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尘缪斯的微光

蒙尘缪斯的微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芬] 马里奥·T.努尔米宁(Marjo T. Nurminen)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目 录
前言
14 绪论
29 第 1章 古代的博学女性
33 哈特谢普苏特
古埃及一个知识、权力、宗教的结合体
42 塔佩蒂-贝拉特-埃卡里
美索不达米亚的化学之母
53 西雅娜
毕达哥拉斯的追随者—第 一位女性哲学家
67 阿斯帕西娅
女性也能思考吗?
78 希帕蒂亚
从缪斯女神到学者
97 第 2章 中世纪博学的修女和温文尔雅的女性
101 安娜·科穆宁娜
把自己写进历史的拜占庭公主
117 宾根的赫德嘉
一位写作了宇宙学、医药、自然史著作的修女
139 克里斯蒂娜·德·皮桑
法国职业作家
159 第3章 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时期的博学女性
163 劳拉·切蕾塔和卡桑德拉·菲德勒
女性有过文艺复兴吗?女性可以是人文主义者吗?
193 路易丝·布尔乔亚
来自巴黎的博学的专业助产士
215 苏菲·布拉赫与玛丽亚·库尼茨
科学革命中的北欧女性
251 第4章 17和18世纪博学的贵族女性、探险家和科学工匠
255 巴拉丁的伊丽莎白公主与安娜·玛丽亚·凡·舒尔曼
荷兰的知性女性
283 玛格丽特·卡文迪什与安妮·康威
两位哲学家—渴求知识的英格兰贵族女性
307 玛丽亚·西比拉·梅里安
科学插画家、昆虫学开创者、探险家
337 玛丽亚·温克曼-基尔希
柏林科学院的女科学工匠
357 第5章 启蒙时代的沙龙、大学、科学学会中的博学女性
361 埃米莉·德·夏特莱
法国新物理学的先锋
383 劳拉·巴锡、安娜·莫兰迪·曼佐利尼、玛丽亚·盖达娜·阿涅西
博洛尼亚大学的3位博学女性
405 卡罗琳·赫歇尔
天文学领域的灰姑娘
421 玛丽·波尔兹·拉瓦锡
现代化学之母—法国大革命阴影下的女科学家
434 结语
437 致谢
438 博学女性一览
460 注释
466 图片来源说明
471 参考书目
485 中外人名对照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身处在一个所有规定都依男性为准的世界里,被排拒于追求思想和科学的公共舞台之外,那些敢于冲破历史,成功地在由男性主导的学问公共舞台上演出的女性,到底经历过怎么样的压力和艰难?

十年打磨 精心写就

近百张精美插图

珍贵的历史资料

跨越三千五百年的时空

倾听历史的复音

审视科学史中女性的角色

用户评价

评分

##书中一共25位女性,基本都不认识,所以带着好奇心读了几位比较喜欢的。还不错,就是历史中这些女性似乎没有名气。主要因为在历史长河中,男性占主导地位,所以女性即使很努力,也只是有一丝微光。回头来看书名,起的恰到好处啊!

评分

##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本书所详细描写的女性中至少有百分之二十终身未婚,结婚的女性始终面临着如何平衡学术与家庭的责问。 囿于时代限制,女性们不能走出家庭进入学术的社会领域,但女性依旧留下了自己的故事。 从佩斯谢特、恩海杜阿娜、阿玛特-玛姆、哈特谢普苏特到卡罗琳.赫歇尔、玛丽·波尔兹·拉瓦锡,女性获得的新生活不止于科学。

评分

##这本《蒙尘缪斯的微光》将带领我们走进这些优秀女性的生活与时代,全方位的展现了数千年来人类的社会知识、权力及性别领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那样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历史中,那些被遗忘的蒙尘缪斯们,是如何对抗社会压力和世俗偏见的,她们的存在为思想和科学界都留下了哪些珍贵的微光!这一切的一切,都将在这本书中得到解答。

评分

##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更像是一本历史书。作者如副标题所示,按时间脉络描绘诸多博学女性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社会状态和科学成果,而不是把笔触仅限于这些女性本身。书中的这些女性,更像是在作者描述的历史长河中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全书对从古代漫长的时间以来,社会通过对女性的社会定位,束缚女性的思想,剥夺女性的教育权,无视卓越女性的能力这些不平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鞭辟入里的批判。尽管如此,仍有众多的优秀博学女性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卓绝努力,发出了她们也许微弱,但绝不可忽视的光亮。男性应该读此书,反省一下自身是否和古代的错误思想有所共通之处。女性当然也应该读本书,感谢现在身处于有史以来对女性最友好的时代,并不要忘记在历史中无论是否留名的这些缪斯们。

评分

##在历史上,除了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达尔文外,其实还有一些伟大的女科学家和女思想家,她们的身影和成就同样在历史上熠熠生辉。 身为女性的芬兰记者努米尔宁,用了长达数十年的时间,搜索、考证、记录了那些杰出女性。在《蒙尘缪斯的微光》中,为我们介绍了从古代到启蒙时代在化学、哲学、数学、物理、文学、天文学、工学、医学、自然学等各类学科的女性思想家和科学家,试图记录和还原这些伟大女性的真实面目。在这本书,她们在从事科学研究时,突破外在环境限制,努力发出思想及科学的微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阐释了女性拥有和男性一样的能力和勇气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评分

##翻了翻。大部分篇幅没有把重点放在被描写的人本人的思想和性格上,多是在描绘这个人的家庭背景、人生轨迹,顺便大篇幅地介绍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可能也有史料上的限制的因素,但无论如何,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写法。

评分

##书中一共25位女性,基本都不认识,所以带着好奇心读了几位比较喜欢的。还不错,就是历史中这些女性似乎没有名气。主要因为在历史长河中,男性占主导地位,所以女性即使很努力,也只是有一丝微光。回头来看书名,起的恰到好处啊!

评分

##没办法,这些伟大的女性受制于家庭和社会的束缚,不描写她们的家庭背景我们怎么能更深刻地体会那份求知的不易呢。 我们应该知道她们。 主流教科书从来不会有。

评分

##第五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