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殷海光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最初是由台北狮谷出版公司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的,后来台北远流出版公司于一九八四年曾发行再版。这本小书今天得以与大陆读者见面,笔者内心甚觉快慰。书中主要收集了作者于一九六○年负笈来美以后与先师殷海光先生之间的通信。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用户评价

评分

##情真意切,知性绕环,这么美好的感情,羡慕。

评分

##所谓“真诚的自由主义者”神话 大都消释在他们自己手中

评分

##将浓情与学识融为一炉的好书,既指点出一条书山访路的途径,更实实在在袒露了一代学人直教人眼中酸楚的往事。像殷海光先生这样的人物,都要掂量着钱袋盘算书单,倒是我们这里一干人马兜着经费四处游乐。最后感谢严搏飞先生,把这书出得漂亮而精致!

评分

##1,殷海光这老头非常可爱,谈到喜欢的书,就像个小孩子。他说,读书是一种致知的手段,一种帮助了解世界百态的手段。我再同意不过;2,作为坚定的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者,殷对钱穆(我族中心主义)和胡适(博而不精)都颇不屑;3,信里对五四的那些论断非常精彩,五四就是“求解放”而非“求自由”,求自由这条路任重道远;4,关于哲学,殷海光推崇的不仅有哈耶克、马克斯·韦伯,还有迈克尔·波兰尼和怀海德。5,他本人也承认《通往奴役之路》里多有自己见解,不算翻译,算概述。

评分

##sell

评分

##极其动人的师生通讯,殷海光先生的真性情,晚年的转变,与学生一辈的亲切,都由这些信件得到生动呈现。此书的意义还在于透过师生二人的对话了解1960年代台湾与美国的思想文化环境。槽点1:殷海光在书信中对胡适颇不屑;槽点2:林毓生对美国人文环境的激烈批评于我颇有同感,很解气。

评分

##能读完这本书完全是拜这半个月睡不着觉所赐,虽说往往越读越振奋。殷氏史学观大抵可从1968年5月初的长信中窥得一斑,the convergence of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虽说并非什么新鲜的提法,大概可以算是殷氏要旨。此外,林毓生在附录访谈中最后一段提及benefit of doubt倒是很可以给现下掐架频频的豆瓣敲一记警钟。

评分

##独立的。自由的。闪光的。照亮黑暗的火。

评分

##: I267.5/2239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