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21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国著名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本书是德国著名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1927年在马堡大学开讲座课时的讲义。全书详细研究了《存在与时间》第一部第三篇的中心问题、通过提出作为一切存在领悟之境域的“时间”,来回答引导着此在分析论的、对存在一般之意义的基础存在论式的追问、使读者真正了解到现象学之基本问题的实事内涵与内在体系。
现象学之基本问题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现象学之基本问题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读到第一部分第二章。个人的理解能力,翻译,排版,等等,让我读不下去。
评分##每天都看一章。实际上我也喜欢读这种研究问题的书,虽然读得很慢,而且还需要重读,但会很有收获。最近没事也在iphone上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正好互为启发吧。 读完了全书。上半部分是在回顾四个重要的问题,并且引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康德,黑格尔...
评分##关于本书个人的体验有三点。一,几乎可以说所有形而上学书籍里这本读的最痛快;二,也是哲学书籍里几乎没有参考英译本的阅读,赞美且佩服译者!三,非常喜欢。
评分##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本体论的特殊任务是概述亲在的基本特征,亲在则被定义为忧心。亲在有三个基本特征,它们都具有一种暂时性的意义。这三种基本特征是事实性(已经卷入这个世界),存在性(他是一种设计和可能性,是目前所是的同时又是能够成为的),以及沉沦(他倾向于成为世界上仅仅当前的存在,由于闲聊、好奇和两可他不能实现他大部分的可能性。)事实性揭示了赤裸裸的这里性,人的放纵或被抛弃。因为人在他在世存在的各种忧心中揭示自身,他发现自己是未经商讨被抛到世界上来并被扔给偶然的事实,而这些偶然的事实已经造就了他。在海德格尔关于事实性的分析中我们能够看到暂时性的重要意义,它是忧心最终的本体论意义。事实性从根本上表达出过去的方向性。他早已开始存在并且具有一个过去,而且他正是由这个过去定义定型的,他的事实性就是他的命运。
评分 评分从康德存在问题入手引出意向性,并且暗示胡塞尔没有理解意向性的内涵,20卷里讨论的意向行为和意向对象之共属一体归根结底依赖于对现成性的领悟,并通过分析经院哲学指出现成存在的方式植根于造作的源初生存经验。后面就是顺着21卷的思路……因为这里讨论了造作,而存在与时间里是使用/实践,所以会产生微妙的偏移把自然问题纳入视野。赞美丁老师的译文!
评分##海只要说人话,那是相当亲切的
评分##在《存在与时间》中未曾得到展开的存在论渊源问题在这本书里得到了铺展,沿着从希腊时期的存在论差异(外观与置做)问题到中世纪的本质与实存的分说,再到康德的先验哲学(存在并非实在的谓词),展现了存在论差异作为本质的哲学的历史性演进,每一个哲人作为分说着存在的此在是如...
现象学之基本问题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