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西域绘画9(纸本)》展现的是敦煌藏经洞发现的绘画中,有一定数量的纸本绘画,这些画相对藏经洞的大幅绢画而言,尺寸较小。唐代时,造纸技术有了很大提高,纸的产地广、种类多,质量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皮纸、藤纸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麻纸生产则更加兴旺,其中有白麻纸、黄麻纸和五色麻纸等多种,以适应不同的用途。当时的官方用纸,凡是诏令一类,多用白麻纸书写,所以当时宣布诏书又被称作“宣麻”。官府抄书也用这类麻纸,唐玄宗时,仅洛阳、长安两地用麻纸抄写四部库书就达十二万余卷。而写经则用黄麻纸,敦煌藏经洞里的经卷,大部分都是用麻纸抄写,新疆出土的唐纸,也大部分是麻纸。皮纸的原料主要是楮皮、桑皮,工艺要求高,但皮纸厚而坚韧,具有麻纸所没有的优点,更适用于书写和绘画。唐代冯承素的《兰亭序》摹本和韩晃的《五牛图》用的都是皮纸。这一时期四川成都所产的薛涛笺,就是用当地所产木芙蓉为原料所造的小皮纸。纸张相比绢、布而言,经济便宜,应用范围也较绢帛广泛。
藏经洞的这些纸本画,兼有皮纸与麻纸两类,大多纸质较厚,都经过后期加工,质地结实而紧密。画上多为佛教题材,计有各类佛像、供养人像、佛传故事、经变画、藻井及其他装饰图案等。此外还有一些世俗题材,如医书、相书的插图,动物、山水、花卉。这些画卷都出自唐、五代及北宋时期的民间画工之手。画工们除了用纸本作正式的画以外,还用来制作画稿。
精彩书摘
地藏,义为万物藏育于大地。地藏十王信仰,源于佛教地狱思想的传人中国,经过长时间儒、释、道等各类宗教元素的交融,在唐代形成一股信仰潮流,可与其时的观音信仰媲美。
地藏菩萨信仰开始于北凉,现存最早的地藏图像出现在公元7世纪中期,如河北隆饶县宣务山造像中的《地藏菩萨像》。敦煌的地藏图像始见初唐,至盛唐骤增,唐后继续流行,五代时出现地藏与十王像的组合像。这幅敦煌藏经洞里发现的《地藏十王图》,从右到左,从地藏菩萨到十王,用各自独立的画面描绘出连续画卷。地藏出现在卷末,众多的亡灵为脱离地狱之苦,必然会来到地藏面前。
这幅画上现存有五王。他们坐在盖有桌布的桌子前面,旁边有善恶童子(人间善恶事的记录者)。前面有驱赶亡灵的狱吏。有罪的亡灵戴着颈枷、手枷,有的还被狱吏摁坐在地,用棒殴打。男子腰上缠着布,女子穿着长衣裤。生前行善积德的亡灵,则穿着阳间贵人的衣衫,男的捧着经卷包,女的捧着佛像,对比出善恶的不同待遇。亡灵在六道轮回中,会进入其中哪一道,决定权在十王的最后一位一转轮王。在这里,经卷被展开,用黑色的云,表现了亡灵在六道轮回里的不同方向。画面最后部分是用黑色墙壁围起来的地狱,被火焰包围的角楼上各蹲有一只小犬。墙内的床上绑着亡灵,外面的亡灵正被牛头马面押解。地藏菩萨身披袈裟,手持锡杖和铁钵,为前来的亡灵们做最后的超度。本卷画面脱落部分还有五王(包括第五王阎魔王)都缺失了。此地藏图中所见的十王表现手法,是作为一个整体表现的,尚没有具备各自的特征。
……
前言/序言
西域绘画9(纸本)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分s个他会给国内成功和妇女更好
评分
☆☆☆☆☆
从西域传来的天竺凹凸法,即以明暗晕染表现主体感。这种方法从阿旃陀传到敦煌,已经有许多变化,但以肉红色涂肉体,以赭红晕染眼眶、鼻翼和面部四周,使明暗分明,最后以白粉涂鼻梁和眼球,表现高明部分。年久色变,肌肉变为灰黑,而白鼻梁,小字脸更为突出,这种晕染法在敦煌石窟流行了250多年。
评分
☆☆☆☆☆
非常满意。完美的购物过程
评分
☆☆☆☆☆
本书中收集了地藏十王图等很多作品印刷色彩清晰,品得到敦煌艺术辉煌。,
评分
☆☆☆☆☆
活动购入,价格相对比较便宜
评分
☆☆☆☆☆
整体感觉 画质还不错 版面够大 单图画太少 中间有很多空白处只写了几行字 明显是占页数的 不是很实
评分
☆☆☆☆☆
经典的资料,一定要收藏!
评分
☆☆☆☆☆
西域绘画艺术直接接受了西域佛教艺术的内容、技法和风格,主要颂扬佛陀生平事迹和前生善行,宣传累世修行积累功德,因而萨王子饲虎、尸毗王割肉喂鹰、月光王施头千遍、须堵提割肉奉亲等悲剧性题材大为流行,宣扬舍己为众生的牺牲精神,最后才能成佛。
评分
☆☆☆☆☆
非常满意。完美的购物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