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奖+世界奇幻奖+英国奇幻奖大满贯编辑+安·范德米尔,电影《湮灭》原著《遗落的南境》三部曲作者杰夫·范德米尔联合主编;
*100位科幻大师,从艾萨克•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到菲利普•迪克、乔治·R.R.马丁,再到刘慈欣、韩松,巡礼人类想象力的巅峰;
*100篇殿堂级世界科幻名作,从《星》到《沙王》再到《诗云》和《你一生的故事》,类型各异,全景呈现科幻100年的发展史;
*39位中国幻想文学实力派翻译,原汁原味再现科幻经典;
*带你尽览世界科幻百年名家名作,领略最辽阔狂野的想象力光谱,绝对不容错过。——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陈楸帆
*每个科幻迷书架上不可或缺的收藏。——科幻作家吴岩
《100:科幻之书》共4卷,由美国资深科幻作家暨编辑范德米尔夫妇主编,收录了20世纪20个国家的100位科幻名家的100篇经典短篇科幻小说,既有对前沿科技的大胆预测,也有对人类生命与社会的终极猜想,更有对浩瀚银河和时间尽头的无畏探索。
毫不夸张地说,这很可能是一套过去、现在甚至未来都无可匹敌的科幻选集,是骨灰级科幻迷的饕餮盛宴,也是站在科幻文学殿堂外跃跃欲试的读者的入门之选。
《I窃星》本卷主要收录了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之间的科幻作品,包括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最后的问题》,阿瑟•克拉克的《星》,菲利普•迪克的《天外的巫伯》等名家的25篇作品。
##因为前面的作品大多是百多年前的作品,创意显得不很新鲜,但是大多数故事都讲得不错。我比较喜欢那个反乌托邦的苏联小说《首城末日(1918)》,但还是感觉1950年代的小说更激动人心——比如《表面张力》,这是其中收录的小说中真正的杰作。
评分##科幻教养必读选集。《首城末日》、《表面张力》、《星》、《最后的问题》最佳。
评分##除个别经典作品因版权问题遗憾未收录(如海因莱因的《你们这些还魂尸》等),整个作家阵容可谓庞大华丽大师云集,选篇亦是独到犀利异彩纷呈,确实称得上“终极科幻选集”,这应该是了解近百年来世界科幻文学创作概貌和风格流变最好的一套书。
评分##科幻短片集锦,特别适合每个晚上睡觉前读一篇,带着对未来的想象进入梦乡。这本书包含了各种科幻类别,新浪潮,女权,世界科幻,赛博朋克,人文主义科幻应有尽有,让人一饱眼福。最喜欢的还是克拉克的硬科幻,Schmitz的以生态角度出发的太空歌剧也着实令人惊喜
评分##人类的想象力已经在1950年前被用光了……
评分##这本的品质超出我的预期,与《异站》整本相比更具有浪漫情怀,而且我找不出一篇不喜欢的! 与之后的外星文明及对机械金属的崇拜相比,这种闪耀于群星之间的更多关于人文的想象力要浪漫得多。我会不自觉地想到近期看过的《太阳系历险记》和《从地球到月球》,毕竟,还有什么比征服星辰更浪漫呢?
评分##缺 The New Overworld-Paul Scheerbart Elements of Pataphysics-Alfred Jarry Tlön, Uqbar, Orbis Tertius-Jorge Luis Borges
评分##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依旧难以超越
评分##编年体科幻选集第一册,按照年代顺序一一读下来,会被科幻作家们不断进化的奇思妙想和日趋成熟、多元的写作手法震撼到,作为一个科幻小白也自然而然地品味到了科幻的妙处:科幻已然超越类型和框架,而成为了一种趋近于人类本能的底色,人们可以把自己的各种思想和创意肆意编织在这幅图样之中。在这不断变化的形式之中,依然可以窥见那些无论时代和地域而永远被关注的问题:对宇宙的探求、对社会变化的预言、对战争的反思,以及那些可以引发广泛共鸣的情感:对未知和未来的期盼、忧虑抑或恐惧。一整本书读到最后,刚好以《最后的问题》作结,跨越百年的思考仿佛融合在了一起。科幻之美就是人类思维之美,它的存在正是为了回答最后一个、也是永远无法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对于“思维的意义”的答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