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德军高层决策过程的戏剧性】
对于一场败局已定的战争,德军的指挥官们为什么还在坚持?奇蒂诺通过他备受推崇的敏锐分析,描画出严峻的德国军官团群像,纠正了长期以来将每一处决策错误都归咎于希特勒的倾向。奇蒂诺指出,希特勒做出的每一个有缺陷的决定,都在陆军军官团中拥有强而有力的支持者,这些决定包括守卫突尼斯、进攻库尔斯克后又停止、放弃西西里岛,以及举起意大利这双“靴子”砸向自己的脚趾。这些由生动段子构成的快节奏描述,在有史实依据的基础上,保留了阅读的趣味性,使个性分明的人物跃然纸上。
【评析困难层出不穷的战场形势】
在历史上一直围绕运动战建设的德国国防军突然意识到自己被拖入防御战,它会如何应对?德军的指挥官们已经和英军打了三年多,和苏军打了一年半,对这两个对手的习惯和套路已经有了相当清晰的认识,他们会如何看待他们的新敌人——美国军队?当时的美军拥有深不可测的资源底蕴、崇尚火力的作战学说以及国防军无法企及的机械化水平,是德国国防军未领教过且实力不相上下的劲敌,德军又将如何应对这个战场上的新挑战?奇蒂诺从每个作战国家的角度审视这些交战,娴熟地确立起各条战线间的互动关系。
【一部比一部精彩的“国防军三部曲”】
除《国防军:第二部.节节败退,1943年失败的战争》外,作者还创作了两部基于同一题材的著作:《国防军:第一部 . 折戟沉沙,1942年德军历次战役》《国防军:第三部.垂死挣扎,1944—1945年德军历次战役》,这三本书有别于“一般性”的历史介绍,它们都拥有大量的佐证资料与经过推敲的“奇蒂诺观点”。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有必要去读一读。
《国防军:第二部 . 节节败退,1943年失败的战争》是“国防军”系列的第二本,本书以生动、细致的方式记录了1943年中的重要战役——盟军在北非登陆、冯·曼施泰因将军在哈尔科夫前线组织的大反攻、德军在卡塞林山口的进攻、坦克和军队在库尔斯克展开的史诗级战斗、苏军在奥雷尔和别尔哥罗德进行的反击,以及盟军在西西里和意大利登陆等等。通过这些事件,奇蒂诺揭示了德国国防军这个为暴力侵略而配置的军事机构如何在局势逆转时做出反应;在1943年,他们明明拼命地防御着,为何处境却愈发糟糕;在物资与人力方面皆占优势的盟军,为何也没能在1943年取得更大的战果。奇蒂诺熟练运用他那备受推崇的敏锐分析,深刻地揭示了德国国防军这支精锐的部队是如何在劣势下作战的,希特勒的军官团在与英、苏军队展开过残酷对抗之后,又会如何看待新参战的美国军队。
为不懂战役学和后勤学的初级用户写的小读本。
评分为不懂战役学和后勤学的初级用户写的小读本。
评分##Citino 對英、美、德、蘇等國的軍隊評價基本上是公允的。他比較不厚道的地方是批判德國軍官團打「一場必敗的戰爭」沒有及時收手,這就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了。他自己也說了這些從普魯士一路淵源下來的軍事集團其實是非常自傲,要讓他們相信自己真的已經失敗本非易事,還要直接放下槍?加上盟國要求的無條件投降?嘛,女武神計畫已經算是最大程度的試驗了。以外都有點苛求。
评分##曾瑞龙写《经略幽燕》都十多年快二十年了,怎么还有评论区中文军史读者不懂军事文化的概念?不过感觉不如第一部给人的冲击性来得强。
评分##比上一卷好,也多了对苏美军队的分析
评分##曾瑞龙写《经略幽燕》都十多年快二十年了,怎么还有评论区中文军史读者不懂军事文化的概念?不过感觉不如第一部给人的冲击性来得强。
评分##不建议入,这本不咋的
评分##比上一卷好,也多了对苏美军队的分析
评分##《国防军》三卷本仔细读了一遍,堪称德国军事文化与二战史和经典军事人物的完美融合,不仅深刻揭示了德国战争方式的精髓,也尖锐批判了只醉心战役战术而忽视政略战略的根本缺陷。索引极有价值,翻译也很不错。不能不遗憾地说,再过十年国内学者也写不出这个水平的战史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