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份在历史上知名的影响力人物名单——“100 个伟人”所列,艾萨克· 牛顿排名第二。牛顿从大学新生到升任剑桥大学教授只用了8年时间,他所创建的诸多原理,帮助我们塑造了现代世界的模型。他是世人景仰的天才,更是破界创新者。
然而,牛顿并非如历史一向记述的那样是个人格无瑕的人。过去的传记作家往往为了神话牛顿的“科学伟人”形象,故意避而不谈他从事炼金术和个人信仰。这本书的作者迈克尔·怀特则以特有的科学视角,求证于牛顿留下的50多万字的炼金术手稿和100多万字的神学手稿,提出了牛顿痴迷炼金术、神学研究和他奠立近代科学基础之间的重大关联。
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性格曲折难解、穷尽一生追求知识的天才,他同时还是个为学术界所不容的炼金术士。在孤独的少年时代,他对传统的教育不满,难以觅得他人的友情,于是他将自己隔离,超yue成长环境的限制,去探索更为广阔的科学世界。尽管他是历史上大受尊敬的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创立科学方法的楷模,但他一生花费在炼金术上的精力,远远超过探究纯科学的心力。终其一生,他都想要了解他所碰到的事物。这种对新知渴求致使他达到近乎疯狂的状态,与此同时,他也改变了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
##本书还原了真实的牛顿,并再次破除了一个迷思或刻板印象:做科研的人都是不谙世事的书呆子——恰恰相反,牛顿不但科学能力超群,权力技巧同样一流,做起国会议员、铸币厂厂长和总监、皇家学会会长都得心应手,控制他人、利用他人与打击敌人同样技巧娴熟。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他研究神学尤其是炼金术,可能对其世界观与哲学观有重大影响,他所在的教派(包括《达芬奇密码》认为他是峋山隐修派成员)可能有某种特别的精神修炼方法,以至于他达到了超凡入神的精神境界,从而给他卓越的科学才能提供重要的基础。当然,他脾气和性格都不怎地,敏感、多疑、易怒、强权独断、对对手刻薄,这点也跟乔布斯非常相似。
评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才能看得更远”,还原到这句话的语境中,原来牛顿话里藏刀,讽刺胡克是个矮子——果然我们对很多流传已久的箴言有太多误读了……
评分##读的是2004年版
评分##还不错 文笔也很好读 可惜的是少了些个人化总结的论断 只是客观的描述 在看的过程中需要自己在纷繁的细节里自己做论断 然后也因为年代久远缺失了很多信息 会觉得再怎么考据也是浮于表面
评分##2021.98 从童年时缺失母爱艰难依赖外祖父母家世普通的小男孩,到最后受族人依赖的大家长,年少时借人一英镑都很谨慎,确认归还日期,成名之后只要写信给他求助,随信都会附赠财物。你以为他是个兢兢业业扑在科学研究上的科学家,其实他涉足的领域包含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但他不止是科学家,他还是个神学家,炼金术师。你以为只有这些了?他还从政,担任国会议员,皇家学会主席,皇家造币厂总监,甚至在任期间为了查案充当私家侦探兼职检察官。就连他终身未婚,和同性友人法蒂奥的那段感情也显得暧昧而温情(后来be了)。当然千万不要成为牛顿的敌人,他敏感自负对影响到自己的人绝不手软,看看胡克和莱布尼茨就知道了。什么是体验型人生,牛顿这就是啊,他的一辈子体验了多种不同的人生,仿佛一个人开了好几个账号一起练级。
评分##读的是2004年版
评分##915 一 好 1 生:早产,命途多舛没爸妈,动手能力强 2 大学:命好,爱自然哲学 3 疫情:英国1665鼠疫,让伦敦15%人,让乡下好好学习 4 结果:4.1 光谱 4.2微积分 4.3万有引力 5 政治:56岁国会医院,皇家造币厂,皇家学会主席 6 晚年:学习整理
评分##一直很景仰牛顿,终于读完了一本牛顿的传记。不一定是完全真实的牛顿,但一定比以往在一些文章里面看的零散的牛顿真实。 按作者的说法,以往的牛顿传对炼金术这方面都比较回避,他这本里关于炼金术的内容确实不少。穿插于牛顿一生的宗教和炼金术,因为陌生不那么容易完全理解。但是看完,依然对牛顿的形象依然更立体了。有一个美国总统林肯坐的一个大椅子上的雕像或者照片,看完觉得,牛顿更适合这个雕像/照片里的形象,受景仰的科学伟人,又手握权杖,处于学术的权利中心,在400年后依然不断的有人拜倒在他的脚下,我是其中一个。
评分##一个真实又孤独的科学家,不幸的家庭让他多疑,但是到了老年也同样向往着亲情。在英国皇家学会期间,跟胡克明争暗斗,出名后又跟天文学家、数学家、政治家斗,靠长寿笑到了最后。对过期的情人决绝的划清界限,对吵架的后辈直接在著作除名,他把最多的时间精力都放在科学研究上,力学光学微积分甚至是炼金术这种伪化学,人类历史太需要天才,用来瞻仰,用来思考,用来纪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