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藝術與生活》收錄二十一篇,是作者少數的長篇論集,“文章比較地長,態度比較地正經”,可以說是作者日後思想的奠基之作。
這本書的很多觀點對於中國新文學的發展都極具建設性,其中要緊的一篇便是《人的文學》,鬍適說:“這是當時關於革命文學內容的一篇重要的宣言。……周先生把我們那個時代所要提倡的種種文學內容,都包括在一個中心觀念裏,這個觀念他叫做‘人的文學’。”
文中,作者劈頭說道:“我們現在應該提倡的新文學,簡單的說一句,是‘人的文學’。應該排斥的,便是反對的非人的文學。”末後說道:“我們偶有創作,自然偏於見聞較確的中國一方麵,其餘大多數都還需紹介譯述外國的著作,擴大讀者的精神,眼裏看見瞭世界的人類,養成人的道德,實現人的生活。”可以說周作人用自己一生踐行瞭上述精神。
作者簡介
周作人(1885-1967),中國散文傢,翻譯傢。原名櫆壽,字啓明,晚年改名遐壽,浙江紹興人。青年時代留學日本,與兄樹人(魯迅)一起翻譯介紹外國文學。五四運動時人北京大學等校教授,並從事寫作。論文《人的文學》《美文》,新詩《小河》等在新文學運動中均有重大影響。所作散文,風格衝淡樸訥,從容平和。在外國文學藝術的翻譯介紹方麵,尤其鍾情希臘日本文學,貢獻巨大。著有自編集《藝術與生活》《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等三十多種,譯有《日本狂言選》《伊索寓言》等。
目錄
自序
平民的文學
人的文學
新文學的要求
兒童的文學
聖書與中國文學
中國戲劇的三條路
國語改造的意見
國語文學談
文學上的俄國與中國
歐洲古代文學上的婦女觀
勃來剋的詩
日本的詩歌
日本的小詩
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
論左拉
陀思妥也夫斯奇之小說
俄國革命之哲學的基礎
日本的新村
新村的理想與實際
訪日本新村記
遊日本雜感
精彩書摘
平民的文學 平民文學這四個字,字麵上極易誤會,所以我們先得 解說一迴,然後再行介紹。 平民的文學正與貴族的文學相反。但這兩樣名詞,也 不可十分拘泥。我們說貴族的平民的,並非說這種文學是 專做給貴族或平民看,專講貴族或平民的生活,或是貴族 或平民自己做的,不過說文學的精神的區彆,指他普遍與否, 真摯與否的區彆。 中國現在成瞭民國,大傢都是公民。從前頭上頂瞭一 個皇帝,那時“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傢便同是奴隸, 嚮來沒有貴族平民這名稱階級。雖然大奴隸對於小奴隸, 上等社會對於下等社會,大有高下,但根本上原是一樣的 東西。除卻當時的境遇不同以外,思想趣味,毫無不同, 所以在人物一方麵上,分不齣什麼區彆。 就形式上說,古文多是貴族的文學,白話多是平民的 文學。但這也不盡如此。古文的著作,大抵偏於部分的, 修飾的,享樂的,或遊戲的,所以確有貴族文學的性質。 至於白話,這幾種現象,似乎可以沒有瞭。但文學上原有 兩種分類,白話固然適宜於“人生藝術派”的文學,也未 嘗不可做“純藝術派”的文學。純藝術派以造成純粹藝術 品為藝術唯一之目的,古文的雕章琢句,自然是最相近;但 白話也未嘗不可雕琢,造成一種部分的修飾的享樂的遊戲 的文學,那便是雖用白話,也仍然是貴族的文學。譬如古 銅鑄的鍾鼎,現在久已不適實用,隻能尊重他是古物,收 藏起來;我們日用的器具,要用磁的盤碗瞭。但銅器現在固 不適用,磁的也隻是作成盤碗的適用。倘如將可以做碗的 磁,燒成瞭二三尺高的五彩花瓶,或做瞭一座純白的觀世音, 那時我們也隻能將他同鍾鼎一樣珍重收藏,卻不能同盤碗 一樣適用。因為他雖然是一個藝術品,但是一個純藝術品, 不是我們所要求的人生的藝術品。 照此看來,文字的形式上,是不能定齣區彆,現在再 從內容上說。內容的區彆,又是如何?上文說過貴族文學 形式上的缺點,是偏於部分的,修飾的,享樂的,或遊戲的; 這內容上的缺點,也正如此。所以平民文學應該著重,與 貴族文學相反的地方,是內容充實,就是普遍與真摯兩件 事。第一,平民文學應以普通的文體,寫普遍的思想與事實。 我們不必記英雄豪傑的事業,纔子佳人的幸福,隻應記載 世間普通男女的悲歡成敗。因為英雄豪傑纔子佳人,是世 上不常見的人;普通的男女是大多數,我們也便是其中的一 人,所以其事更為普遍,也更為切己。我們不必講偏重一 麵的畸形道德,隻應講說人間交互的實行道德。因為真的 道德,一定普遍,決不偏枯。天下決無隻有在甲應守,在 乙不必守的奇怪道德。所以愚忠愚孝,自不消說,即使世 間男人多數最喜說的殉節守貞,也不閤理,不應提倡。世 上既然隻有一律平等的人類,自然也有一種一律平等的人 的道德。第二,平民文學應以真摯的文體,記真摯的思想 與事實。既不坐在上麵,自命為纔子佳人,又不立在下風, 頌揚英雄豪傑,隻自認是人類中的一個單體,渾在人類中間, 人類的事,便也是我的事。我們說及切己的事,那時心急 口忙,隻想錶齣我的真意實感,自然不暇顧及那些雕章琢 句瞭。譬如對眾錶白意見,雖可略加努力,說得美妙動人, 卻總不至於謅成一支小麯,唱的十分好聽,或編成一個笑話, 說得哄堂大笑,卻把演說的本意沒卻瞭。但既是文學作品, 自然應有藝術的美。隻須以真為主,美即在其中,這便是 人生的藝術派的主張,與以美為主的純藝術派,所以有彆。 平民文學的意義,照上文所說,大略已可明白。還有 我所最怕被人誤會的兩件事,非加說明不可,—— 第一,平民文學決不單是通俗文學。白話的平民文學 比古文原是更為通俗,但並非單以通俗為唯一之目的。因 為平民文學,不是專做給平民看的,乃是研究平民生活—— 人的生活——的文學。他的目的,並非想將人類的思想趣味, 竭力按下,同平民一樣,乃是想將平民的生活提高,得到 適當的一個地位。凡是先知或引路的人的話,本非全數的 人盡能懂得,所以平民的文學,現在也不必個個“田夫野 老”都可領會。近來有許多人反對白話,說這總非田夫野 老所能瞭解,不如仍用古文。現在請問,田夫野老大半不 懂植物學的,倘說因為他們不能懂,便不如拋瞭高賓球三 氏的植物學,去看《本草綱目》,能說是正當辦法麼?正因 為他們不懂,所以要費心力,去啓發他。正同植物學應用 在農業藥物上一樣,文學也須應用在人生上。倘若怕與他 們現狀不閤,一味想遷就,那時植物學者隻好照《本草綱目》 講點玉蜀黍性寒,何首烏性溫,給他們聽,文人也隻好編 幾部“封鬼傳”“八俠十義”給他們看,還講什麼“我的” 科學觀文學觀呢? 第二,平民文學決不是慈善主義的文學。在現在平民 時代,所有的人都隻應守著自立與互助兩種道德,沒有什 麼叫慈善。慈善這句話,乃是富貴人對貧賤人所說,正同 皇帝的行仁政一樣,是一種極侮辱人類的話。平民文學所說, 是在研究全體的人的生活,如何能夠改進,到正當的方嚮, 決不是說施粥施棉衣的事。平民的文學者。見瞭一個乞丐. 決不是單給他一個銅子,便安心走過;捉住瞭一個賊,也決 不是單給他一元鈔票放瞭,便安心睡下。他照常未必給一 個銅子或一元鈔票,但他有他心裏的苦悶,來酬付他受苦 或為非的同類的人。他所注意的,不單是這一人缺一個銅 子或一元鈔票的事,乃是對於他自己的,與共同的人類的 運命。他們用一個銅子或用一元鈔票,贖得心的苦悶的人, 已經錯瞭。他們用一個銅子或一元鈔票,買得心的快樂的人, 更是不足道瞭。僞善的慈善主義,根本裏全藏著傲慢與私利, 與平民文學的精神,絕對不能相容,所以也非排除不可。 在中國文學中,想得上文所說理想的平民文學,原極 為難。因為中國所謂文學的東西,無一不是古文。被擠在 文學外的章迴小說幾十種,雖是白話,卻都含著遊戲的誇 張的分子,也夠不上這資格。隻有《紅樓夢》要算最好, 這書雖然被一班無聊文人學壞成瞭《玉梨魂》派的範本, 但本來仍然是好。因為他能寫齣中國傢庭中的喜劇悲劇, 到瞭現在,情形依舊不改,所以耐人研究。在近時著作中, 舉不齣什麼東西,還隻是希望將來的努力,能翻譯或造作 齣幾種有價值有生命的文學作品。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二十 日。P4-8
前言/序言
這一本書是我近十年來的論文集,自一九一七至 一九二六年間所作,共二十篇,文章比較地長,態度也比 較地正經,我對於文藝與人生的意見大抵在這裏邊瞭,所 以就題名日“藝術與生活”。 這裏邊的文章與思想都是沒有成熟的,似乎沒有重印 齣來給人傢看的價值,但是我看這也不妨。因為我們印書 的目的並不在宣傳,去教訓說服人,隻是想把自己的意思 說給人聽,無論偏激也好淺薄也好,人傢看瞭知道這大略 是怎麼一個人,那就夠瞭。至於成熟那自然是好事,不過 不可強求,也似乎不是很可羨慕的東西,——成熟就是止境, 至少也離止境不遠。我如有一點對於人生之愛好,那即是 她的永遠的流轉;到得一個人官能遲鈍,希望“打住”的時候, 大悲的“死”就來救他脫離此苦,這又是我所有對於死的 一點好感。 這集裏所錶示的,可以說是我今日之前的對於藝術與 生活的意見之一部分,至於後來怎樣,我可不能知道。但是, 總該有點不同罷。其實這在過去也已經可以看齣一點來瞭, 如集中一九二四年以後所寫的三篇,與以前的論文便略有 不同,照我自己想起來,即夢想傢與傳道者的氣味漸漸地 有點淡薄下去瞭。 一個人在某一時期大抵要成為理想派,對於文藝與人 生抱著一種什麼主義。我以前是夢想過烏托邦的,對於新 村有極大的憧憬,在文學上也就有些相當的主張。我至今 還是尊敬日本新村的朋友,但覺得這種生活在滿足自己的 趣味之外恐怕沒有多大的覺世的效力,人道主義的文學也 正是如此,雖然滿足自己的趣味,這便已盡有意思,足為 經營這些生活或藝術的理由。以前我所愛好的藝術與生活 之某種相,現在我大抵仍是愛好,不過目的稍有轉移,以 前我似乎多喜歡那邊所隱現的主義,現在所愛的乃是在那 藝術與生活自身罷瞭。 此外我也還寫些小文章,內容也多是關係這些事情的, 隻是都是小篇,可以算是彆一部類,——在現今這種心情 之下,長篇大約是不想寫瞭,所以說這本書是我唯一的長 篇的論文集亦未始不可。我以後想隻作隨筆瞭。集中有三 篇是翻譯,但我相信翻譯是半創作,也能錶示譯者的個性, 因為真的翻譯之製作動機應當完全由於譯者與作者之共鳴, 所以我就把譯文也收入集中,不彆列為附錄瞭。 一九二六年八月十日,於北京城西北隅,聽著城外的 炮聲記。
周作人自編集:藝術與生活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