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文艺领域都达到一流水准,在哲学、美学、史学、政治以及人生修养诸方面也曾发表许多精辟之见,自成一家之学,他穷尽了中国士大夫的一切可能性。本书以文化、文学、哲学、史学、美学、政治学等七个维度串联苏轼的生命历程,并将苏轼置于历史和文化的洪流中上下观照,展现其大起大落的一生和丰富立体的精神世界。从中我们可以看见为文人的苏轼、为思想家的苏轼、为生活美学家的苏轼。全书立论严谨精辟,妙悟新见迭出,处处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和智慧的火花,是“苏轼传记”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
##审美主体-道家
评分##学得一些简易法门。苏轼如何不是纵横家!
评分##一言以蔽之,感觉看了460多页的学术论文。 等我有空整理一些知识点,这本适合当工具书。 建议先看简易通俗版的《苏轼十讲》,看完觉得意犹未尽,再来看这本。
评分##吾生如寄耳
评分##审美主体-道家
评分##第一章为总论,后五章为各角度详论,逻辑缜密,观点犀利,材料翔实,王水照先生学术底力深厚可见一斑。
评分##作者的文字功底相当之高,读起来很通透。这本书又品读出了苏东坡的另一面,“吾生如寄耳”,这种心胸值得我们去学习。
评分##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羸牛踏旧踪。 但愿老师真似月,谁家瓮里不相逢。 “生命犹如水逝,而逝水终在海,死去犹如月落,而落月不离天。”
评分新版把后记和一些附录删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