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著重各民族、各文化的特點和尊嚴的態度,究本溯源,根據史料,重新提出一種看法,以解釋西元前十一世紀至六世紀的六百年間,中原及山東半島一帶,社會性質的特點及其轉變,並闡明中國「封建」的本義,以呈現中國古代政治、經濟結構之萌芽和演進的狀況。
##很多论点都觉得有些可疑……另外杜的语气……
评分##作为作者的硕士论文,本书注重比较文献记载之不同变化,是其所长;而对于基本的政治和社会概念运用不甚严格明晰,是其所短;至于断章取义(如引宜侯簋省“武王”字),增字合义(如引小臣单觯“克商”即以为“克商鄙”),是予所不取也。
评分##还是要一读的 只不过理想化了一点 现在没人用这个框架了
评分##读了一本闲书。绪论中几乎都是针对大陆上古史研究方法的,不过有一点议论很有意思,说整理与考证虽然有助于解决错讹,其内在的逻辑却是与六经皆史的史家研究有些不相容的。他的意思大约是考证要由问题来引导。不过这样的大的、宏观的论述,也是不大适合初学者的。但是上一辈的老人,其议论之中还是有通人之论,可以学习的。虽然借用了城邦一词,但在具体分析时还是谨慎地注意到邦国中的国人是深受礼法限制的。当然,这本书有比较视野。
评分##酣畅淋漓
评分##很多论点都觉得有些可疑……另外杜的语气……
评分##很多论点都觉得有些可疑……另外杜的语气……
评分##酣畅淋漓
评分##还是要一读的 只不过理想化了一点 现在没人用这个框架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