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世事變遷來詮釋中國文人畫的風格史,以一個個精彩的個案,對”風格“與”世變“之關係進行瞭探討,以十篇論文探討瞭中國傳統繪畫發展曆程中重要轉變之原因。
作者一方麵從傳統的研究成果及材料中汲取精華,另一方麵又能不囿於成規,充分挖掘瞭畫傢與文化環境的互動關係,並將其作為改變各階段畫風的重要因素。
##我想讀這本書 2013-08-21 標注“想讀”瞭很久,一直以為石教授的書體大思精,不是很好讀的。可是認真讀瞭前言和論述文徵明領銜的“吳門畫派“三章(PS:這也是我很喜歡的),發現很對胃口。 每一章都是一篇獨立的論文,串聯起來形成瞭一部中國繪畫通史,令人嘆服。石教授的方法,是將“風格形式分析“放置在社會曆史情境中,不僅有對畫作的細緻解讀,更有對當時經濟社會,人情物事的敘述和還原,其中不乏猜想假設,但是閤情閤理。
評分齣版社不厚道,上一版40元,這版128元竟然還是黑白,看看隔壁中信李霖燦那本,88元全彩。
評分##評論都有毒吧,還這麼輕易給瞭一星兩星,就石守謙的這幾篇文章,兩百我也覺得值,況且布麵精裝已經很好。麻煩隻買不看的少BB
評分##評論都有毒吧,還這麼輕易給瞭一星兩星,就石守謙的這幾篇文章,兩百我也覺得值,況且布麵精裝已經很好。麻煩隻買不看的少BB
評分##以畫傢及其周邊特定人物群體的情勢變遷為中介,勾連社會現實與藝術風格。
評分##編輯一個全選繁轉簡把人傢日文的漢字也給簡化瞭…看得我犯尷尬癌????北大齣版社真的不乾人事兒,白瞎瞭這麼好的書。
評分##極好,談畫而不拘泥於技法的描述,從畫可見社會與文化變遷。
評分##始於1984年的寫作,至如今,依舊是能夠坦然麵對讀者的作品。石老師自序中原話。 十篇論題,每一篇都是挑戰,挑戰文化環境與藝術風格間的復雜聯動,挑戰自盛唐至清初的畫史之變與世代之變。但每一篇都有些耐讀的啓發。大的問題導嚮清晰明確,小的論題又能如藤上之果實,自證圓滿。宏觀與微觀的走嚮相閤,這是學術能手的本領。 在係統讀石老師文章後,以上感受又更深一步。小的疑問也有,新著《山鳴榖應》中更多一些,但不妨礙一讀再讀,或許屆時疑問自解。
評分##讀不懂但大受震撼,齣版社定價這麼貴圖還為黑白有點過分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