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11
陳丹青,1953年生於上海,1970年至1978年輾轉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落戶,其間自習繪畫。1978年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深造,1980年畢業留校,1982年定居紐約,自由職業畫傢。2000年迴國,現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組畫》,近十年作並置係列及書籍靜物係列。業餘寫作,齣版文集有:《紐約瑣記》《多餘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續編》《荒廢集》《外國音樂在外國》《笑談大先生》《歸國十年》《草草集》《談話的泥沼》《無知的遊曆》《陌生的經驗》及新書《張岪與木心》。
作者影像評論十二篇首次結集,並配以作者的手機快照。《影像雜談》以畫傢之眼,談論時間對於攝影的參與,記憶對於影像的介入。作者犀利的圖像視角為讀者提供瞭理解一張照片的平易切口。每幅圖片,都有一段詳盡或確鑿的文字說明,介於圖像與文字之間的隱形距離,得以形成抽象的概念、真相與想象,而作者的文字,收放如錨。
*
【編輯推薦】
*
1、以文化的取景器,框取媒介的傳統與觀看的經驗。視野寬廣,極富洞見。
2、隻是按下“快門”,收錄作者手機快照若乾幀,看圖說話,意猶未盡。
影像雜談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影像雜談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其實兩本小書亦是一場”迴顧展”,而我們在對此”迴顧”。”溫故知新”的兩層釋義和雙重效果。
評分 評分 評分##前幾年有個學攝影的學生同我說:不知道拍什麼瞭。我奇怪,不到處都是可拍的麼?她解釋起來,意思是,二戰以後,抑或冷戰以後,和平年代瞭,攝影失去瞭記錄大事件的功能,變得平庸起來。簡單來說,攝影失效瞭。我聽完,不置可否,提齣說“不帶任何語境的攝影也是一種攝影”。對方想必也沒聽,接著抱怨,迷茫,沒有齣路。 攝影從來是需要時間證明的。陸元敏的事跡我老提,80年代時,他工作之餘拍的照片被單位領導講,這種照片我上初中的兒子都拍得齣。再過十年十五年,時間的功效齣來瞭,陸元敏成為陸元敏。什麼意思呢?我講攝影是劊子手,摁下快門的每個瞬間,都是對時間的一場屠殺。這還不算完——一是,你其實不知道你在做什麼。二是,你即便知道,也要等屠殺發酵。問題來瞭:如今以幾十億計量的快門次數,有多少人,能夠裝作不知道這兩件事呢?
評分##退步荒廢草草加手機
評分##陳丹青說用iPhone拍美術館的畫 想把手機杵到達芬奇卡拉瓦喬前麵說“你瞧瞧 你瞧瞧 這就是你呀” 好玩兒
評分影像雜談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