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布鲁克林》作者
科尔姆•托宾早期代表作、布克奖入围作品
怀揣不同信仰和感情的三代人
在历史的浅滩里审视过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爱尔兰,由于同性恋弟弟德克兰身染绝症,海伦不得不跟疏远已久的母亲莉莉重新在外婆多拉位于海边的老宅聚首,共同照顾病入膏肓的德克兰。与她们同住的还有德克兰的朋友保罗和拉里。
海伦与莉莉隔阂已久,而莉莉也与多拉矛盾重重。在面对德克兰病情的过程中,怀揣不同信仰和感情的三代人,被迫在这片历史的浅滩里审视自己的过去,在互相碰撞与冲突中倾听彼此的内心,通过对过去的回溯逐渐达成了谅解。
托宾用舒缓、优美的文字探索爱的本质和一个矛盾重重的家庭内部复杂的情感,让人产生深深的共鸣:要如何面对家人,治愈内心深处的创伤?
##外婆的房子或许有一天会滑进海里,悬崖和大地也会缓缓地垮掉。再次见面只是为了一再错过。“有一半是出于伪装,另一半则是出于坚毅,一种历经一世等待最糟的事情发生而练就的坚毅。”
评分##在爱尔兰生活过之后再读感觉就不一样了,虽然翻译还有些问题......
评分##修订新版
评分##托宾喜欢这样,把悲伤的事用时间和细节来慢慢消化,以求和解,这就是他小说动人心弦的理由。但逝去的终究逝去了,不会再回来。即便他给了我们一个看似良好结局,小说也永远有着雾蓝的忧伤底色。
评分##“来了又去。” #读书会第二场
评分##屋子里六个人,三代母女,还有三个同志。度过的几天痛苦不堪的日子。 谁能想到呢,多年之后又回到这残破阴冷的房子里。托宾很擅长用对照来描写出生活的冰冷和残酷,比如现在面对死亡,和曾经经历的死亡。现在母亲面临的孤独,和曾经海伦面临的孤独…… 看的时候会想到生命中经历的很多亲人和成长中面临的很多事。书中外婆说:“有些人喜欢猫,而猫也会喜欢某些人,但两种人有时就是凑不到一起。”但生活却又硬要把他们凑到一起。 我想,我也要做一个吵架总是赢的保罗。
评分##托宾作品中非常易读的一部,比起同性标签更接近临终照护文学,但在其无意映射政治的现代图景底下始终纠缠着爱尔兰古老幽影,犹如安抚受难病躯的盖尔语歌谣,黑暗的母亲符号召来民族受难史似有若无的回音,母性的缺席和代偿指向的性别传统被同性社群友谊结成的关系之网解构。简洁精确的言语不去美化濒死想象,而是一丝不苟地用细节堆砌衰亡的过程,难以言明的恐怖氛围蛰伏在平静叙述下:德克兰之死在话剧般白描结构中充当作用是以血祭挖开掩埋的创伤坟墓,给亲缘纽带一次模糊和解,重新愈合的可能。海伦在悬崖边的顿悟时刻带有近乎神话的朴素冲击,家就像隐含死亡驱力的重力恒常,无论如何唾弃这座腐烂的神龛,都会沉回鬼魅居所沉睡的黑水里忏悔。灵魂存在的观想于冷酷运转的时间面前只是庸人自扰,人对自然一厢情愿的投射和赋色徒劳搅扰长夜安眠的私密。
评分##相见恨晚,没想到第一本托宾就这么喜欢。对话里绵延铺展开的情绪,沉默里更加安静而又丰富的力量,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写到我心里难以散去波澜,好像被阴天的海风裹挟住喉咙呐喊声一般的感觉......太喜欢托宾的书写,迅速买齐了能买到的所有托宾过年慢慢看(P206最后一段“疯狂”后面接着的“海伦说”,应该是“莉莉说”吧?)
评分##修订新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