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阐释冷战因何而起, 班克罗夫特奖获奖作品
编辑推荐
《权力优势》是冷战史权威梅尔文·莱弗勒历时十三年写就的鸿篇巨制,是关于冷战起源的里程碑式著作。莱弗勒是第一位以如此翔实的材料考察该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历史学家,并由此得出接受度极高的对冷战起源的解释。
内容简介
冷战深刻地改变了20世纪的历史进程,这场超级大国间的长期对抗缘何爆发始终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在众多相关研究成果中,梅尔文·P.莱弗勒的《权力优势:国家安全、杜鲁门政府与冷战》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莱弗勒历时十三年撰写了这部鸿篇巨制,批判性地全面考察了杜鲁门政府时期(1945—1953)的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并提出了对冷战爆发的权威解读。莱弗勒在书中表现出了对大量史料的惊人驾驭能力,提出了将地缘政治、政治经济学、战略和意识形态考察融为一体的新颖的研究方法。这部巨著甫一出版,便引起巨大关注,并荣获美国历史学会颁发的美国历史著作最高奖班克罗夫特奖。
书评推荐
☆ “一部关于杜鲁门政府的国家安全政策的权威新史,在综合论述方面技艺精湛……简而言之,这是迄今有关冷战起源的Z U I佳作品。”
——约翰·刘易斯·加迪斯(John Lewis Gaddis),《大西洋月刊》(T he Atlantic)
☆ “一部里程碑式的研究……未曾有一部本主题的图书在出版前就得到如此热切的渴盼,并在出版后得到如此的称赞……一部美妙的作品——迄今关于冷战初年美国外交政策的Z U I佳作品”
——迈克尔·考克斯(Michael Cox),《国际事务》(International Affairs)
☆ “莱弗勒的这部杰出的新作……因其十足的详尽和缜密的探究而无可匹敌。”
——卡罗琳·艾森伯格(Carolyn Eisenberg),《国族》(The Nation)
☆ “一部重要的史著,它在论述美国与冷战起源方面将会成为标准参照。”
——阿德里安·贝利(Adrian Bailey),《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1.欧洲的重心在德国。矛盾焦点在法国和苏联的态度。 2.亚洲关键是中国和日本,以及本来被遗忘的韩国。对中国的态度(包括对越南)体现了漂亮国又当又立的傻x本色。颠覆无胆,容忍无量。 3.通篇提到老美判断苏联不会主动发动战争一万多次。所以呢?捏?
评分##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总算啃完了这部大部头900页的政史书。作者1992年完成的作品,我们二十多年后翻译出版,虽有读史之感,但更觉得有读时政之收获。 杜鲁门总统任期里所架构、设想并在其内阁通力合作之下取得的冷战成果,至今仍然是美国巨大且深厚的政治资本。 本书内容丰富扎实,时间轴几乎按“月“推进。梳理及推进的逻辑脉络非常清晰,且有根有据有分析。唯一遗憾的是缺乏美国冷战假想敌 - 前苏联对应时期历史档案的佐证(尚未解密)。 读历史,看当下。
评分##作者考据着实详细;不过,在材料安排方面欠缺,且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常有逻辑跳跃,缺乏连贯性(当然,这些问题可能是翻译所致);适合专业研究人员阅读
评分##很全面 在92年不战而胜的时刻 很多功过是非还需放长线,不得不说Truman的运气真不错
评分##大佬
评分##美国从自身安全着手,追求的是全面压倒性的安全优势,加上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怀疑,对比现下的形势,确实令人忧虑
评分##佳作!可谓从美国角度而言的对冷战缘起的最佳解读。
评分##1.欧洲的重心在德国。矛盾焦点在法国和苏联的态度。 2.亚洲关键是中国和日本,以及本来被遗忘的韩国。对中国的态度(包括对越南)体现了漂亮国又当又立的傻x本色。颠覆无胆,容忍无量。 3.通篇提到老美判断苏联不会主动发动战争一万多次。所以呢?捏?
评分##“不安全感”始终是各类战略、政策的原始驱动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