)


〈论语〉的智慧:傅佩荣〈论语〉心得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论语〉的智慧:傅佩荣〈论语〉心得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论语〉的智慧:傅佩荣〈论语〉心得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论语〉的智慧:傅佩荣〈论语〉心得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论语〉的智慧:傅佩荣〈论语〉心得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