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05
劉子健(1919—1993),祖籍貴陽,生於上海,曾就讀於清華大學、燕京大學,1948年赴美。20世紀50年代,研究重心轉嚮宋史。1960年,入斯坦福大學任教。1965年,入普林斯頓大學任教。劉子健是美國宋史研究的頂級學者,也是促進國際宋史交流的領袖人物,對突破國傢與民族界限的國際性學術閤作卓有貢獻。主要專著有《中國轉嚮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轉嚮》《宋代中國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兩宋史研究匯編》等。
譯者張鈺翰,1983年生,上海人民齣版社副編審。
☆ 海外宋史領軍人物劉子健成名力作,宋史名傢虞雲國長篇導讀,鄧小南、趙鼕梅傾情推薦
首開士大夫政治研究之風氣,士大夫政治研究的學術典範之作
☆ 批判性地融匯現代中國與日本學者的既有成果,集王安石變法研究之大成
重審士大夫政治的宿命,叩問傳統中國政治體製改革的底層邏輯
☆ 從政治思想、官僚行為、政府運作發掘尚未凸顯的王安石新政的新麵相
作為官僚理想主義者,富國強兵並非王安石變法的首要目標
☆ 試圖以宋代曆史為個案,嚮社會科學提供可以啓發思考的“理論概括”
王安石新政的失敗,是由官僚體製所依附的君主專製政體命中注定的!
————————————————————————-————————————
鄧小南:
本書是宋史學界的典範之作。王安石及其新法新政,不僅是理解宋代曆史的關鍵,也是影響近世中國的重要紐結。作者以白描筆法提綱挈領地勾勒齣“宋代中國的改革”之簡明全景,舉重若輕地提煉齣特定時代具有根本性質的議題,體現齣作者卓越的洞察力。作者重視政治性、結構性的研究解析框架,闡釋收放自如,其深廣的觀察視域、通透的思考境界、簡捷的錶述方式,無不予人以深刻啓發。
柯睿格:
所有對中國改革運動感興趣的普通讀者甚或專傢都應將其作為他們首要的導遊。
趙鼕梅:
譯介一本發錶於半個世紀以前、用英文寫就、麵嚮英文學術世界的王安石變法研究著作,有必要嗎?有!劉子健先生是迄今為止我所認識的最具學術企圖心的中國古代史研究者,他試圖以宋代曆史為個案,嚮社會科學提供可以啓發思考的“理論概括”,比如在這本書裏,你會看到他的官僚分型理論,他對集權與專製主義關係、國傢利益與社會各階層關係的思考,而所有這些都建立在對曆史事實的梳理之上。從劉先生的論述齣發,研究可以繼續深入,讀者可以共同思考。
————————————————————————————————————
本書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重新闡釋瞭王安石變法的重點及其失敗的原因。全書以王安石變法為主綫,將北宋中後期的曆史分為變法、反變法和後變法三個階段,完整地敘述瞭北宋後期士大夫政治全局的演變。作者指齣,王安石的理想是實現儒傢的道德社會,在這一點上,王安石與他的反對者並無二緻 。問題在於王安石希望通過改造、建立新的官僚體製以實現這一理想。由此,作者著重分析瞭王安石的官僚體製改革,聚焦吏役次官僚製,考察新政的政府運作,並以募役法這一新政核心製度作為個案研究,總結歸納新政的特點。本書的關注點不僅在於王安石變法本身,更在於王安石所代錶的儒傢道德理想主義與現實政治權力結構之間的矛盾與糾葛。這也是本書的重要特色與價值之所在。
宋代中國的改革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宋代中國的改革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改革思想前衛,時機未成熟,文化基底不宜,還有人和不到位,失敗就是意料之中的.不過改革者的突破還是值得肯定.
評分##這是一本值得現在的各級官員,尤其是那些自詡擅長頂層設計的團隊值得閱讀和藉鑒的一本好書。雖然成書於半個多世紀之前,但是,作者以深厚的學術功力,對宋代官僚體係的分析,對王安石改革中的成敗得失的剖析等等,仍然具有現實的藉鑒意義。譬如,書中對官僚隊伍的分類:乾纔型...
評分 評分##「中國是一個官僚製國傢。在強調功利主義治國纔能、官僚體製、政府體製及政府主導的體製方麵,王安石即使不夠偉大,也確實傑齣。既然他的方式未能成功,唯一的替代方案看起來就是傳統的儒學,或者從南宋以來被尊為正統的儒學。然則後一種方案強調道德品質和對官僚階層的道德影...
評分##不是較為泛泛地從王安石具體的改革措施分析,將變法的重點放在瞭不同黨派之間的衝突與矛盾。但不知道為什麼,看這本書我有一種感覺講瞭很多但還是什麼也不知道的感受。不過這本書起碼讓我知道不應該片麵標簽化地去評價一個人或者一個曆史事件。
評分##改革思想前衛,時機未成熟,文化基底不宜,還有人和不到位,失敗就是意料之中的.不過改革者的突破還是值得肯定.
評分##有點意思。
評分宋代中國的改革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