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07
理查德·埃文斯,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院長、英國國傢學術院院士,因對曆史研究的貢獻獲封爵士。他的《第三帝國三部麯》是納粹德國研究的高峰,他還著有《曆史與記憶中的第三帝國》等20多部專著,作品被翻譯成十幾種文字。
1815年,拿破侖兵敗滑鐵盧,動蕩的年代暫時告一段落,直到滅頂之災於1914年降臨。
這是歐洲湧動、迸發的一百年,也是權力競逐的世紀。在1815年以前,人們看重的是榮耀,而在19世紀,人們越發看重權力。
舊製度崩塌後,人人渴望獲取並行使權力,以便把自己的觀點付諸實施。國與國、人與人、人與自然……一切都不復從前。
競逐權力歐洲人走上文明之巔,睥睨全球,也招緻毀滅歐洲的大戰。1914年,歐洲各地的燈火一盞盞熄滅,點亮它們仍需時日。
企鵝歐洲史·競逐權力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企鵝歐洲史·競逐權力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非常好的一本19世紀歐洲史(世界史+ 政治史 社會史)成功安利瞭剋拉剋的《夢遊者》(最後一章 對巴爾乾 一戰的亂局 大多齣自於那本書) C J 貝利 著名全球史作品的《現代世界的誕生》——希望再版《世界的演變》(殖民非洲史,分割奧斯曼帝國 印度等有很多細節)以及彼得 蓋伊《布爾喬維亞經驗》(情感時代 那一章) 可喜的是,這一本既有鮮活的故事,也有明確的主題,再加上豐富的內容 好希望市麵上的世界史也可以有如此的內容 中信“企鵝歐洲史” 的這一本和《地獄之行》《過山車》皆值得一讀,感覺比一般的歐洲史(北大世界史叢書 東方齣版社 )教材生動,豐富且物超所值。
評分##【藏書閣打卡】此書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科學和自然變遷多個角度,全麵介紹瞭西起英國愛爾蘭,東至俄羅斯和巴爾乾地區的歐洲,各個民族主義國傢的形成、統一和發展曆程,法國大革命對歐洲各國的影響。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俾斯麥與德國的統一,奧匈帝國衰落的原因,美國的崛起和英國在二次工業革命中被德國超越,以及工人階級的齣現。看完一遍需要畫一條主綫往上加重要時間的方式,重新復習一遍纔記得住,內容實在過於豐富瞭。接下來就可以開看其實最想要看的地獄之行一戰二戰史瞭。
評分 評分##通常19世紀的歐洲史會平麵化的錶述為,工業革命完成,現代社會經濟體製確立,以英國議會改革為代錶的民主化行進,隨著英國“日不落帝國”形成,歐洲通過殖民和擴張建立起對世界的主導性地位;工人階級形成,掀起大規模社會革命;思想文化方麵,自由主義、民族主義、社會主義、...
評分##粗讀瞭一遍,且跳過瞭1/3的章節。作者說的挺全的,但他基本沒說為什麼?如這100年中重要的土耳其衰落,英國持續領先,普魯士崛起,殖民地的追逐,巴爾乾戰爭。對革命思潮描寫較多,但對背後的原因追問較少。我個人記錄下這段曆史的心得: 1、這100年沒有過去的150年重要,很像...
評分##2019年261本:衝突和變化不斷的一百年,既有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結構政治結構民主組成變化,也有舊習俗舊勢力不斷鞏固的反撲。因為對歐洲史不熟悉,這種綜閤論述還是看得比較纍人,畢竟我隻習慣以中國人視角看歐洲,這些人都是西方侵略者[閉嘴]。王侯貴胄都成塵土,況吾輩平頭百姓,不知道今日的迷信狂歡能否如願今後榮耀,作為馮內古特書迷輕喊一聲:和平萬歲 但時過境遷後重讀此詩,感到這首小詩頗有預言的味道: 我們的艦隊在遠洋消失, 火光在沙洲、海角熄滅: 看我們盛極一時的昨日 歸入瞭亞述、腓尼基之列! 1914年8月3日黃昏時分,英國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爵士在外交部自己的辦公室裏佇立窗邊,俯瞰下麵的商場,轉身對前來拜訪他的友人說:“歐洲各地的燈火正在一盞盞熄滅。我們有生之年看不到它們再次點亮的時候瞭。”
評分 評分##1815-1914年間是歐洲霸權巔峰的一百年,本捲沒有像霍布斯鮑姆那樣將“長19世紀”的起點設在1789年,而是拿破侖戰敗之後,這更多突齣瞭在這一長期和平之下歐洲社會的變動。作者曾站在傳統史學的立場上批判後現代主義史學,在寫法上也強調通過曆史時期人們的真實生活經曆來理解曆史,而不是突齣曆史學傢的闡釋框架和個人思考。這樣的寫法比較“本格”,但呈現曆史時其實也有精巧的框架和書寫策略,隻是更多以史帶論。作者將這一百年的綫索歸結為“競逐權力”,不過,對很多人來說,可能也是“權利”,換言之,從理性嚮非理性世界的行進,其實原也是民主化的結果。
評分企鵝歐洲史·競逐權力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