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25
雷頤,著名曆史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方嚮為中國近代思想史、文化史等。著有《李鴻章與晚清四十年》《走嚮革命:細說晚清七十年》《曆史:何以至此》《逃嚮蒼天:極端年代裏小人物的命運沉浮》《取靜集》《被延誤的現代化》《曆史的裂縫》《曆史的進退》等,譯有《中國現代思潮中的唯科學主義》《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鬍適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選擇》等。
從最高統治者到官僚隊伍,再到商人和底層民眾,1900年的大清上上下下都透著一股衰敗相,烏雲暗沉,山雨欲來。本書就1900年的大清事跡“切其一片”,一片雖薄雖小,但通過對切片的病理分析,意義卻未見得輕而淺。清政府對危機的發生起瞭什麼作用,危機産生後又是如何處理的?鴉片戰爭60年後,社會階層的變化對此又有什麼影響?在這場驚濤駭浪中,官員們又是如何應對的?簡言之,本書將視角投射在清政府對危機的判斷和管控、新的社會階層對社會進程的影響、中高級官員對時局的判斷和應對之上。
------------------------
◎著名近代史學者雷頤先生新近著作。
◎1900年這場巨大的悲劇,驚心動魄,風雲變幻,拉開瞭 20 世紀中國的序幕。義和團成員、中國民眾、大臣官員、清政府及整個中華民族,付齣瞭巨大的代價,這是近代中國無法忽視的一段特殊曆史。
◎本書以獨特的切片視角,取1900年前後一些大大小小的事件與人物,通過具體事跡、個人命運,剖析晚清政治與社會之病理:質樸民眾的愛國熱情被用作工具,以聖主為自己做閤法性辯護的官場特色,盲目排外的狹隘民族主義一再誤國,臣子為“聖明天子”做替罪羊……上上個庚子年的病癥依然值得認真迴顧與深思。
中國切片,1900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中國切片,1900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最早察覺到1900年前後這一重大變化的人,可能是革命者孫中山。他在1895年和1900年的10月分彆策動瞭兩場武裝起義。雖然這兩場起義都失敗瞭,但他敏銳地感覺到,在這五年間,國人對革命者的態度發生瞭重大的轉變。在1895年的廣州起義後,舉國上下都把革命者視為大逆不道的亂臣賊子。可是到瞭1900年的惠州起義之後,國人對革命者的惡評就不多見瞭,一些有識之士,甚至開始為革命的失敗感到惋惜。事後,孫中山對這一年發生的事有兩個基本的洞察:第一,“皇權的威信掃地以盡”;第二,“革命風潮自此萌芽”。
評分 評分畢業多年,興趣幾經遊移,對當初所學近代史關注日趨無多,再度捧讀恩師著作,思緒重新被拉迴到那個多災多難的近代中國。由於看到後來共和建設成績的糟糕,以及再後來由革命走嚮極權,我自己的思路也曾一度被責備激進、“告彆革命”的論調所吸引,如今通過雷老師新作重溫那場庚子國難,曆史的底調再清楚不過:是昏聵的晚清朝廷一步步為自己挖好瞭墳墓,革命隻不過是最後那根稻草。1900年,中國之變到底會走嚮何方這副牌底已徹底亮明。麵對幾十年頻發的教案,清廷始終沒有形成一套成熟冷靜的解決方案,進退失據;一心戀權的慈禧太後因廢光緒建新儲而嫌隙於列強,遂而發瘋,顢頇到藉巫魅排外的團民之“氣”嚮八國開戰,至令京師不保,東南“獨立”,而後倉促“新政”卻始終氣量狹隘,一步步將改革的空間耗盡,清廷的結局早已在1900這個庚子年注定。
評分 評分 評分##很多地方沒說明白,也缺少細節,比如為什麼列強支持光緒,為什麼朝廷重用陳國瑞。解釋又無力,總是總結說清政府不行,對人物的分析評價還摻雜瞭些沒有證據的猜想
評分##兩天讀完,不算佳作。雷頤先生嚮來以擅長通俗化寫作著稱,我們通常說通俗化就是說,文字好讀,條理清楚。但是,曆史的通俗化寫作,光有這兩點,恐怕是不夠的,因為如果單純以前述兩條標準來看,我們隻需要讀曆史教科書就夠瞭。曆史學者寫通俗讀物,恐怕還得加上“新材料”“新...
評分##得到APP每天聽本書分享:孫中山對1900年發生的事有兩個基本的洞察:第一,“皇權的威信掃地以盡”;第二,“革命風潮自此萌芽”。《中國切片》的作者認為,假如將1900年作為一枚中國曆史的切片,那麼孫中山的這兩句話,就是對這枚切片最準確的病理報告。教案往往是小規模的國變,而庚子國變就是一場超大規模的教案。無論是義和團還是八國聯軍,都是被一股暗流推上瞭曆史的舞颱,這股暗流就是清政府內部的權力鬥爭。由於新舊兩派的權力鬥爭,數十年間,清政府內部在涉及洋人的問題上始終沒有達成共識,這使得它的政策總是朝令夕改,前後矛盾。今後在看待曆史問題時,如果你能找到這樣的變量,看齣什麼東西名存實亡,什麼東西雖死猶生,那或許就是《中國切片》這本書帶給你的一點點啓發。
評分中國切片,1900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