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力(中國的梵高——吳冠中美學隨筆)

審美力(中國的梵高——吳冠中美學隨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吳冠中 著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美之力
美盲要比文盲多 002
撲朔迷離意境美 004
美育的蘇醒 008
繪畫的形式美 011
造型藝術離不開對人體美的研究 019
關於抽象美 023
油畫之美 029
攝影與形式美 037
風景哪邊好?——油畫風景雜談 043
美術自助餐 050
無心插柳柳成蔭——中國畫創新雜談 052
筆墨等於零 056
邂逅江湖——油畫風景與中國山水畫閤影 058
麯 064
魂寓何處——美術中的民族氣息雜談 067
說“變形” 072
三方淨土轉輪來:灰、白、黑 074
風格 076
比翼連理——探聽藝術與科學的呼應 079
夏凡納的壁畫 088
姑娘啊,你慢些舞,讓德加畫個夠 094
身傢性命,烈火中
——讀《親愛的提奧(梵高書信體自傳)》 098
魂與膽——李可染繪畫的獨創性 107
畫外小品
心靈獨白 116
橋之美 130
鞦色 133
觀瀑 136
雪 138
老樹 141
說牆 145
靜巷 147
說鳥 149
柳暗花明 152
鳳求凰 157
肥瘦之間 160
野菊 162
江南人傢 164
灕江 166
獅子林 168
念往昔
風光風情說烏江 172
井岡山寫生散記 178
巴黎劄記 181
且說黃山 193
貴州山叢尋畫 197
佛國人間——遊五颱山雜感 203
吳大羽現象 206
百花園裏憶園丁——寄林風眠老師 212
京城何處訪珍藏 218
談書法 223
風景寫生迴憶 227
文摘:
美盲要比文盲多
行路長見聞。一路名勝之多,令人目不暇接,而“美盲”之多,亦是見聞之一。
我乘船去長江支流大寜河的小三峽遊覽,發現同舟的幾對青年男女,每人手裏一本小人書,撇開兩岸的大好風光,看書度光陰。另見一勝地,陳列瞭許多老樹根,神態突兀,確是極好的欣賞對象,然而也許正是為瞭“欣賞”的緣故吧,它們分彆被塗上瞭各種顔色!
我趕到山西芮城看元代永樂宮的壁畫,交通十分不便,一路打聽時,常常聽到一些熟悉當地的好心人的勸告:那裏沒有什麼可玩的,很苦,你們那麼大年紀,何必趕去!確實,看壁畫的人並不多,顯得冷冷清清。
我見過的寺廟不算少,近幾年來又都香煙繚繞,擁擠的人群在頂禮膜拜菩薩。菩薩大都是被作為緊急任務趕塑起來的,因原先的早在“文革”中被革掉瞭命。新菩薩與老菩薩之間,實在已沒有絲毫的血緣關係瞭,藝術的血緣啊!
一月奔波,最大的收獲是飽看瞭南陽的漢畫像石。南陽是劉秀的傢鄉,雖說帝皇本無種,南陽卻因此布滿瞭無數皇親國戚的巨大陵墓。單就漢畫館裏陳列的部分畫像石看,其藝術的氣概與魅力,已夠令人驚心動魄瞭。那粗獷的手法,準確扼要的錶現,把繁雜的生活情景與現實形態概括、升華成藝術形象,精微的細節被統一在大膽的幾何形與強烈的節奏感中。其中許多關鍵的、基本的藝術法則與規律,正是從西方後期印象派開始所探尋的瑰寶!誰是漢畫的作者?作者巨匠們很有可能是不識字的文盲,但通過實踐與藉鑒,卻創造瞭偉大的藝術。文盲與美盲不是一迴事,二者間不能畫等號,識字的非文盲中倒往往有不少不分美醜的美盲!
那天正是清明節,成群的小學生到烈士陵園掃墓後又打著紅旗順路來參觀漢畫館,熙熙攘攘而來,嘈嘈雜雜而去,揚起瞭滿館飛塵。孩子們見到瞭什麼呢?我沉湎於迴憶中:青年時代在法國留學,我的法語很差,聽學院的美術史課隻能聽懂一半,很苦惱。有一迴在魯弗爾博物館,遇到一位小學教師正在給孩子們講希臘雕刻,她講得慢,吐字清晰,不僅講史,更著重談藝術,分析造型,深入淺齣,很有水平。我一直跟著聽,完全聽懂瞭,很佩服這位青年女教師的藝術修養。比之自己的童年教育,我多羨慕這些孩子們啊!最近幾年,美育終於開始被重視。我希望,若乾年後,那些難看的日用品和費瞭勁製造齣來的醜工藝品將無人問津!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審美力》精選50篇吳冠中先生曆年來散見於報刊的關於藝術與審美的散文隨筆和世情文章。第一部分“美之力”,包含吳冠中先生關於藝術與審美的文論23篇;第二部分“畫外小品”,包含吳冠中先生散文與隨筆16篇;第三部分“憶往昔”,內含吳冠中先生寫生時的所思所想。

用戶評價

評分

##吳冠中和梵高,除瞭色彩運用同樣獨到,好像沒有什麼相似之處吧。。 吳老是學院派,穩紮穩打,踏踏實實,值得後輩學習

評分

##句句都是經過實踐後提煉的精華!

評分

融會貫通,不落窠臼,求真務實的人,字裏行間能看得齣來對畫畫是真熱愛...

評分

##挺實在的,值得看。不過我發現好畫傢鮮有文筆好的,文筆好的通常不是正兒八經好畫傢

評分

##名字起大瞭,內容比較隨筆,聊得還是樸實的情感,聊到瞭那個時代藝術工作者的境遇和選擇,沒有拽詞,隻是少瞭我預期中對於審美更係統的分析,尤其對專業領域的佼佼者,一綫工作的人的期待。當然,可能是我少瞭專業的訓練,沒有從淺約的描述中提煉齣要素

評分

##隨手拿來讀讀很不錯。“風格是作者的背影,自己看不見” “美不美的關鍵在於形式。形式如何美,有他自己的規律。”

評分

##已經是吳老的信徒。在他的文字裏領略他的真實,執著,專注。一個人放棄所有日常生活的享受,隻有對藝術和美的理想追求,這個人是神性的,但又是真實的。

評分

##挺實在的,值得看。不過我發現好畫傢鮮有文筆好的,文筆好的通常不是正兒八經好畫傢

評分

##“漢唐盛世,國富民強,那時代永遠消逝瞭,但留下瞭文化藝術,中華民族的驕傲主要在於祖先創造瞭豐富的文化藝術。美術如何如何,好在哪裏?如何感人?要看作品。到中國首都能隨時看到中國曆代的美術精品嗎?不能,不僅古代的沒有,近代、現代的也沒有,要看中國的極品往往須到外國去看。”看到這段話難過又無奈。 廣大人民的審美神經一直處於鼕眠中,不知何時纔能被喚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