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吕叔湘先生(1904-1998)是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翻译家。在为数不多的关于语言学通俗易懂的普及读物中,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杂记》是一直为人称道的:针对许多常见的问题,以随笔形式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虽历经数十年,这些文字读来仍饶有兴味。表现了高屋建瓴的大家风范。大家写小书,对作者而言是厚积薄发;对一般读者来说,可能更具有实际效用。
内容简介
《语文杂记》针对许多常见的问题,以随笔形式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国古代有讲究用典的传统,但现代人对于这些典故常常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将无同”是什么意思?“莫须有”指的是什么?我们常说的。一不作,二不休”意思是“不作不休”吗?为什么还要安上个“一”和“二”呢?我们日常生活司空见惯了的一些说法是否就是正确的?报刊上经常能够见到的“情况基本属实”的说法对吗?口语表达与书面语有什么不同?文学和语言有什么样的关系……虽然每篇札记一般只有几百字,但涉及面广,包括语法、语义、修辞、正误等方面。吕叔湘先生在自序称“其中有些篇是仅仅起了个头,要深入下去还有大文章可做”。
本次出版的《语文杂记》,还收入吕叔湘先生的另一部“小书”——《未晚斋语文漫谈》(1991)。书中的文章,最初是为《中国语文》杂志所写,共计29篇。这些文章亦同《语文杂记》中的文章一样,海阔天空,无拘无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将二者置于一书,想必会得到读者的首肯吧。
作者简介
吕叔湘(1904-1998)是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翻译家。他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七十余年,撰写专著和编译著作近二十种,论文和其他文章六百余篇;内容涉及一般语言学、汉语研究、词典编纂,文字改革、语文教学等广泛领域。
目录
语文杂记
序
后序
一 将无同
二 莫须有
三 一不作,二不休
四 结果
五 主腰
六 五指子
七 恶发
八 外后日
九 “所由”本义
一0 生前、身后
一一 花溅泪、鸟惊心
一二 “很”和“狠”
一三 读《三国志》
一四 读《北梦琐言》
一五 读《癸已有稿》
一六 酒泉子的句法和韵式
一七 典故的形成
一八 背景知识一
一九 绿帽子的来源和产地
二0 文学和语言的关系
二一 文学作品体裁
二二 散文用韵
二三 儿化
二四 博喻
二五 说“达”
二六 说应用文
二七 我对于“修辞”的看法
二八 学文杂感
二九 语句次序(一)
三0 语句次序(二)
三一 语句次序(三)
三二 一首诗的两种语序
三三 临时单音词
三四 双音节优势的一种表现
三五 节律压倒结构
三六 整齐和参差
三七 同义反复
三八 重复得好
三九 重复“一个”、“这个”、“那个”
四0 掉个过儿还是一样
四一 辽代的南京”辽代的北京
四二 汽车医院和水果医院
四三 说“互相”
四四 说“该”
四五 “谁是张老三?”和“张老三是谁?”
四六 “吾”是“我”,“我”是谁?
四七 “您们“和“妳”
四八 关于“您们”
四九 动物称“们”
五0 “他”和“她”
五一 他爹,他儿子
五二 二十年前,二十年后
五三 立足点
五四 语境
五五 用词不当
五六 “安”字两解
五七 “要”字两解
五八 “抢”的对象
五九 念的什么经?
六0 何谓“特殊化”?
六一 “什么”和“那个”的特别用法
六二 “黎明”的定义
六三 “老北京”及其他
六四 好
六五 看
六六 “笑”和“乐”
六七 “片面”和“全面”
六八 “以上”和“以下”(答问)
六九 语言里的不对称现象
七0 关于否定的否定
七一 动作时间的肯定和否定
七二 反义形容词
七三 反义动词
七四 带否定成分的词的反义词
七五 好不
七六 中性词与褒贬义
七七 有“大”无“小”和有“小”无“大”
七八 是、算、像
七九 “稍微点儿”,“多少点儿”
八0 一嗓子
八一 “把”字用法二例
八二 “动趋式+宾语”的语序
八三 “也、又、都、就、还”的轻重读音
八四 “儿”是后缀
八五 作状语用的形名短语
八六 五七
八七 “二”和“两”
八八 “不怎么”
八九 连用“是”,连用“不知道”
九0 标点四则
九一 连动、联谓和标点
九二 领格表受事及其他
九三 代词领格的一项特殊用法
九四 “他的老师教得好”和“他的老师当得好”
九五 关于“的”、“地”、“得”的分别
九六 再论“的”和“地”的分合问题
九七 驱之不去的“的”
九八 简称的滥用
九九 “合流式”短语
一00 “恢复疲劳”及其他
一0一 论“基本属实”
一0二 一个“被”字见高低
一0三 “之所以”起句
一0四 “请见某书某页”
一0五 “勿庸讳言”
一0六 “悬殊很大”
一0七 “有人”和“某报”
一0八 “不管部长”
一0九 “人际”和“人与人之间”
一一0 偏偏不告诉读者他所最想知道的
一一一 髪生、並甫、常寕、凡鳥
一一二 由苏东坡作《黠鼠赋》的年龄问题引起的
未晚斋语文漫谈
序
一 语言的“任意性”和“约定俗成”
二 动词性语素组成的名词
三 太阳、雨、客人
四 “绘声绘影”与“绘声绘色”
五 “爹爹”和“哥哥”
六 关于成语
七 张恨水的幽默
八 熟语变形、变义
九 一个“普通人”的话和他自己的解说
一0 “使功不如使过”的出处
一一 词类活用
一二 “物”作“人”讲
一三 宋人笔记中某些字音字义
一四 馒头和包子
一五 五奴
一六 奇文共欣赏
一七 陈刚的《北京方言词典》
一八 新华社电讯中的文字失误
一九 单名以及有关写信的用语
二0 拉开帷幕和降下帷幕
二一 衬字性质的“它”
二二 指示代词二分法和三分法能不能比较
二三 “他(她、它)”到哪里去了?
二四 由笔误想到的
二五 人称代词图解
二六 有感
二七 多事和省事
二八 苏东坡和“公在乾侯”
二九 剪不断,理还乱
精彩书摘
1955年文化部和文改会联合发布的整理异体字的通知里说:从1956年2月1日起,全国出版的报纸、杂志、图书一律停止使用表中括弧内的异体字。翻印古书可作例外。这作废的异体字里边就有这个“癔”字和前边讲的“棵”字。
第八版上有一篇讲苏州的宝带桥的特写,里边有一句:
苏州的宝带桥……建有五十三个桥孔……这在国内遣桥
史上还是先例。“先例”这个词没有这样的用法。“还是先例”应该是“还没有先例”。
看了这张旧报,触动了早就在脑子里折腾的关于汉字和汉文的问题。我说“汉文”,不说“汉语”,不是说谁说话都那么美好,只是因为说话如果不记录下来,影响不大,记录下来那就是“汉文”了。
汉字有什么问题呢?早年间,就说是百儿八十年以前吧,人们在公开场合写的字有一定标准,印书印报更不能马虎。可是汉字的笔划实在太多,所以很早就有所谓俗字,也就是“手头字”。但是这些字只能在私下流通,不能用于正式文件,更不能用来印书,除了在民间流通的唱本之类。这不但对于人民大众很不方便,对于国家普及识字教育也增加了困难。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国务院就公布了一批简化字,作为正式应用的文字。这些字的繁体只用来印古书,以及供书法家挥毫。同时也把许多字的异体淘汰了。这样,汉字之中有一部分字只有一种写法;有一部分有繁体和简化两种写法,以简化为正式通用的写法,繁体的写法加以限制;没有字有三种写法。人民大众也都以为这样好,遵照执行。
如此相安无事有将近十年。忽然来了个“文化大革命”,大字报满天飞,什么稀奇古怪的字都出现了。连文字改革委员会这样的国家专管单位,在造反派的压力下也公布了第二批简化字,有的字简化得面目全非。虽然不久就停止试用以及最后正式报废,但是所起的消极作用已经相当广泛。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能见到不合法的简写字。
同时,已经不作为通用字体的那些繁体字也静极思动。以香港影片的进口为契机,繁体字开始出现在银幕上,接着又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于是大为时行。于是大街小巷看到的汉字是繁繁简简,五光十色,有时连书刊上也不免出现混乱。(《人民日报·海外版》是用繁体字排印的,可是记者、编辑,以及投稿人,不见得都在文字之学(不是专门意义的“文字学”)上下过功夫,抱定“多两笔比少两笔更保险”的信念,于是出现了“桥棵”和“痊癔”。
讲过汉字,再讲汉文。汉族人写文章,远的不说,从春秋战国算起,到本世纪初为止,二千几百年,基本上是一个格式,通称叫做文言。都20世纪了,还按着二千年前老祖宗的模样写,实在混不下去了,于是来了个白话文运动,作为“五四”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过三十多年的斗争,白话文终于胜利了,取得了统治的地位。可是白话文原来只是用来写写小说什么的,一旦要它主持大局,照顾全面,免不了缺这少那,只好四面八方取经。无论是词汇,是语法,都得实行“拿来主义”,从外国语拿,从文言拿。文言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词汇丰富,成语、典故多,白话文在这方面取精用宏,确实得益不少。可是现在离白话文取得全面胜利已经差不多半个世纪了,小时候受过文言训练的人越来越少了。多数人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得不够,往往只是人云亦云,用错了也不知道错。像上面引的“先例”的例子,“竞相充斥”的例子,都属于这一类。
前言/序言
在为数不多的关于语言学通俗易懂的普及读物中,吕叔湘先生的《语文常谈》和《语文杂记》是一直为人称道的。虽历经数十年,这些文字读来仍饶有兴味。它们的篇幅,与宏篇巨著相比,算是两本很小的“小书”,但表现了高屋建瓴的大家风范。大家写小书,对作者而言是厚积薄发;对一般读者来说,可能更具有实际效用。
《语文杂记》的写作,延续了几十年的时间。
早在上世纪40年代,吕叔湘先生就致力于语言的规范性研究,认为说话和写文章有着相互的影响,要“耳濡”和“目染”交相为用,写文章更要多推敲,避免许多人说话的毛病。同时,他对已经发表的文章中的遣词造句、标点符号,不时耐心地指点一二。据说他有一个习惯,平时读报、听广播时,一发现问题就立即记录下来,日后写成短文,发表在各种报刊上,教大家怎样说话,怎样写文章,怎样正确地表达。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也促使语言随之发生转化而变得复杂、活跃。吕叔湘先生常常对社会上流传的种种“不正规”的语言发表看法,以维护语言文字的纯洁性。1988年,他将几十年间写下的112篇随笔、札记辑录成册,名为《语文杂记》出版。
其中,最初的80篇曾印于1955年版的《汉语语法论文集》中,80年代初所写的42篇曾收入《语文近著》。
《语文杂记》针对许多常见的问题,以随笔形式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国古代有讲究用典的传统,但现代人对于这些典故常常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将无同”是什么意思?“莫须有”指的是什么?我们常说的。一不作,二不休”意思是“不作不休”吗?为什么还要安上个“一”和“二”呢?我们日常生活司空见惯了的一些说法是否就是正确的?报刊上经常能够见到的“情况基本属实”的说法对吗?口语表达与书面语有什么不同?文学和语言有什么样的关系……虽然每篇札记一般只有几百字,但涉及面广,包括语法、语义、修辞、正误等方面。吕叔湘先生在自序称“其中有些篇是仅仅起了个头,要深入下去还有大文章可做”。
本次出版的《语文杂记》,还收入吕叔湘先生的另一部“小书”——《未晚斋语文漫谈》(1991)。书中的文章,最初是为《中国语文》杂志所写,共计29篇。这些文章亦同《语文杂记》中的文章一样,海阔天空,无拘无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将二者置于一书,想必会得到读者的首肯吧。
语文杂记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非常好,非常快,非常优惠
评分
☆☆☆☆☆
京东实在了不起,夜间订购,早晨就收到书,效率真高,处理问题利索不推脱,让人没有转投他店的理由。
评分
☆☆☆☆☆
京东实在了不起,夜间订购,早晨就收到书,效率真高,处理问题利索不推脱,让人没有转投他店的理由。
评分
☆☆☆☆☆
彭家珍,1888年出生于四川金堂县,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期间秘密加入同盟会,后受孙中山之命回国,担任京津同盟会军事部长、蜀军北伐副总司令,奔走于川、滇、奉、京、津、保、滦、沪、鄂、宁、苏等地,宣传革命,发展组织。
评分
☆☆☆☆☆
黄永玉,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祖籍为湖南凤凰县城。土家族人。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院院士。黄永玉14岁开始发表作品,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1997年,英国《泰晤士报》专题报道黄永玉;其作品在德国、挪威、法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巡回展出;曾荣获意大利荣誉奖“司令勋章”;2003年,获全国美协表彰的杰出艺术家“金彩奖”;2008年,获“奥林匹克艺术奖”,以嘉奖其对推动人类艺术发展做出的贡献,黄永玉是现代奥林匹克史上首位获此奖项的中国人;2011年获选中国国家画院院士。
评分
☆☆☆☆☆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
刚手到,没仔细看,就是有点贵了。。。
评分
☆☆☆☆☆
还不错,发货速度快
评分
☆☆☆☆☆
书不错,很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