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487.1-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标准编号】 GB/T 18487.1-2015
【标准名称】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英文名称】 Electric vehicle conductive charging system—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出版单位】 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标分类】 T 车辆 > T35/39 车用电子、电气设备与仪表 > T35 车用电子、电气设备与仪表综合
【ICS 分类】 43.040.99
【代替标准】 GB/T 18487.1-2001
【发布部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等
【计划编号】 20130603-T-524
【发布日期】 2015年12月28日
【实施日期】 2016年1月1日
【出版日期】 2015年12月
【开本页数】 16 开 / 48 页
【标准定价】 42.00 元
| ||||
|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是电气工程专业,平时喜欢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GB/T 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电力应用和新能源技术非常有帮助。书中涉及到的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以及通信原理,都是我们专业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书中对充电器内部电路拓扑结构的要求,让我能更具体地理解功率变换的原理;而对通信协议的详细阐述,则让我认识到在复杂系统中,信息的准确传递是多么关键。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充电安全性的章节,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让我看到了如何通过工程手段来保障用户安全,这对于我们未来设计和开发安全可靠的电气设备非常有启发。虽然书中的一些内容可能略显晦涩,但我通过反复研读,结合课本知识,能够逐渐理解其精髓。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电动汽车充电,更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多学科的知识,解决复杂的技术难题。它为我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评分作为一个对前沿科技充满热情,并且正在考虑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我希望在做出最终决定前,能够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GB/T 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这本书,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专业,但它确实帮助我拨开了不少迷雾。我最关心的,当然是充电的速度和便利性。书中关于充电模式和接口类型的介绍,让我大致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充电方式,比如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以及它们各自的适用场景。虽然我不需要深入理解每一个技术参数,但书中关于充电过程的安全性说明,让我感到很安心。我了解到,国家对于电动汽车充电的安全设计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这让我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有了更大的信心。此外,书中关于充电通信的描述,也让我联想到未来智能家居与电动汽车充电相结合的可能性,比如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充电,或者根据电网的实时电价来优化充电时间。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觉得,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并非一个简单的“插头”和“插座”,而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它的背后有着严谨的科学原理和严格的安全标准,这让我更加期待未来电动汽车在生活中的普及。
评分作为一名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充满好奇的读者,我一直密切关注着行业的发展。最近,我入手了《GB/T 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这本书的专业性和严谨性让我印象深刻,虽然我不是该标准的直接使用者,但它所阐述的原理和框架,为我理解电动汽车充电的底层逻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充电接口的标准化设计感到惊叹,它解决了不同车型、不同厂商之间兼容性的难题,极大地促进了充电基础设施的普及。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每次充电都可能面临接口不匹配的尴尬,甚至需要携带各种转接头,那将是多么不便。书中对充电过程中的电气安全性的要求也让我肃然起敬,毕竟,电力是具有潜在危险的,而安全是电动汽车推广的首要前提。它详细规定了绝缘、接地、漏电保护等关键环节,确保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此外,书中对通信协议的规范,也让我看到了不同设备之间“语言”统一的重要性,这直接关系到充电信息的准确传输和充电过程的顺畅进行。读完这本书,我对电动汽车充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便利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更加坚信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潜力。
评分我是一名在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工作的工程师,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这次有幸拜读了《GB/T 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本“宝典”。它不仅仅是一堆技术条文的堆砌,更是将复杂的充电系统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规范。书中关于充电功率、电压、电流范围的界定,为不同等级的充电设备设计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也让我们在设备选型和性能评估时有了统一的依据。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充电过程中数据交互的描述,这对于实现智能充电、有序充电至关重要,能够有效避免电网负荷过大,提升充电效率。书中对电磁兼容性的要求也同样严苛,确保了充电系统不会对其他电子设备产生干扰,也不会受到外部电磁场的干扰,这在日益复杂的电子环境中尤为重要。虽然我对其中的部分技术细节已经有所了解,但通过这本书的系统性阐述,我能更清晰地把握整体框架,并且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各个技术参数背后的含义和重要性。对于和我一样的行业从业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不言而喻,它不仅是技术规范,更是我们进行产品开发、质量控制的基石。
评分作为一名对汽车行业历史和发展趋势有浓厚兴趣的观察者,我一直在关注电动汽车技术革命的进程。《GB/T 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观察技术标准如何塑造产业发展的绝佳视角。我看到,一个看似基础的“充电”行为,其背后蕴含着无数的决策和妥协,旨在平衡效率、安全、兼容性和成本。书中对充电接口尺寸、触点设计、绝缘距离等具体参数的规定,直接反映了早期行业在技术路线上的探索和最终的统一。这种标准化过程,是技术进步得以大规模推广的关键。它解决了“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难题——当充电基础设施的标准先行,才能吸引汽车厂商推出符合标准的车型,形成良性循环。我特别欣赏书中对“通用性”的强调,这意味着无论用户购买何种品牌的电动汽车,都能够方便地使用公共充电桩。这种普惠性的设计,对于任何新兴产业的快速扩张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充电系统的技术细节,更体会到了标准制定在推动一个庞大产业健康发展中所扮演的“粘合剂”和“催化剂”角色。
评分ok
评分正版……非常清晰……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正版……非常清晰……
评分正版……非常清晰……
评分正版……非常清晰……
评分ok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