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字釋林(繁體竪排版)

甲骨文字釋林(繁體竪排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於省吾 著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2-2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66432
版次:1
商品編碼:10128284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精裝
叢書名: 於省吾著作集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9-04-01
頁數:493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於省吾先生治學嚴謹周密,在中國古文字、古器物研究和古籍整理研究領域取得瞭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在甲骨文、金文考釋方麵,貢獻極大;同時,運用古文字學研究成果及齣土文物數據,對先秦典籍進行校訂和詮釋,為研究古代典籍開闢瞭新的途徑,成為“新證派”的代錶人物。
  於省吾先生生前齣版瞭十三部專著,發錶瞭近百篇學術論文,留下瞭豐碩的成果。為滿足學術界研究的需要,承濛先生傢人慨允,將先生的著作無償授權我局以著作集的形式整體推齣。在此,謹嚮先生的傢人錶示崇高的敬意。吉林大學圖書館為我局提供瞭部分底本,謹緻謝忱。
  自一九三二年《雙劍誃吉金文選》的齣版至一九八二年《澤螺居詩經新證澤螺居楚辭新證》的齣版,前後曆時五十年。考慮到原各書形式不同,體例有彆,標點各異,本次結集齣版,均據初版本製版,以存原貌。近百篇學術論文,則將匯編成《澤螺居學術論文集》,後續齣版。

內頁插圖

目錄

甲骨文字釋林序
凡例
本書引用書目的簡稱
上捲
中捲
下捲
附錄

前言/序言

  
甲骨文字釋林(繁體竪排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甲骨文字釋林(繁體竪排版)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甲骨文字釋林(繁體竪排版)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甲骨文字釋林(繁體竪排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藏書之名在東北三省位居第一,長沙葉德輝藏書歸於北平某書局,他獲悉後立即購得。收集的圖書涉及經、史、子、集、叢書、期刊等,共計1 110種4 461冊。所藏明清善本甚多,尤多桐城派諸子文集,精本有藍印本《吳都四子》、錢竹汀《南宋館閣錄續錄》、許瀚《攀古小廬文》稿本等。間亦收藏金石,因得到吳王夫差劍、少虞錯金劍,遂將其藏書樓名為“雙劍誃”,另有“未兆廬”、“澤螺居”等,所藏共有5萬冊左右。後為生計所纍,曾將部分古籍換米。逝世後,其傢屬將這批圖書捐獻給吉林大學圖書館。為瞭紀念其捐書和對吉林大學所作齣的重要貢獻,吉林大學圖書館特闢“於省吾圖書專藏紀念室”。[1]在對先秦等古代文獻典籍的考證方麵,他著有《雙劍誃尚書新證》(1934年)、《雙劍誃詩經新證》(1935年)、《雙劍誃易經新證》(1936年)、《雙劍誃諸子新證》(1938年,中華書局,1962年)、《論語新證》(輔仁大學講演集第2輯,1941年,《社會科學戰綫》1980年第4期)、《澤螺居詩義解結》(《文史》1963年第2輯)、《澤螺號居楚辭新證》(《社會科學戰綫》1979年第3、4期)、《急就篇新證》(遼海引年錄)、《澤螺居詩經新證》(中華書局,1982年)等多部(篇)論著,並因而被《中國訓詁學史》作者鬍樸安推許為“新證派”的代錶人物。另有考釋單字論文多篇。晚年準備將已發錶和未發錶的金文考釋編成《吉金文字釋林》,惜未能完成。1919年畢業於瀋陽國立高等師範。後曾曆任奉天萃升書院院監,輔仁大學講師、教授,北京大學教授,燕京大學名譽教授,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東北人民大學(今吉林大學)曆史係教授、古文字研究室主任兼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中國考古學會名譽理事,中國語言學會顧問兼學術委員,中國訓詁學會顧問,國務院古籍整理齣版規劃小組顧問等。

評分

好。。。。。。。。。。。。。。。。。。。。

評分

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

評分

於省吾先生甲骨文的經典著作,印刷清晰,可惜這個係列的書有一個通病---封麵的覆膜質量很差,印刷廠是北京的“瑞古冠中”。

評分

經典名著

評分

發貨快,性價比高,書不錯,包裝好無損。希望看好書的人越來越多,看小說的人不要浪費青春多充充電。

評分

書是不錯!但有破損!這已不是第一次瞭!京東應該自檢一下如何倉儲和運輸圖書!

評分

如果曆史可為指引,則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對基本價值似乎存在很多重疊的共識,畢竟中國的“道”講的就是承認人類共通的價值和人類尊嚴。如今我更堅信,一旦中國文化迴歸到主流之“道”,中國對抗西方的大問題也將終結。 這些年來隨著知識領域逐漸開闊,我纔認清要清楚認識中國文化,必須知道它獨特的傳統。中國文化形成清楚的輪廓是在孔子時代(公元前551年至479年),這在古代世界是一個關鍵年代———西方稱之為“軸心時代”。根據學者的觀察,好幾個高度發展的文化,包括中國、印度、波斯、以色列和希臘,在這段期間都發生瞭一種精神覺醒或“突破”,其産生形式不是哲學論辯,就是後神話宗教想象,或者如同在中國的情形,是一種道德、哲學和宗教混閤而成的共識。這種覺醒導緻現實世界與超現實世界産生區隔。對超現實世界的新視野提供有思想的個人,不管他們是哲學傢、先知或聖賢,必要的超越觀點,從而檢視並質疑現實世界。這就是一般所知的“軸心時代的原創超越”,但其精確形式、經驗內容和曆史進程則每種文化各不相同。這種超越的原創性在於它對其所涉及的文化具有持久的塑造影響力。 相對之下,“道”的世界在中國的認知中一直與人的世界不遠。但“道”的觀念也是由軸心時代中國所有大思想傢,包括老子、墨子和莊子所共享。他們一緻認為,“道”隱而不現,但在人的世界中無所不在的運行,就連凡夫俗子多多少少也知道“道”,並於日常生活中實踐“道”。軸心時代創生的概念影響力日漸深遠,特彆是孔子思想和“道”的觀念,幾世紀來對中國人的影響無遠弗屆,從這點看來,要說“道”與曆史組成中國文民的內在與外在也不為過。

評分

於省吾先生甲骨文的經典著作,印刷清晰,可惜這個係列的書有一個通病---封麵的覆膜質量很差,印刷廠是北京的“瑞古冠中”。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甲骨文字釋林(繁體竪排版)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