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社会

透明社会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德]韩炳哲(Byung-Chul Han) 吴琼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5-08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中信出版集团 2019-10-18 精装 9787521710571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韩炳哲(Byung-Chul Han)

德国新生代思想家。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80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远渡重洋到德国学习哲学、德国文学和天主教神学。他先后在弗莱堡和慕尼黑学习,并于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尔的论文获得弗莱堡大学的博士学位。2000年任教于瑞士巴塞尔大学,2010年任教于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2012年起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18—20世纪伦理学、社会哲学、现象学、文化哲学、美学、宗教、媒体理论等。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誉其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

清新的文风,清晰的思想,深察洞识,切确而犀利的论述,这都让韩炳哲对于数字信息时代人类精神状况的分析批判,显得尤其重要而富于启发。

当今社会,到处洋溢着“透明”的热情,而人们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一下对距离的热情。

距离和羞耻心无法被纳入资本、信息及交际的高速循环。因此,人们便以“透明”的名义消除了所有谨慎的回旋余地。它们被照得通亮,被剥夺殆尽。世界也因此变得更加无耻、更加赤裸。

恰恰于信任不在时,人们对“透明”的呼求声才愈发响亮。在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中,人们是不会执意要求透明的。透明社会是一个不信任的、怀疑的社会,由于信任日渐消失,社会便开始依赖监控。对透明的大声呼求恰恰表明,社会的道德基础已然脆弱不堪,真诚、正直等道德价值越来越失去意义。

作为一项新的社会命令,透明正在取代日渐式微的道德审查机构。

-------------

韩炳哲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已出齐)

《精神政治学》(2019年3月)

Psychopolitik

《爱欲之死》(2019年3月)

Agonie des Eros

《在群中》(2019年3月)

Im Schwarm

《他者的消失》(2019年6月)

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

《倦怠社会》(2019年6月)

Müdigkeitsgesellschaft

《娱乐何为》(2019年6月)

Gute Unterhaltung

《暴力拓扑学》(2019年10月)

Topologie der Gewalt

《透明社会》(2019年10月)

Transparenzgesellschaft

《美的救赎》(2019年10月)

Die Errettung des Schönen

************

阅读韩炳哲的作品,无论如何都是富有才思智慧的享受。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

韩炳哲揭示出,在大数据时代,批判理论将且必将重整旗鼓。

——威尔•戴维斯(Will Davies)

韩炳哲属于这一类哲学家,在他们之前,没有人寻求改变世界之道,甚至没有人充分意识到这种改变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内部参考》(Inside Higher Ed)

韩炳哲创造了一种他个人独有的思想传统。

——《周日世界报》(Welt am Sonntag)

韩炳哲用他的作品开辟了一条横穿当代文学之林的甬道。他不求你我点赞,只求警醒世人。

——德国广播电台(Deutschlandfunk)

阅读韩炳哲的书,意味着不断地被鞭策、唤醒。……他的社会批判虽然不谙体恤之情,但是他仍然热情地拥抱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

——《杂志》(Das Magazin)

大数据时代形成的纷繁现象,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韩炳哲的几本书堪称最敏锐、最犀利的时代探测器,是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

——思郁,自由写作者

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几本小书,大题小做、举重若轻,触及现代人生活的多个层面,是东西方人文精神碰撞的结晶,走进了读者的心灵。

——何道宽,资深翻译家,深圳大学

韩炳哲进一步揭示了数字时代人所面临的困境:我们痴迷于数字媒体从而被重新编程,然而对于后果如何却陷入了盲目和麻木。在群里,每个人都是个人,但每个人又都不是他自己。

——张志伟,哲学史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韩炳哲以其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在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夏可君,哲学家与策展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韩炳哲,这位德国哲学训练、韩国文化浸润的思想性学者,激活了我们早已麻木的爱欲能力。

——林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大数据的应用,让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精准……在这样的时代,个体的空间与自由需要重新被思考,重新被定义。

——郑悦,《中欧商业评论》杂志

对新自由主义与数字化阶级社会的分析,不仅仅是一项哲学知识考古学的工作,它在根本上是政治性的,其答案就在于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等哲学家对主体的超越性之中。

——毛竹,《世界哲学》杂志

韩炳哲的哲思充满灵性,锋芒毕现。……以其一贯的犀利,带给我凝视深渊的勇气。

——贾克防,西北师大哲学系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在他精确、冷静的诊断之下,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大数据、物联网种种技术进步都显示出新自由主义秩序对于人类生活的全面宰制。……用短小精悍的文字,与福柯、阿多诺、列维纳斯、阿甘本进行思想碰撞,揭示出这个时代的严峻危机。

——杨小刚,中山大学哲学系

如果你想入哲学之门,你就看这位韩裔德国籍大叔的作品,你可以在阅读中认识众多哲学家,然后选择你喜欢的逐个进一步了解,他将大咖们的哲学思想与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的话题糅合在一起,让你明白,这个世界原来如此啊!

——关玉红,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透明社会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透明社会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透明社会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透明社会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也就最后一章监控社会有点意思吧,而这“有点意思”也是因为和时事切合,并且也不是什么特别有新意的说法…… 虽然韩自己没在书里说明白,那就帮他说一下:他也不是要彻底批死“透明”,而是呼唤要维持“透明”与“不透明”的辩证法张力。重建秘密,呼唤不透明,其实也就是重建...  

评分

##(写在前面,韩炳哲的作品充满了对辩证法和解释学的维护,所有都忌讳过犹不及,礼赞隐秘。) 透明社会是一个肯定社会,计算性、金钱化、被安排的时间、让一切成为无限拉进距离的抹平独特性的同质存在,而这一切是为了系统的高效运行。 Voll Verdienst, doch dichterisch, 人生...  

评分

评分

##微信读书借阅。韩炳哲是金句书写家,又是摘抄汇编家。读一本都挺好,连续读两本就腻得慌,依旧重复自我,而且要是撇开本雅明啊海德格尔啊福柯啊等等人物的论述,韩炳哲原创的内容真少的可怜。。。 透明社会是信息社会。当信息缺乏否定性,那么它就是一种透明的现象。它是一种被肯定化、可操作化了的语言。透明社会不仅缺乏真理,也缺乏表象。无论真理还是表象都不是通透可见的。只有“空”才是完全透明的。为了消除这种“空”,人们让大量信息流转起来。大量的信息和图像固然有充盈之效,这充盈之中的“空”依然显而易见。单纯地依靠更多的信息和交际并不能照亮世界。通透可见性也并不能使人眼明心亮。大量的信息不会产生任何真相。信息被释放得越多,世界就越难以看清。超信息和超交际不会为黑暗带来光明。

评分

评分

##整本书即是对彼得·汉德克“我是凭借不为他人所知的那部分自己而活着”的阐释

评分

##再读《透明社会》,感觉亮堂了不少。 透明社会,首先是肯定社会。社交中的肯定性就是点赞,平台们一般不设置拍砖,因为会造成交际停滞,影响牟利。生活在积极肯定的社会中,点赞这样的活儿,估计大多的人都没少干过,尽管这点赞廉价的很。人生过了生存需求、安全需求阶段,迫于...  

评分

##大抵是抱着“韩炳哲为什么可以把明白晓畅的道理用这么诘屈聱牙的语言和金句式小品散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心理打了两星。他的书只读一两本就够了,否则会生气。 一本不错的读物,韩炳哲的分析基本是贴切的,即使车轱辘话比较多。他试图通过对透明的分析,表面我们的社会现实,缺乏了深度,遮蔽,距离,叙事,综合的维度后表现出的白织灯与消毒水的扁平。 但是我认为此处他混淆了“透明”和“平面”这两个概念。当卢梭使用“水晶”喻的时候...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透明社会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