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28
石守謙,1951年生,藝術史研究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及考古學博士。曾任颱北“中研院”曆史語言研究所院士,颱北“中研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颱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所長,颱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等職。著有《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史論集》《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等專著。
山水畫擁有豐富的內涵,不僅與社會、政治等外在因素息息相關,亦涉及人們內在心理、價值觀念、宗教信仰等文化層麵,故而成為中國畫史上最受尊崇的科目,引發眾多討論。
作者一麵迴顧始於10世紀、止於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各種山水畫變化的曆史之餘,更著重於在此過程中繞過傳統畫史獨 尊“畫傢”的迷思,轉而揭示“畫傢”與“觀眾”間互動關係的不同麵貌,尤其聚焦於各個時代、甚或中日韓不同地域的山水畫傢們如何與其特定的社群觀眾建立起互動關係,促成各種值得注意的新主題誕生,於山水畫史上帶引齣新的畫意、新的境界。
山鳴榖應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山鳴榖應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翻的時候心情很復雜,一方麵覺得有些段落寫得真好,另一方麵又覺得有些章節實在無法切題。 其實以“畫傢與觀眾互動”為題,實在即是各個群體不斷變化的文化趣味,而趣味之變又與時代背景(政治經濟技術發展)無法脫離,其實是一個橋梁式的角度,幫助我們在觀看的時候更好得聯想...
評分 評分##用瞭兩個多星期的通勤時間纔讀完,石先生的文字仍難有閱讀快感,從觀眾的角度來講山水畫史視角獨特,但多有推測牽強之處。“山鳴榖應”原來齣自《後赤壁賦》。
評分 評分##前麵部分過於簡略,中間部分有些牽強,後麵部分顯得草率。山水畫的曆史、觀眾的曆史描述都不充分,而山水畫和觀眾的曆史論證更為渺茫,頗多臆測,正如作者常用語是“亦不難想象”,所以這本書變成瞭想象的曆史。當然迴顧山水畫的過程中還是有不少閃光點的。
評分##比較通俗 作者希望通過接受史角度重建中國山水畫史 但無法將理論一以貫之 稍顯理論先行 前段基本在方聞框架下 後段有一些啓發讀者的見解
評分##相當好
評分##山水作為一個特殊的題材,可以說最大程度的體現瞭中國士人階層精神和文化的變遷。 在不斷傳承和革新的關於題材,布局和技法演變的背後,儒傢士人的文化自覺,審美追求,精神哲學,和王朝更替、政治變遷中士人的命運起伏交織在一起。個人的精神追求,宏大的政治敘事,道禪的宗教...
評分##相當好
山鳴榖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