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享誉世界的小说家,但他的经典之作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鲁迅明确说过自己“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那么在创作为中国新文学奠基的《狂人日记》之前,他到底看过哪些百来篇外国作品呢?两位学者陈漱渝和姜异新历经三十余年孜孜不倦的探寻,终于解开了鲁迅研究领域的这个“斯芬克斯之谜”。《他山之石:鲁迅读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分为四部分:“日译俄国小说合订本”“ 《域外小说集》第一册”“《域外小说集》第二册”及其他。收入了鲁迅曾经读过的果戈理、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契诃夫、莫泊桑、爱伦·坡、雨果、夏目漱石、克尔凯郭尔、王尔德等人所创作的三十八篇作品,同时收入多幅鲁迅亲手绘制花边及多幅精美插画。为人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鲁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读鲁迅读过的书,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大师的作品,犹如灯塔,照亮后来者的路。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在求学时代,读过无数优秀的作品。那些影响了鲁迅小说创作的100篇佳作,被作者收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评分##想起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想法很好,前面的导读也不错,可是后边的内容就差点意思了。怎么天才的想到把后面的文章缩写啊,哎~
评分##哇哦,非常牛X的一本书,本以为写鲁迅的,确实影响鲁迅的作品,精选的非常到位,真心推荐给书友们;
评分##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位推动中国思想文化革新的思想家、革命家。1906年,当鲁迅赴日就读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时,他就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遂毅然决然选择弃医从文……而这也是我们今天为什么依然仔细研读鲁迅本人及其作品的最深刻原因!
评分##基于那个年代的社会现状,许多前往日本的留学生都致力于实用之学的学习,当时鲁迅先生也是如此。不过,大量的文学阅读却使鲁迅先生明白,再多的实用之学也无法挽救在苦难中麻木的民众。因此,他不仅自己阅读外国文学,还带着和弟弟周作人一起搜集、阅读、整理、翻译、感受这些作品,希望能从中找到适合大众阅读的新文学。
评分##鲁迅诞辰140周年,聚焦鲁迅读过的外国作品
评分##包含了完整详细的收集和整理。之前姜异新“百来篇”论文附表中没有收录的,比如福楼拜、《小约翰》也加入了进来,虽然没有罗列具体内容。用到了不少日本鲁迅研究中实证派的方法,这一路数最近在国内鲁迅研究领域也逐渐兴起了。总之,有了这本书,再也不用分开找资料了,这是最重要的。
评分##本书可以看作陈漱渝先生三十年以来的一种夙愿,从中,我们不仅领略了不同国家作者的创作历程,更拉近了对于鲁迅先生的一份深切理解。
评分##大师的作品,犹如灯塔,照亮后来者的路。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在求学时代,读过无数优秀的作品。那些影响了鲁迅小说创作的100篇佳作,被作者收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