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希特勒和德国军队而言,1942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转折点,德国国防军的辉煌胜利和巨大的领土收益,都被“僵持”和“战略撤退”等关键词所掩盖。从5月在刻赤和哈尔科夫取得的压倒性胜利,到在阿拉曼和斯大林格勒遭遇的灾难性失败,本书为这个决定性的一年提供了令人大开眼界的新观点:即1942年还标志着一种非常古老而传统的战争模式的死亡,即经典的“德国战争方式”无法应对二十世纪新式战争理念的挑战。基于自己所提出的“德国战争方式”受到的广泛批评,罗伯特.M.奇蒂诺深入剖析了发生在苏联和北非的每一场重大战役和战斗,分析了1942年的各大战役是如何与普鲁士-德国数百年的战争历史传统相结合的,书中“再现”了德国将领对战争的看法,并点评了希特勒的扩张野心。
作为《德式兵法:从三十年战争到第三帝国》的续作之一,“国防军”系列丛书的第一部,《国防军:第一部 . 折戟沉沙,1942年德军历次战役》分析了德国军队在大约七个月时间里的作战,始于蓝色行动和忒修斯行动发起,止于非洲装甲集团军在阿拉曼之战中覆灭和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被围。奇蒂诺用精细的研究与精辟独到的叙事相结合,为读者展示了军事史上强大的德国国防军是如何逐渐从强盛走向衰落的……
##赤裸裸的德意志國防軍的讚歌。
评分##互联网怪盗团推荐的书
评分##本书侧重于讲解自传统延续而发展的德军战法在1942年诸战役中的运用,强调德军战法已死。然而问题是,德军二战的失利又岂是仅仅战法的问题?本书观点虽新颖,然有失偏颇,为突出战法因素而把其他因素一带而过(可能与作者研究方向有关),有必要结合其他相关书籍分析评判
评分##除了讲一点点德军的文化,其它的等于没说。
评分##互联网怪盗团推荐的书
评分##传统上对二战德国战略的批评,往往集中于国防军长于漂亮的进攻和机动作战,而短于对总体局势和敌方经济和人力的考量。这本书无意推翻这一结论,而是将二战中的德国陆军战术追溯到勃兰登堡普鲁士的军事文化传统上,并从这一角度对1942年国防军历次战役进行分析,并指出二战初期德军的惊人胜利源于其军事文化,而最终的战败也符合其军事文化的内在逻辑。普鲁士的军事史塑造了其军队长于运动战,偏爱进攻,重视下级军官自主性的一面;也在其反方向塑造了德国军官忽视后勤和总体考量的另一面,二者本质是一体。国防军在战争初期屡屡取得彪炳史册的战绩,同时它的敌人也在逐渐适应对手。到了1942年年底,国防军同时陷入了两个巨大的泥潭:在东线,违背了国防军机动作战传统的蓝色方案被斯大林格勒泥潭阻挡;在北非隆美尔即将风光不再。
评分##除了讲一点点德军的文化,其它的等于没说。
评分##主要是各场战役的作战思路分析和评价,战役流程的描述较为简略,另外本书翻译不太合格有一些名词上的低级错误和句子不通现象。
评分##不错的战史。写的比较详细,苏德战场的推进过程基本没有遗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