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上、下二卷、附录三部分,共载专题论述104篇。上卷主要论述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六淫所犯,辨证要点,五经(缺厥阳经)证治有关问题,其中伤寒内容最多;下卷广泛涉及《内经》、《难经》,脉法、针灸等有关问题,常附图表以助述;“附录”主要为病证诊治法内容。全书主要围绕伤寒五经证的有关问题如“太阳六传”、“入阴者可下”、“妇人经病”等作了详细阐发,某些见解有独到之处。如认为气病在表,误用血药,无伤,为安血而益阴;反之血病在里,误用气药如白虎汤等,则有害,因易致泻肺而损阴。既强调治病求本,又主张分别病情采用不同
目录
卷上
医之可法
或问手足太阳手足阳明手足少阳俱会于首然六阳会于首者亦有阴乎
经脉终始
日用
人肖天地
问脾寄于坤如何是损至第三若从脾为第二从肾为第四请言脾数
明经络之数有几
问三焦有几
问脏腑有几
伤寒之源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夏伤于暑秋必痃疟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问两感邪从何道而人
大羌活汤
清气为荣
浊气为卫
其用在下胆胃膀胱大肠小肠
其用在上两目两耳鼻口舌
格则吐逆九窍五脏
关则不便下窍六腑
三阳气血多少
气血之体
辨表里中三证
辨阴阳二证
辨表伤阴阳二证
辨内外伤
辨伤寒言足经不言手
精彩书摘
大羌活汤
防风羌活独活防己黄芩黄连苍术白术甘草炙细辛去土,各三钱知母生川芎地黄各一两
上畋咀,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半,去祖,得清药一大盏,热饮之。不解再服,三四盏解之亦可,病愈则止。若有余证,并依仲景随经法治之。
清气为荣
清者,体之上也,阳也,火也。离中之阴降,午后一阴生,即心之生血,故日:清气为荣。
浊气为卫
浊者,体之下也,阴也,水也。坎中之阳升,子后一阳生,即肾阳举而使之,故日:浊气为卫。地之浊不升,地之清能升,六阳举而使之上也;天之清不降,天之浊能降,为六阴驱而
前言/序言
予读医书几十载矣,所仰慕者,仲景一书为尤焉。然读之未易洞达其趣,欲得一师指之,遍国中无有能知者。寤而思,寐而思,天其勤恤①,俾我李公明之,授予及所不传之妙。旬储月积,浸②就编帙,一语一言,美无可状,始而终之,终而始之,即无端之圜③璧也。或有人焉,厌闻而恶见者,岂公徒使之然哉?彼未尝闻,未尝见,耻夫后于人之过也。因目之日《此事难知》,以其不因师指也。人徒见是书为伤寒之法,而不知上合轩岐之经,中契越人之典,下符叔和之文,兹又言外不传之秘,具载斯文矣。
此事难知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都是学习中医的好书,推荐阅读
评分
☆☆☆☆☆
支持民生银行!民生银行是中国最好的银行!!!
评分
☆☆☆☆☆
同学收到书后,很满意。
评分
☆☆☆☆☆
答日:经云:两感者,死不治。一日,太阳与少阴俱病,头痛,发热,恶寒,口干,烦满而渴。太阳者,腑也,自背俞而人,人之所共知;少阴者,脏也,自鼻息而人,人所不知也。鼻气通于天,故寒邪无形之气从鼻而人。肾为水也,水流湿,故肾受之。经日: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同气相求耳。又云: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以是知内外两感,脏腑俱病,欲表之,则有里;欲下之,则有表。表里既不能一治,故死矣。故云:两感者不治。然所禀有虚实,所感有浅深,虚而感之深者必死,实而感之浅者,犹或可治。治之而不救者有矣,夫未有不治而获生者也。予尝用此,间有生者,十得二三,故立此方,以待好生君子用之。解利两感神方。
评分
☆☆☆☆☆
物流很快。
评分
☆☆☆☆☆
中医经典丛书嘛,买回来放着,有时间再研究!
评分
☆☆☆☆☆
《此事难知》!!!不看真不知!
评分
☆☆☆☆☆
满200-50,有些优惠。
评分
☆☆☆☆☆
双十一买了很多书,很高兴,全部拿到了,正版书,快递很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