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巴金选集》是中国有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集,巴金生前亲自遴选篇目,指导编辑,当作自己的“身后事”进行安排。《巴金选集》总共十卷,全面反映了巴金的文学世界和创作风貌。这十卷分别是: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憩园·春天里的秋天·海的梦》《寒夜·第四病室》《短篇小说选》《散文随笔选》《新声及其他》《谈自己》。2014年巴金诞辰110周年之际,四川文艺出版社精心修订,特别推出《巴金选集》纪念版精装本及平装本。 巴金 著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被誉为中国的“一代文学巨匠”、“语言大师”。巴金早年受五四文学思潮洗礼,追求民主、平等,追求光明、正义,毕其终生从事文学创作。其作品大多以进步的知识青年为主人公,暴露旧制度、旧道德的罪恶,歌颂反抗和光明,艺术风格明朗、炽热、流畅。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以及《寒夜》《憩园》《随想录》等,其作品被翻译成近二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传播。 文学生活五十年(代序)说实话,我通常对“选集”这种体裁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少了些许整体的连贯性,像是吃自助餐,什么都有但都不够精。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既有印象。它更像是一部经过精心编排的音乐会曲目单,每首“曲子”——也就是每篇选文——都在恰当的时机被引入,它们之间的过渡处理得极其自然流畅,甚至能看出编辑者在篇目编排上花费了巨大的心血。特别是那些探讨社会变革主题的篇章,其间的论述和情感的递进,层层深入,逻辑性极强。读到某一处关于家族伦理的描摹时,我甚至停下来,开始思考自己与家族成员之间的微妙关系,那种文学的穿透力直达个人生活的内核。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为你展示了宏大的时代画卷,更细心地为你标示出了那些决定时代走向的微小情绪节点。对于想快速了解这位大家创作脉络和思想精髓的新读者来说,它无疑是一张效率最高的地图;而对于老读者而言,它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经典、串联起不同创作阶段的绝佳视角,每一次重读,都能收获不一样的共鸣。
评分这本书的重量,拿在手上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物理重量,更像是承载了厚重的时代记忆。我注意到,这本书的注释部分做得非常详尽,对于那些涉及到特定历史事件、地方风俗或者当时流行的思潮的词汇,都有专门的解释。这一点对于一个生活在信息爆炸年代的年轻人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些背景知识的铺垫,很多微妙的讽刺和深层的悲剧色彩可能会被直接忽略。举个例子,某一篇文章里描述的一个场景,如果不知道当时特定的政治气候,就会以为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冲突,但有了注释的引导,立刻明白了那背后潜藏的巨大压力与无声的抗争。这种细致入微的编辑工作,体现了出版方对原著的尊重和对读者的负责态度。阅读下来,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位学识渊博的向导带领下,穿越了一段复杂的历史长廊,每走一步,都有人及时为你指明方向,解释那些隐藏在历史灰尘下的真相。它让人在享受文学魅力的同时,也收获了宝贵的历史常识。
评分我比较偏爱那些具有强烈画面感的文学作品,阅读时总忍不住在脑海中自动构建场景和光影。这本书在这方面简直是大师级的示范。作者在环境描写上的功力,简直可以用“魔术”来形容,他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一个鲜活的、具有特定氛围的空间。无论是描绘江南水乡的烟雨迷蒙,还是刻画都市中产阶级的压抑与浮华,那种氛围感是如此真实,以至于我几乎能闻到空气中的气味。特别是书中对“光”与“影”的处理,简直是一绝,光线常常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存在,更是一种情绪的投射——是希望的曙光,还是命运的审判。读着那些段落,我常常需要合上书本,闭目养神片刻,只为让脑海中构建出的那个世界稳定下来,好让我的思绪能更深入地沉浸其中。这本书与其说是文字的堆砌,不如说是一系列精心编排的电影镜头,它们在读者的脑海中精准播放,每一个转场都充满了力量和诗意。它完美地诠释了“意境”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雅致的墨绿色封皮,配上烫金的字体,拿在手里就感觉自己握着一份厚重的历史感。我特意挑选了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阳台的藤椅上翻开它,那纸张的触感是略带粗粝的,却又散发着一种老派印刷品的特有香气,完全不是现在那些轻飘飘的铜版纸能比拟的。我从随便翻到的一页开始读起,里面的文字排版疏密得当,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位作家的读者,也不会感到视觉上的疲劳。尤其是一些早期作品的选篇,文字里蕴含着一股老上海那种特有的、带着烟火气的浪漫,读来仿佛能听见弄堂里细碎的吴侬软语,和远处传来的黄包车铃声。作者对人物内心的刻画细腻入微,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能让你感受到角色深层次的挣扎与渴望。这本书的选篇很见功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作品,更像是一条精心铺设的阅读路径,引导着读者去体会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起伏跌宕。读完第一部分,我立刻决定要把它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可以随时重访的故居,每次推开门,都能发现新的角落和不曾留意的风景。
评分我这个人阅读习惯比较怪,喜欢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文本,尤其对那些被过度神化的作家作品。拿到这本书时,我原本是想找出一些“时代局限性”或者“叙事陈旧”的痕迹。但令我意外的是,尽管题材背景设定在过去,但其中对人性复杂性的探讨,那种深刻的、不加粉饰的直面现实的勇气,即便放在今天来看,也依然锐利得像一把未曾开刃的刀。文风上的变化尤其引人注目,从早期作品那种略显稚嫩却充满激情的呐喊,到后期作品中那种沉淀下来的、带着禅意的观察与反思,变化轨迹清晰可见,如同观察一棵树从萌芽到枝繁叶茂再到凋零的完整生命周期。作者的语言密度非常高,每一个句子都像是经过反复锤炼的黄金,没有一个多余的词语。我不得不放慢语速,很多段落需要反复咀嚼,才能完全消化其中蕴含的象征意义和多重解读空间。这本书带来的阅读体验,是一种智力上的挑战,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它迫使你走出自己固有的舒适区,去体验另一种精神维度下的生存状态。
评分价格实惠,包装精美,内容不错,好,
评分还没看,还行吧
评分东西不错,印刷、包装、纸张都很好,正版图书,性价比高
评分满意。
评分好东西,孩子很喜欢,值得购买
评分装订很好,字迹清楚,看着挺舒服!
评分还没看,还行吧
评分活动价是不贵的,东西质量好,用户满意。
评分活动价是不贵的,东西质量好,用户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