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丁一生创作了六部为世人所钟爱的小说,却没有留下日记或其他传记材料,仅有一些与家人间的通信也大多被损毁。
于是,知名传记作家克莱尔·托马林采用烘云托月的方式,关注奥斯丁庞大的家族,甚至不怎么相干的邻人,以迂回的方式不断接近真实的奥斯丁,为这位女性作家侧写出一幅新鲜生动且令人信服的肖像。
简的哥哥亨利·奥斯丁对她的一生描述是“平平无奇,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事迹”,托马林却展现了与此相反的一面:奥斯丁看似简单的人生其实波澜不断。
奥斯丁与一位年轻的爱尔兰男子有过一段多舛的爱恋,她曾频繁地前往伦敦旅行和访问,她的弟弟在拿破仑战争时期为海军服役,与她关系亲密的表姐的法国丈夫被送上了断头台……奥斯丁生活的年代发生了历史上最轰轰烈烈的事件,虽然她的小说对此丝毫没有涉及,但她的生活却渗透着时代的痕迹。
托马林打破了人们对奥斯丁“几乎没有跳出汉普郡村庄”的局限印象,这部审慎的传记,为我们勾勒了奥斯丁所生活的年代的诸多细节以及对其作品的意义。
----------------------------------------------------------
托马林以锲而不舍的研究和目光敏锐的同情考察了家庭、友情、地方的种种细节和情感烈度,呈现了一幅权威、优雅、凝练、广阔的英国社会图景,也使简拨云见日、明媚可见。
——维多利亚·格伦迪宁,《每日电讯报》,年度最佳书籍
完美的传记: 内容翔实,妙趣横生,充满温情。托马林让我们深深地置身其中,以至于奥斯丁临终的病情与死亡使读者感同身受,仿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
——德克·博加德,《每日电讯报》,年度最佳书籍
真的太精彩了。我觉得未来许多年内都不会再有比克莱尔·托马林这本更好的简·奥斯丁传记了。她对奥斯丁小说的解读充满真知灼见。常常,她仿佛就站在奥斯丁的书桌后,观察她写作。
——菲利普·亨舍,《星期日邮报》
##好久没读过这么精彩的传记了,对简的生平进行描述的同时很自然点缀着作者的思考分析,节奏恰到好处,丰富翔实又保持流畅,不会过度分散精力,阅读很畅快。
评分##需要校对的错误不少
评分简·奥斯丁标准传记。流畅温暖。
评分##3.5,翻译再努努力。
评分##对家庭成员的记录很详细,内容很珍贵!大量资料都是从别的著作中找寻总结的,很值得看。
评分##就这样吧,作者加了好多自己的扩充,但终究还是可读性不怎么样。
评分##和Becoming Jane里面的不一样,浪漫过后,选择了不婚的简奥斯丁,面临的是贫困的、漂泊的甚至抑郁的生活。全书我看到最开心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因为S&S的出版她人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140英镑收入,另一个是她给姐姐送礼物时说收下吧,我现在有钱了。最后,书里面因为生育丢掉性命的女人已经多的我数不过来了。
评分##英倫的許多劇集可以為想象添加許多實際的東西,簡·奧斯丁居住的環境、家庭成員的衣著樣貌和言行舉止、成長環境和人情往來等等,讓人對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英國鄉鎮社會有更加直觀、深刻的瞭解。作品圍繞簡·奧斯丁的成長展開,更令人感動的是呈現了那時的女性群像:貴婦人、母親、少女、未出嫁的女性、孕婦、女傭等等,找到合適的男性出嫁、獲贈禮金、獲得一筆遺產……極少有女性能為了自己、依靠自己活下去,在作品出版之前,簡時刻生活在這樣既定的軌道中。男性普遍長壽,女性普遍早逝,對比強烈;女性早婚,婚後時刻在孕中,往往在誕育八九十幾個子嗣後,於三十歲上下死亡。簡活到四十一歲,只有幾年自由支配金錢的時光。PS,英鎊的確很值錢。
评分##内容五星,但由于翻译和校对的问题要扣掉一星“当兄弟的子孙代代过着中上阶层的生活时,他(指查尔斯,简·奥斯丁的幺弟)的儿孙却掉进了社会底层” 这是《简·奥斯丁传》里读来最心酸的一句话,阶级下滑的危机尽管只是隐隐地出现在简的笔头,却真实地发生在了她的亲兄弟身上。现在的我们,何尝不是担心一样的事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