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智慧”

植物的“智慧”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馬煒梁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植物的“智慧”》目錄
王文采院士序言 1
鬍適宜教授序言 1
關於植物智慧的思考(代前言) 1
第一篇 植物的智慧隨處可見 1
高寒山地植物的智慧 2
乾旱荒漠中植物的智慧 16
紅樹林在海水中的智慧 27
熱帶森林植物的求生智慧 34
食蟲植物的捕蟲策略 42
豬籠草能捉住青蛙、蝴蝶嗎? 65
寄生植物——靠奪取其他植物的養料為生 70
協同進化的傑齣例證 79
入侵植物 89
馬兜鈴為小蠅巧設“禁閉室” 97
黑花為何少見? 104
晚上去看植物的夜態 111
第二篇 植物根莖葉的智慧 115
粉葉羊蹄甲用彎鈎攀緣嚮上 116
芭蕉的“假莖”是真的嗎? 119
植物的自然剋隆 121
植物為何要吐水? 127
世界最大的活生物體——北美紅杉 131
植物體錶毛被中的生存智慧 138
舞草是怎樣跳舞的 142
竹子淺談 147
箭毒木 156
第三篇 植物開花的智慧 159
“花外花”——非花冠花 161
植物如何避免近親繁殖? 173
丹參傳粉的智慧 185
昆蟲為何被拍打瞭? 190
三色堇傳粉的奧秘 195
傳粉時花朵的主動行為 203
扇脈杓蘭精心安排瞭傳粉的通道 208
旱金蓮雄蕊為何七上八下? 213
奇怪的蠟菊開花之謎 220
桔梗花不可思議的動作 226
再力花奇特的變異有利於食蟲還是傳粉? 233
灰綠龍膽為何見陽光就開,一旦遮陰就關? 239
青菜的飾變能力 242
鴿子樹——第一批受保護的珍稀植物 244
不開花也能傳粉的啓示 250
構樹怎會冒煙吐氣? 258
水中的傘兵——金魚藻傳粉 262
苦草開花 265
浮萍的傳粉 270
沼生水馬齒的“自體授精”路綫 274
鶴望蘭的傳粉秘密 278
馬利筋花粉的集團運送 283
給花穿上“堅硬馬甲”的石竹 290
植物的擬態 295
鬍蘿蔔們的傳粉策略 298
第四篇 果實和種子的智慧 303
一朵花能結幾個果,一個果能有多少顆種子? 304
果實和種子的散布策略 319
淡竹葉——犧牲多數,為瞭一個後代 340
最奇特的果實結構——石榴、臍橙 349
熱帶奇果——神秘果 353
節外生枝和葉上開花 356
隻有種子沒有果實的被子植物存在嗎? 360
大針茅自動播種到土壤深處的智慧 365
小草種子藉助附屬物擴大領地 369
綠豆湯裏的“諾亞方舟” 372
第五篇 其他考察中的照片故事 375
地裏種齣石油來——生物能源 376
擬南芥——最耀眼的植物明星 384
紫羅蘭與石蕊試紙的故事 389
辣根與神經生物學的故事 392
話說蓮花 395
真假天麻 401
泡 桐 406
毒品植物不能試 409
葉麵上的一場戰鬥 416
麻黃——到處生長卻韆裏難覓 426
海南遭遇山螞蟥 433
長白山找水晶蘭遇森林蟎 438
講不完的植物故事 444
附錄一 植物的進化 445
附錄二 植物名詞圖解 451
附錄三  從花朵開放至形成果實、種子成熟的過程
中植物體各部分的演變 455
後 記 459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1.學科融通的大視野。本書結閤植物分類學、生態學、環境生物學、行為學等學科去理解植物的生存之道,通過豐富多樣的案例證實並豐富瞭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揭示瞭“看似無解的植物進化之謎,是對植物演化研究的新貢獻”(王文采院士推薦語),“適閤對形形色色的植物世界有好奇心的博物愛好者閱讀,對專攻植物學某一方麵而對其他方麵稍感陌生的內行專傢也是有價值的”(北大鬍適宜教授推薦語)。

2.放下身段做科普的示範之作。作者拋棄瞭晦澀的理論體係和慣用的“專業黑話”,純用通俗的語言,諄諄善誘地分析自己野外考察中的所見所聞,即便是普通讀者也能從中真切感受植物學傢的問題意識與思維方法。

3.圖片精美絕倫。作者不僅是一流的學者,也是齣色的生態攝影傢,他用創新的微距攝影技術拍攝的肉眼看不清的細微結構照片,有助於揭示形形色色的植物在不同生境下的生存“策略”和奇異美感,從而教會讀者以植物學傢的眼光“看”植物。

4.紙本書與融媒體資源相互呼應。隨書附有作者精心準備的電子資源(十篇延伸性文章和三個植物小視頻),讀者掃碼即可欣賞。

5.著名植物學傢王文采院士和鬍適宜教授傾情作序推薦。

被子植物來到地球一億多年,它們在適應多變環境的過程中逐漸生成瞭多種多樣的“智慧”,以至於演化齣具有二十多萬種、一萬多個屬、四百多個科的豐富多彩的大群。著名植物學傢馬煒梁教授近四十年來一直在尋求植物的生存“智慧”,他認為:植物雖然站在原地不動,不能位移,但確實可以主動去找尋異性;植物沒有神經係統,但確實有接受刺激的反射弧,能夠很快地做齣反應;當食葉昆蟲噬咬葉片後,植物能分泌一種物質招引昆蟲的天敵來保護自己;植物能設計齣復雜的傳粉路綫,讓昆蟲為它攜帶花粉;植物有利用環境的能力,能與動物協同進化……在這本趣味盎然、圖文並茂的科普著作裏,他結閤植物分類學、生態學、環境生物學、行為學等學科去理解植物的生存之道,以豐富的實例,結閤精美絕倫的微距攝影圖片,令人信服地揭示瞭植物在演化進程中所形成的與根莖葉、花朵、果實與種子等相關的種種“智慧”,證實並豐富瞭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

本書是“放下身段做科普”的示範之作。學科融通的大視野、豐富多樣的案例、通俗曉暢的語言以及精美絕倫的圖片,有助於博物愛好者乃至植物學專業人士深度認知生命的奧秘,並真切感受植物學傢的眼光與情懷、問題意識與思維方法。

用戶評價

評分

##得到APP每天聽本書分享:作為自然界中最主要的生産者,植物供給瞭生態係統中絕大多數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是人類得以存續、文明得以發展的物質基礎。植物適應環境的能力極強,不管是高寒山地、乾旱荒漠,還是熱帶雨林,植物總是有一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智慧。為瞭從外界獲取營養物質,植物演化齣瞭捕獵、寄生、共生等多種策略,既有拿來主義的聰明,又有權衡利弊的精明。在自身結構上,植物有器官功能任意拓展的靈活,有追求異體授粉、自花授粉兜底的實用,也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謹慎。毫無疑問,植物在億萬年的演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瞭自己的生存智慧,它們在靠這種智慧遍布地球的同時,也幫助人類在各個領域增加瞭認識、推動瞭文明和科技進程。植物值得我們投以尊重的目光。

評分

##很有意思

評分

##駱駝刺:地麵40-50厘米,地下最深可達15米。

評分

##植物在億萬年的演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瞭自己的生存智慧,它們在靠這種智慧遍布地球的同時,也幫助人類在各個領域增加瞭認識、推動瞭文明和科技進程。植物值得我們投以尊重的目光。

評分

##駱駝刺:地麵40-50厘米,地下最深可達15米。

評分

##這是一本十分專業的植物科普書,與馬老師的植物精細圖解一樣可以成為經典

評分

##老先生的學識和學術精神令人贊嘆。但是就書本身來說,還是有些不如人意之處…1. 照片清晰度不高,還不如印得小一點看起來更舒服,讀起來也不那麼費力氣(物理);2. 反復強調有時候就成瞭內容重復、冗餘;3. 部分內容細節(比如某些物種的分類分類)過時瞭 語言風格上比較“老”hhhhhhhh跟年輕人寫的科普已經不是一個畫風瞭,但是還是學到瞭新知識!

評分

##我是當做一本植物學的百科全書來看的,我覺得我一個外行人看起來覺得很熱鬧,起碼我知道瞭原來哮喘得病率高的地方很大程度上是與當地的植物有關係的。這就是收貨,我覺得很棒,光看圖片就已經很棒瞭~推薦

評分

##我是當做一本植物學的百科全書來看的,我覺得我一個外行人看起來覺得很熱鬧,起碼我知道瞭原來哮喘得病率高的地方很大程度上是與當地的植物有關係的。這就是收貨,我覺得很棒,光看圖片就已經很棒瞭~推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