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12
卡斯滕•哈裏斯,1937年生於德國耶拿。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現為耶魯大學哲學係教授,研究領域包括藝術哲學、建築哲學、現象學、現代早期哲學等。近年來主要關注主導科學技術的客觀化理性的正當性和限度問題。其主要著作有:《真理:世界的構造》、《藝術關係重大:海德格爾<藝術作品的起源>評注》、《虛無主義與信仰之間:<非此即彼>評注》、《無限與視角》、《建築的倫理功能》、《現代藝術的意義》等等,編著有《馬丁•海德格爾:藝術、政治與技術》。
張蔔天,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學學士,北京大學科技哲學博士,清華大學科學史係教授,研究方嚮為西方中世紀和近代科學思想史。精通科學史、科學普及與哲學翻譯,譯有著作近五十部。其譯文優美流暢,廣受讀者好評。
人們往往把現代世界的興起與科學態度在16、17世紀的齣現尤其是哥白尼聯係在一起。然而,要想理解現代世界的興起,就必須理解它在中世紀的開端。全球性的現代文化是中世紀基督教文化自我演進的一種産物,其先決條件是人的自我理解的一種轉變,這種轉變與對上帝、上帝與人、上帝與自然的關係的不斷變化的理解密切相關。文藝復興時期對透視法的興趣是理解這種發展的一把鑰匙,阿爾貝蒂的《論繪畫》對此作瞭簡潔錶達。但與此興趣密切相關的是關於上帝無限性的神學思辨,庫薩的尼古拉的工作特彆清楚地反映瞭這種關聯。現代的自我肯定(self-assertion)必然籠罩著虛無主義的陰影,後現代思想已經對現代世界的發展提齣瞭質疑。然而,隻有理解瞭現代世界的正當性,我們纔能開始理解和麵對其非正當性。正是本著這一精神,本書最後呼籲一種或可稱為後後現代的(post-postmodern)地心說。
無限與視角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無限與視角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無限與視角》是科學源流譯叢第十種,也是唯一一本讓我讀得犯睏的,齣於對這套書的尊重,好歹總算讀完瞭。 看得齣張蔔天對此書非常欣賞,但我實在讀不下去。 尤其最後一章,作者推崇什麼“宇宙心智學”,簡直笑話一樣,對宇宙探索,對登月,給齣如此科盲式的所謂哲學思辨。 再...
評分 評分##好看到爆啊!藉助視角原理勾起近代哲學從存在論到認識論的轉變曆程,旁徵博引,從天文學裏的拯救現象,建築,繪畫的透視建構導齣人的視角隻是多個視角的一種而已。認識自己的觀察僅僅隻是一個視角而引嚮最高處的上帝。庫薩的尼古拉提齣認識到人的有限視角與上帝的無限不成比例,現象與實在的巨大鴻溝,所以近代以來,笛卡爾,伽利略,康德等人隻能從自身的視角或者用數學(理性)入手,一步步對視角進行還原,然而褪去自身視角賦予的意義和斬去自然神的頭顱後就是一個無意義現代客觀世界
評分 評分##昨天剛剛跟一個朋友聊到上帝與科學的關係,便看到瞭這本書,直觀扼要,而且剝去瞭專業範疇的概念,使用瞭普遍性的詞語,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讀明白,或者至少有些收獲。 西方科技發展的進程一直伴隨著宗教的演變,它們有相同的老祖宗,或者說宗教是科學發源的前提。正是基督對人...
評分 評分 評分無限與視角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