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 [Vusions of Culrure]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
简体网页||
繁体网页
[美] 杰里·D.穆尔 著,欧阳敏,邹乔,王晶晶 译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4-0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62572
版次:1
商品编码:10053848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人类学视野译丛
外文名称:Vusions of Culrure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1
正文语种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在组织上不同于其他关于人类学理论的课本。首先,我试图表现的是这样一种人类学观点。它比诸如亚当·库伯(Adam Kuper)在其关于英国社会人类学家的杰出研究中的描述要更为宽泛。其次,作者试图从当代人类学的发展趋向中选取更多的例子,甚至比E.哈奇(Elvin Hatch)在《人与文化的理论》中讨论的更多。再次,我尝试着对每一位人类学家对于人类学理论的贡献进行折中的、非批判的读解。这仅仅表明我不会像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在《人类学理论的出现》中那样亲自鼓吹某种特定的理论。在《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中讨论到的学者既不是假想敌也不是替罪羊。这《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中讨论的每一位人类学家都具有知识上的价值,他们之所以被纳入其中是因为他们的观点都很重要,并值得被了解。
《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围绕着影响现代人类学形成的男女学者展开。其他人类学理论的介绍重视观点而非人物,但是我相信传记体的结构更好。观念不是自己平白生成的,而是在个体的经历中形成的。当然,某些观念是普遍地生成的,是公共财产。有机类比法、进化论、社会功能、后现代主义的批评等,凡此种种都曾广泛流传。它们并不是哪个伟人的独立创作。在关于人类学家理论的解读中,这些普遍的概念被视作普遍的、基础,特定的学者将他们的理论结构筑于其上。其他的因素和困难更直接地塑造了人类学家个体的观念。
精彩书评
“穆尔的书是对人类学界最伟大的理论家们的一次简洁明了的回顾。它对我给本科生开的理论课程来说非常适用。”
——J.蒙哥马利·罗珀(美国格林内尔学院)
“穆尔的书为读者提供了从人类学家的生平角度来看待文化人类学发展历程的深刻洞见。”
——罗斯玛丽·康诺弗(美国韦伯州立大学)
目录
致谢
导言:人类学是什么?
第一部分 奠基者
第1章 爱德华·泰勒:文化进化论
第2章 刘易斯·亨利·摩尔根:社会的进化
第3章 弗朗兹·博厄斯:语境中的文化
第4章 埃米尔·涂尔干: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
第二部分 文化的本质
第5章 阿尔弗雷德·克罗伯:文化的完形
第6章 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
第7章 爱德华·萨丕尔:文化、语言与个体
第8章 玛格丽特·米德:个体与文化
第三部分 社会的性质
第9章 马塞尔·莫斯:原始分类,总体事实
第10章 布洛尼斯洛·马林诺夫斯基:文化的功能
第11章 A.R.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的结构
第12章 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社会人类学,社会历史
第四部分 进化论、适应论和唯物主义理论
第13章 莱斯利·怀特:进化论浮现
第14章 朱利安·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和多线进化论
第15章 马尔文·哈里斯:文化唯物主义
第16章 埃莉诺·伯克·里科克: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历史
第五部分 结构、象征符号和意义
第17章 克劳德·列维一斯特劳斯:结构主义
第18章 维克多·特纳:象征、朝圣和戏剧
第19章 克利福德·格尔茨:解释人类学
第20章 玛丽·道格拉斯:象征符号与结构、污染与纯洁
第六部分 结构、实践、能动性和权力
第21章 詹姆斯·费尔南德斯:比喻游戏
第22章 谢里·奥特纳:象征符号、性别与实践
第23章 皮埃尔·布迪厄:一种实践的人类学
第24章 埃里克·沃尔夫:文化、历史与权力
后记:当前的争议
索引
前言/序言
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的中国人需要人类学视野,越来越急迫地关怀世界议题的中国社会科学需要人类学视野。有鉴于此,我们把编译这套丛书既作为一项专业工作,也作为一项社会使命来操持。
这套丛书与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是姊妹关系,都是想做基础性的学术工作。那套书主要翻译人类学大家的原创性代表作,尤其是经典的民族志;这套书定位于介绍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知识,例如人类学的概论、多国的学术发展史、名家生平与学术的评介、人类学的分支学科或交叉学科。我们相信人类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我们这个译丛要做的是着眼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来介绍人类学的基础性知识。若希望人类学在中国发挥基础性学科的作用,目前中国的人类学同仁还要坚持从基本工作着手。
人类学是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这虽然在学术比较发达的国家是一个常识并已经落实在教育与科研的体制上,但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一个需要证明的观念,更不要说相应的制度设计还只是停留在少数学者的呼吁中。指出发达国家的学科设置事实也许是不够的,我们还可能需要很专业的证明。不过,我们在此只能略做申论。
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 [Vusions of Culrure]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 [Vusions of Culrure]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 [Vusions of Culrure]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 [Vusions of Culrure]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用户评价
评分
☆☆☆☆☆
再有,就是文化与基因遗传是否相关的问题。在现有的文化环境下去考察,自然容易得出伟人撞车现象背后这一文化的超群体观点。然而,我记得中学教科书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所谓本能试验(如果这个试验确实可以证实的话),说的是科学家为了确定某些行为是本能的而非习得性的,抓了只懂得用嘴叼石头砸鸟蛋吃蛋黄的成年雌鸟做试验。这只鸟生了只小鸟以后,小鸟被隔离开,不与其母亲接触,科学家发现这只小鸟竟然自然懂得用嘴叼石头砸鸟蛋吃蛋黄的技术。当然教科书要得出的是以人类中心论为基础的动物本能论的观点,但我们却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这是一种基于基因方式的技术能力遗传,完全不同于习得性的社会文化遗传。
评分
☆☆☆☆☆
唯一一点遗憾的是,这本书在运输途中,封面最上角被挤压掉了一块。甚为心痛。
评分
☆☆☆☆☆
了解人类学很好一本书,比较全面系统
评分
☆☆☆☆☆
任何一种人类学观点,包括以技术分期的“野蛮-蒙昧-文明”经典三段论,如果认真去考察,其结论至少在某些方面都是站不住脚的。如,古埃及的铁器时代普遍被认为是公元前7世纪左右才出现,是否可以据此认为公元前7世纪之前的古埃及就是一个蒙昧时代?反观之后的埃及,在某些文化元素上甚至还不如早前的埃及,至少技术动因也是存在缺陷的。阶层分化的运用在某些历史学家那里又发展成一种定势思维,中国唯一一本《古代埃及史》硬要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去划分古代埃及的历史阶段,甚至在作者自己都承认所谓的“奴隶”人口其数量不足古埃及总人口的10%的情况都能做出这种傻瓜式的分段论,更何况这些奴隶还可以享受拥有自己的财产、与自由民结婚、雇佣属于自己的仆人等等权利。同样,社会分工概念在文化上的运用也是不完全的,因为它根本无法说明蚁群与人类两种社会中,分工对文化起到的根本性差异。
评分
☆☆☆☆☆
本书汇集了众多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大师级人物的文化思想,如泰勒、摩尔根、迪尔凯姆、博厄斯、本尼迪克特、玛格丽特·米德、马塞尔·莫斯、布迪厄、戈尔茨、拉德克里夫·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等。对梳理文化人类学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了解文化人类学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教材。
评分
☆☆☆☆☆
总而言之,人类学家之间一个终极的文化见解是永远无法达成的,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根本无法获得关于人类文化的全息信息,拿在手里的不过都是些信息片段或信息变异片段。或许,人类学应该整合进化生物学和动物行为学的一些内容,从而把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推向历史的更深处。
评分
☆☆☆☆☆
此外,诸如卖淫文化,我们可以从当代东莞的产业经济依存现象追溯到唐宋年间的青楼诗词文化现象,再追溯到古巴比伦的神圣妓女现象,甚至再往前追溯到某个大猩猩群体中以性易肉的行为现象,财产私有、社会分层、民族文化差异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源起吗?显然,常规的文化学手段无法去解释作为一整条文化链条的各个片段,只能进行局部的分段说明。
评分
☆☆☆☆☆
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 这书还行吧?
评分
☆☆☆☆☆
文化的个体动因与集体动因这类二分观念也是困扰人类学的问题之一。从不同的角度和资料片段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且似乎都很有道理。从日本的一群猴子那里或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这群猴子住在寒冷的北海道地区附近(大致上),有一天其中一只猴子突然跳进温泉里去洗澡,慢慢地其他的猴子也相互仿效,最终形成一个集体型沐浴文化。而在那只猴子之前,他们从未有过这样一种行为。我们可以推测,假如这群猴子进化成一个人类部族之后,最早的这种洗浴行为演化为洗礼文化(或因气候差异、或因仪式化等等),此时当人类学家再去做田野考察时,他们根本无法发现这种文化的起源动机。很自然地便可以得出文化是一种集体隐匿的方式这一论点。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 [Vusions of Culrure]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