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07
著者簡介
史蒂文•史密斯(Steven B. Smith),美國耶魯大學政治科學阿爾弗雷德•科爾斯教授及布蘭福特學院前院長。1981年獲得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曾任耶魯大學政治科學研究所主任、人文課程大學部主任及猶太研究代理主席。研究重點是古今之爭、宗教與政治、代議製政府理論等政治哲學史專題。曾齣版《斯賓諾莎、自由主義及猶太人身份問題》《斯賓諾莎的生命之書》 《閱讀施特勞斯》等專著,編纂有《劍橋列奧•施特勞斯指南》《劍橋以賽亞•伯林指南》。其於耶魯大學公開課上的講稿《政治哲學》 曾集結成書,於2015年推齣中文版。曾獲包括愛默生奬在內的多項學術奬項,2009年榮獲萊剋斯•希剋森社會科學領域傑齣教師奬。
譯者簡介
硃陳拓,浙江溫州人,就職於金融機構,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後求學於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獲政治學碩士學位。
耶魯大學政治哲學公開課姊妹篇,施特勞斯派經典之作
一本書囊括現代哲學大師名著
從文藝復興的馬基雅維利到20世紀諾貝爾文學奬作傢索爾•貝婁,
從小說與人生故事中,獲取政治智慧,體驗哲思愉悅。
現代人有什麼特殊?古代與現代有什麼不同?
現代人真的比古代人更幸福嗎?
——理解現代心靈,應對孤獨虛無,走齣現代性睏境
編輯推薦
◎作者史密斯為耶魯大學政治哲學名傢,極受國內外讀者歡迎;
◎社科暢銷書《耶魯大學公開課:政治哲學》姊妹篇;施特勞斯派政治哲學經典之作;
榮獲包括愛默生奬在內的多項學術奬項,2009年榮獲萊剋斯•希剋森社會科學領域傑齣教師奬;
◎討論備受關注的古今之爭和現代性危 機,思想文化領域的熱門話題;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著“何為現代性”和“我們的不滿”兩個主題展開論述。
在前一部分中,作者追溯瞭“現代性”概念在哲學中的曆史,從“第一個現代政治科學傢”馬基雅維利,到將人類認知的核心定位到自己主觀意識的笛卡爾,再到資産階級市民社會的頌揚者黑格爾;
而在後一部分中,作者則梳理瞭從盧梭到施特勞斯,再到索爾•貝婁等一係列“反啓濛”思想傢或曰現代性批判者的理路。
在全書的最後,他把選擇建立或贊同何種意義上的現代性這個問題留給“現代人”自己去迴答——我們無法避免成為現代人,但並不需要全盤接受現代性所包含的一切,也並不需要全盤否定之。
媒體推薦
★這本書是思想史的典範之作——豐富、有穿透力、富有意義。史蒂文•史密斯完全把握住瞭關於現代性的智識傳統,另外他還有一種行文清晰卻不因此犧牲論題復雜性的天分。他讓我們以新鮮的目光去看待許多有價值的事物。當他的學生一定很快樂。
——萊昂•威瑟迪爾,《新共和》知名編輯
★無論你是擁護現代性,還是從前現代或後現代角度對現代性提齣批判,這都是一本會讓你著迷、啓迪你、激發你思考的書。其中的每一章都可以作為獨立的論述文章成篇,而它們加在一起,就構成瞭一個重要的論證。與此同時,閱讀它們還能帶來最高級彆的智性愉悅。
——邁剋爾•沃爾澤,新澤西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士
★史蒂文•史密斯有力而簡明清晰的思想史論著為我們關於“古今之爭”的研究提供瞭新的見解。他嚮我們展示瞭一群貌似各不相關的現代思想傢和作傢是如何通過探討永恒的問題,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身份和觀念的。作為一部關於“我們西方人如何來到今天”的著作,《現代性及其不滿》會對我們關於自身未來的討論大有裨益。
——邁剋爾•羅斯,衛斯理安大學校長
★史蒂文•史密斯及時而有見解的新著,提齣瞭許多深具洞見且範圍廣闊的對現代性及其內在衝突的討論。未來的許多年裏一直會有人閱讀它。
——查爾斯•格裏斯沃德,波士頓大學布恩哲學講席教授
現代性及其不滿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現代性及其不滿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康德:理性的人物是提供道德目標,這種道德目標不可能僅僅依賴經驗提供,因為就自然而言,經驗為我們提供規則,是真理的源泉;但就道德法則而言,經驗乃是幻象之母,從已做之事引申齣關於我應做之事的法則或者想用後者限製前者,是極應予以摒棄的。
評分 評分##一本書囊括現代哲學大師的經典之作:從文藝復興的馬基雅維利到20世紀諾貝爾文學奬作傢索爾·貝婁,現代性為何以及是如何成為其自身的一個問題的、應該做些什麼——這是本書的主題。
評分##……及其不滿很流行啊
評分 評分##施派文本,關注德行;寫施特勞斯一章反而無聊。圍繞現代性是一套政體、一種新的人即城市中産階級成員所以位居中間展開,但讀下來沒有太多介入經濟政治,因此最具體的笛卡爾和斯賓諾莎的荷蘭、盧梭的日內瓦最好。不滿就是玩火,變為意識形態就很可怕,如馬剋思、海德格爾。對文學文本的解讀挺一般的,馬基雅維利還行,福樓拜一般,最後兩篇不堪卒讀。
評分##……及其不滿很流行啊
評分##史蒂文·史密斯,施特勞斯的學生,在這本書裏,探討瞭兩個話題:現代性,對現代性的不滿。論述很流暢,譯文也不錯。對笛卡爾、霍布斯、斯賓諾莎、康德和黑格爾的探討中規中矩但清晰。對福樓拜、蘭佩杜薩、索爾·貝婁作品的解讀接近阿蘭·布魯姆的功力。
評分“所謂有效真理,他值得是關於‘是’的知識而非關於‘應當’的知識,是關於事物如何世紀運作而非關於它們應當如何的知識·······” “馬基亞維利嘗試單獨通過政治生活本身來確定政治生活的規則,而非讓規則屈服於道德、神學或形而上學的要求。” 馬基亞維利主義雖然被人...
現代性及其不滿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