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商胡腾舞与入华中亚人:解读虞弘墓》乃《太原隋虞弘墓》考古报告的续篇或者姊妹篇,试图通过虞弘和其他北朝入华中亚人,从几个侧面,展示汉唐之间黄河两岸的中西文化交流,旨在说明黄河两岸与丝绸之路的密切联系,揭示平城、晋阳在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以引起丝路研究者和爱好者的注意。
##石堂图像释读是阅读的重点 @2017-09-26 13:01:14
评分对着虞弘墓的考古报告图录看这本书,前半本是考古报告描述的缩写,配图质量很高;后半部分是胡腾舞和胡商问题(俑、图、文书等)的讨论。本来对最后两章问答形式的写作还有些疑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这样挺好,能够在较短的篇幅内解释清一个点然后进入下一个点。并且,本书的参考文献罗列非常详细,可以清楚地找到相关出处。正如作者所说,虞弘墓时隔千年,地跨万里,因此解读很难,但是墓中所凸显的胡族因素仍然让人浮想联翩。关于北朝后期的胡汉问题,在真正的研究中是一个很难权衡的因素,但是墓中出土的大量胡人形象时时刻刻提醒着不要低估这一因素的分量。实际上,在开放几十年后,今日中国的国际交往能否达到北魏至隋唐的水平,也是很难断言的事情。当自认为“开放”的我们以自认为“开放”的视角去看待昔日时,不知不觉中已经小觑了那时的人们。
评分##科普读物,前半部介绍虞弘墓石堂及相关的内容,大篇幅介绍石堂上的刻画,细节很多;后半本是作者的两篇论文采访整理,围绕胡商胡舞和那个阶段丝绸之路上的种种。总的说通俗易懂,彩色配图和文字的排版呼应也很合适,推荐。
评分对着虞弘墓的考古报告图录看这本书,前半本是考古报告描述的缩写,配图质量很高;后半部分是胡腾舞和胡商问题(俑、图、文书等)的讨论。本来对最后两章问答形式的写作还有些疑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这样挺好,能够在较短的篇幅内解释清一个点然后进入下一个点。并且,本书的参考文献罗列非常详细,可以清楚地找到相关出处。正如作者所说,虞弘墓时隔千年,地跨万里,因此解读很难,但是墓中所凸显的胡族因素仍然让人浮想联翩。关于北朝后期的胡汉问题,在真正的研究中是一个很难权衡的因素,但是墓中出土的大量胡人形象时时刻刻提醒着不要低估这一因素的分量。实际上,在开放几十年后,今日中国的国际交往能否达到北魏至隋唐的水平,也是很难断言的事情。当自认为“开放”的我们以自认为“开放”的视角去看待昔日时,不知不觉中已经小觑了那时的人们。
评分##一个下午就能读完,对我这种看不懂考古报告的文盲很友好!还得是配图清晰才能看懂解说啊……
评分##虞弘墓是1999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但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很喜欢虞弘墓的神秘,推荐这本书,解读虞弘墓的必备之书。
评分##虞弘墓是1999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但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很喜欢虞弘墓的神秘,推荐这本书,解读虞弘墓的必备之书。
评分##一个下午就能读完,对我这种看不懂考古报告的文盲很友好!还得是配图清晰才能看懂解说啊……
评分对着虞弘墓的考古报告图录看这本书,前半本是考古报告描述的缩写,配图质量很高;后半部分是胡腾舞和胡商问题(俑、图、文书等)的讨论。本来对最后两章问答形式的写作还有些疑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这样挺好,能够在较短的篇幅内解释清一个点然后进入下一个点。并且,本书的参考文献罗列非常详细,可以清楚地找到相关出处。正如作者所说,虞弘墓时隔千年,地跨万里,因此解读很难,但是墓中所凸显的胡族因素仍然让人浮想联翩。关于北朝后期的胡汉问题,在真正的研究中是一个很难权衡的因素,但是墓中出土的大量胡人形象时时刻刻提醒着不要低估这一因素的分量。实际上,在开放几十年后,今日中国的国际交往能否达到北魏至隋唐的水平,也是很难断言的事情。当自认为“开放”的我们以自认为“开放”的视角去看待昔日时,不知不觉中已经小觑了那时的人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