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世事变迁来诠释中国文人画的风格史,以一个个精彩的个案,对”风格“与”世变“之关系进行了探讨,以十篇论文探讨了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历程中重要转变之原因。
作者一方面从传统的研究成果及材料中汲取精华,另一方面又能不囿于成规,充分挖掘了画家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并将其作为改变各阶段画风的重要因素。
##做研究就应该这样呀
评分##编辑一个全选繁转简把人家日文的汉字也给简化了…看得我犯尴尬癌????北大出版社真的不干人事儿,白瞎了这么好的书。
评分##对唐画 对文征明画风转变 分析有一家之见 可一读
评分##全书写于30多年前。2022年读完依旧觉得无比牛逼!可悲的是,隐隐感觉到过了这么久美术史好像没啥进步。
评分##我想读这本书 2013-08-21 标注“想读”了很久,一直以为石教授的书体大思精,不是很好读的。可是认真读了前言和论述文征明领衔的“吴门画派“三章(PS:这也是我很喜欢的),发现很对胃口。 每一章都是一篇独立的论文,串联起来形成了一部中国绘画通史,令人叹服。石教授的方法,是将“风格形式分析“放置在社会历史情境中,不仅有对画作的细致解读,更有对当时经济社会,人情物事的叙述和还原,其中不乏猜想假设,但是合情合理。
评分##评论都有毒吧,还这么轻易给了一星两星,就石守谦的这几篇文章,两百我也觉得值,况且布面精装已经很好。麻烦只买不看的少BB
评分##正如开篇对于文化史范畴中绘画之变的讨论。这本著述的十篇论文中基本上多多少少都使用了文化史作为论证材料。尤其是讨论浙派画风这篇与嘉靖新政对于文征明画风之转变。历史上的这著名一事件被石守谦先生运用于这两篇之中。此事过后所造成的两个转折点一个是浙派在金陵话语权衰弱,一个变是文征明本人画风的转变。他都处理的非常绝妙精彩。特别最后关于浙派衰弱吴门文人画派的兴起,他认为这本质上代表着贵族与文人品味两者之间势力消长的表征。这也突破了以往画史对于浙派与吴门风格优劣之争的视角。
评分出版社不厚道,上一版40元,这版128元竟然还是黑白,看看隔壁中信李霖灿那本,88元全彩。
评分##(宋)李郭风格(北宋精神象征,郭熙早春图,理想王朝恢宏秩序,官厅壁画)——(元)唐棣(李郭风格,入仕捷径)——黄公望吴镇倪瓒等出自董巨风格的隐居山水画(江南雅集气氛,元末南方山水画主流,乱世中私密性较强的情感交流)——(明)浙吴两派风格间的竞争(文化中贵族与文人品味两者之间势力消长的表征)——文征明(幽深繁密,《松壑飞泉》经世梦断又克服绝望,追求避居心境一改原悠闲潇洒,叠山飞泉-沉重而幽深)——抒情新貌产生进一步技法难度,导向强调风格形式——王世贞(山水画纯形式要求)及钱榖《山水》(充其量只能戮力于笔墨与物象虚实关系的更精致追求,最后终于演成纸上的叠石叠山)——董其昌绘画革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