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精神的升华:中国共产党的精气神》一书论述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其章节标题就颇有创意。用诗歌把各章的内容贯通起来,每一章独立成诗——各个小标题组合起来,就是一首清新隽永、朗朗上口的诗。我们只要拿起这本书,翻上两页,就会被其巧妙的构思与清新活泼的语言所吸引。
作者简介
傅治平,男,1950年生于湖南省华容县。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教授,海南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从事过哲学、美学、领导科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类学科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十多项国家及省级课题,其作品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已出版的独著、主编与参著著作二十多部,发表文章三百余篇。其中有较大社会影响的著作有《心灵大嬗变——人类心理的历史构筑》、《政府行为论》、《邓小平理论纲要》、《教育中人的发现》、《节约型社会读本》、《新时期党政干部关心的十大“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等。2004年以来,连续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郁闷与喧器——世纪青年心态破解》、《党政干部“四观”教育学习读本》、《和谐社会导论》,在社会上亦有较大的反响。《和谐社会导论》还被选为2005年度文化部、财政部“送书下乡工程”优秀图书。
目录
第一章 红色精神,源远流长
马列信仰 孕育赤魂
人间正道 天下公心
华夏精神 恢弘演绎
民意所隶 宗旨坚定
第二章 红色精神,凛烈万古
理想信仰 红色激情
价值导向 精神支撑
思想先导 活力之源
民族振兴 历史使命
第三章 红色精神,时与日新
红色精神 穿越时空
实践孕育 实践提升
指导现实 激励后人
一脉相承 与时俱进
第四章 五四精神,不倒长城
救亡图有意 拳拳报国心
德、赛两先生 熔为青年魂
民族复兴计 血脉世相承
走向新世纪 精神铸长城
第五章 井冈山精神,星火燎原
巍巍井冈山 革命作摇篮
艰苦奋斗志 信念倍坚定
留下好传统今人作典型
要当共产党 井冈须长铭
第六章 长征精神,铄古铸今
君子天行健 艰难万里征
苦难多砥砺 磨炼铁骨铮
地球红飘带 飞舞绘丹青
昂首新世纪阔步再长征
第七章 延安精神,党风大成
革命大本营 窑洞起雄风
战争是洪炉 精神千锤炼
作风与传统凝 成精气神
中华脊梁骨 宝塔千秋挺
第八章 西柏坡精神,兴亡思辨
千秋兴替事 规律何处寻
革命要彻底 “两个务必”真
优良好传统 建国奠基深
希怀忱患意事 事业仍常青
第九章 大庆精神,爱国是魂
艰难创业史 覆地翻天人
摘掉“贫油”帽 奋斗出精神
盛开石油花 精神成能源
“铁人”有接力 大庆与时进
第十章 雷锋精神,平凡见真
普通一个兵感动亿兆人
只做平凡事 皆成巨丽珍
道德境界高 春风暖人心
生命虽逝去 德行勉来人
第十一章 红旗渠精神,挑战贫困
愚公凿天河 演舜传奇新
太行矗丰碑 血魂镌碑铭
众志征险恶 党心暖民心
红旗渠长流 壮歌年年岭
第十二章 抗洪精神,与天斗争
沧海横流处 英雄本色真
中国水文化 品格大提升
洪水作洗礼 彰显精气神
迎接新挑战 再铸新长城
第十三章 载人航天精神,科技攻坚
“神舟”遨苍穹 豪情贯长虹
“四特”是精髓 “一流”是标准
九天揽月志 险峰好光景
中华要崛起 创新作国魂
第十四章 抗震救灾精神,凛烈天地
哀哉国之殇 激荡最强音
举世见雄起 大震淬精神
多难兴邦国 多难砺党魂
做到五坚持 无往而不胜
精彩书摘
1.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信仰,是人们关于普遍、最高(或极高)价值的信念。一方面,信仰是一种信念,具有信念的基本特征,即对某种或某些尚未被实现和证实的客观状态、观念等等的确信;另一方面,并不是任何信念都是信仰,信仰是信念的一种特殊的、强化的、高级的形式,信念只是一种意念,信仰则是一个整体性的精神状态。信仰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它为核心,形成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并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它服务。所以,信仰在人的精神、活动中居于统摄地位,是人的价值意识活动的调节中枢,它是人生的“主心骨”,是人的全部价值意识的定向形式。因而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生命就等于没有灵魂。而信仰的偏差,则会造成人生道路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性错误。当然,信仰也有自觉与不自觉、科学与不科学、先进与落后等等区别,而要形成科学的、先进的信仰,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并且需要自觉地以先进的世界观、方法论,以人类的全部科学和文明成果为基础。
由于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主张或主义的高度相信和尊敬,并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与指南,所以它是一种精神纽带,是一个组织或阶层、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成员团结奋进的精神基础和精神动力,具有生活价值的定向功能、社会秩序的控制功能、社会力量的凝聚功能、行为选择的动力功能,等等。因此,正确的信仰能够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人们正确面对各种挑战,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一句话,它激励人们在顺境时居安思危,在逆境中不坠青云之志。而且,由于信仰总是指向理想的未来,所以它会引导人们对未来的目标作出自己的选择,并从此为之不懈奋斗。
信仰是凝聚全社会、全民族力量的法宝。信仰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主要起引导、凝聚和推动的作用。每当一个国家和社会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信仰和信仰教育往往是形成强有力民族精神的最有力的武器,是把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千千万万群众凝聚起来的法宝。邓小平说得好: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总之,信仰是人们的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有了信仰,人们就有了精神的寄托,有了行动的指南,就能知所趋赴。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理论,一种科学的理论,同时又是一种信仰,一种科学的信仰。它不但给予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类以伟大的认识工具,而且赋予他们以伟大的历史使命,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奋斗旗帜。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工具;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则是武装头脑和改造思想的工具。
马克思主义信仰,即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和理论的信服、敬仰与崇拜。共产主义学说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科学学说。这一学说,在正确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指出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在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制度的美好前景。共产主义学说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不是代表少数人的利益,而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长远利益的集中体现。因此,共产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信仰,是有史以来最崇高的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体现着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向往和追求,是无产阶级革命者强大的精神支柱。
应该说,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或科学共产主义信仰)的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最初创立这一科学信仰时,却并没有对其进行命名,他们没有使用过像“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以及“共产主义理想”这样的概念,而且甚至有意识地避免和反对这样的提法。比如,马克思和恩格斯不赞同把共产主义说成一种“理想”。他们说: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他们也不赞同把共产主义说成是一种“信仰”或“信仰的象征”。马克思在纪念第一国际成立7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演讲,明确指出:国际从未提出任何特殊的信条教义。它的任务就是组织劳动力量,团结各种各样的工人运动,使它们联合起来。恩格斯反对把无神论宣布为强制性的信仰象征,认为这只能是为神效劳;而且反对社会主义运动中的这样一些人,在他们那里“革命”本身成了某种像童贞马利亚之类的东西,理论成了信仰,参加运动成了祭祀。
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认为“理想”和“信仰”是空想家与宗教徒的专利,而是认为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也有自己的理想与信仰(信念)。他们在自己的著作里也多次提出唯物主义者要有崇高理想和信仰。恩格斯在1871年2月代表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写给西班牙联合委员会的一封信中说:我们非常满意地看到社会革命的思想越来越成为你们国家的工人阶级的共同财富。尤其是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谈到了工人阶级政党对待信仰的态度,明确提出:资产阶级的“信仰自由”不过是容忍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自由而已,工人党则力求把信仰从宗教的妖术中解放出来。从宗教中解放出来的信仰显然不再是宗教信仰,而只可能是科学的信仰,共产主义信仰就是这样的信仰。
……
前言/序言
古人认为,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人们一向把“精气神”三者,作为人体生命存亡的关键。人的衰老是因损耗了“精气神”,而“精气神”充盛,则生命自会延长。这是精气神的本意。作者将其引申到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论述,表明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之源、活力之源,颇有深意。在这本书里,作者采用了近年来发展红色旅游所用的一个名称——“红色精神”,使党的精神更富有鲜明的色彩。红色是鲜血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红色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所形成的良好传统与作风的内在灵魂,是中国共产党的精气神。
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曾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精神就是人的精气神的集中表现。人有了这点精神,就有了精气神,就有了精神支柱。人生就有了激情、有了意义,人就有了追求、有了价值。对于一个组织、一个政党来说,精神也同样重要。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今天的七千多万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也成为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之一。迄今,中国共产党在走过的八十多年的历程中,经历过无数坎坷曲折与艰难险阻,但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与青春的活力,并带领全体党员与全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奇迹。原因何在?就在于她始终保持着一种精气神。
精气神是一股劲儿,一股气势。古语有云:“气势如虹。”我们共产党人有了这股劲头与气势,就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我们共产党人有了这种劲头与气势,即便再凶恶的敌人也会望风披靡。在革命时期,许多共产党人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而正义凛然,面对生死考验而放声大笑,连敌人都不得不慨叹:共产党人是铁打的筋骨。在建设、改革时期,无数党员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工作,亦是豪气万丈。就像大庆人写的诗歌一样:“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精气神又是一种态度,一种境界,一种不服输的信念。在井冈山时期的艰苦岁月里,红军将士每天吃着红米饭、南瓜汤,却能打胜仗,就凭的这种精神;在和平建设时期,河南林县人民为了丢掉贫困帽子,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曰月换新天一他们苦干工。年,劈山凿岭修起了一条人间天河一红旗渠,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第八奇迹”,也凭的这种精神。
红色精神所表现的精气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政治与思想优势,因为红色精神所体现的共产党的形象,已成为凝聚民心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其光芒穿越时空,成为全党、全国人民永远的激励。平常,我们不是经常听到有人这么讲吗?“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两万五”,实际上,就是在用长征精神鼓励自己。而许多共产党人在遇到挑战时,总会用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精神来鼓舞自己的斗志。
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形成于党成长、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队伍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精神状态,是对一个时期共产党人精神面貌的生动写照,它体现在共产党人身上以及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红色精神就是在共产党人以及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的伟大行为中体现出来的,但它不是成于一朝一夕,而是经过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要用几年、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来度量;而一旦形成,又将不断鼓舞人们为正义事业不懈努力。因此,我们必须把红色精神作为党的传家宝,世世代代传下去,使之能够长期被用来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全体党员、群众的精神支柱。
探讨红色精神,我们发现每一种精神,都有着鲜明的背景。或与时代背景相联系,或与某种事件相联系,可以说,它是特定背景下孕育出来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说到五四精神,我们眼前会浮现出慷慨激昂的革命青年,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毫无畏惧地迎着军阀枪口前进的雄姿;说到井冈山精神,我们耳边会响起“红米饭,南瓜汤”的歌声;说到长征精神,我们会不由自主吟诵起“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雄壮诗篇……也就是说,红色精神不是孤立的,它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实践。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天辟地的实践中进发出来的精神、形成的优秀传统。
虽然红色精神在不同时期表现的行为方式不同,但其精神状态有共同之处。董存瑞手举炸药包与“铁人”王进喜用身体搅拌水泥,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行为,但都体现了共产党人为革命不怕牺牲的精神。井冈山流传的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在延安为烧炭而牺牲的张思德,以及在新中国涌现的焦裕禄、郑培民等先进人物,都体现了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他要求全党坚持和发扬五种革命精神,即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和压倒一切困难精神、革命乐观主义和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他强调,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实际上,邓小平提出的这五种革命精神,就贯穿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应该说,党的八十多年历程中可以提炼出来的红色精神有许多种,以历史事件命名的就有五四精神、嘉兴南湖红船精神、二七精神、古田会议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以红色精神发生地命名的就有井冈山精神、百色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太行精神等;以创造红色精神的群体与个人命名的就有琼崖纵队精神、红色娘子军精神、抗大精神、抗联精神、新四军精神、临沂红嫂精神、杨靖宇精神、刘胡兰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郑培民精神,等等。这些精神,都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
在红色精神里,五四精神是红色精神的源头,因为正是五四运动,使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得到了极好的锻炼。也是在五四运动中,寻找先进文化的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革命的真理。当然,说得更直接一些,则可以把井冈山精神作为红色精神的源头,是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奠定了中国革命精神的基础。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精神是对井冈山精神的弘扬、丰富和发展。这当中,如果说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代表,那么,西柏坡精神则是延安精神的继续发展。它们共同反映了2。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中国革命史的主旋律和时代主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这期间又形成了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以及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这些都是红色精神的延续。今天,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已有的红色精神,还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赋予其新的内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中,不断总结和提炼新的红色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的、时代需要的红色精神鼓舞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红色精神不是自封的,而是获得全体人民认同并在长期实践中被证明了的,反映着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反映了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是民族精神在新的时期的传承与升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红色精神丰富与提升了民族精神,是继承和创新的辩证统一,具有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发扬红色精神,就要求我们紧跟时代发展,以创新的理念、饱满的热情和忘我的态度投入到各项工作创新之中,不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
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考验着每一位共产党人,也锤炼着每一位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状态。正是在严峻的历史考验之中,共产党人精神状态的可贵价值,才得以彰显和传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坚定信念,保持本色,光大浩然正气。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廉洁奉公,艰苦奋斗,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酒绿灯红的侵蚀和影响,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风亮节。
在当今中国,红色精神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红色精神、学习红色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弘扬红色精神,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傅教授所著的几部书,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把别人看起来枯燥的理论变为可读的美文,且不失理论深度。而且,他的思路开阔,文风活泼,并非所有的著作都一种模式、一种风格,每一本书都会别出心裁地创造一种新的格调。《精神的升华——中国共产党的精气神》一书论述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其章节标题就颇有创意。用诗歌把各章的内容贯通起来,每一章独立成诗——各个小标题组合起来,就是一首清新隽永、朗朗上口的诗。我们只要拿起这本书,翻上两页,就会被其巧妙的构思与清新活泼的语言所吸引。他的“观念三部曲”已经完成了两部,且赢得了广大的读者。我期待着这本《精神的升华》早日面世,为“观念三部曲”画亡一个圆满的句号。
精神的升华:中国共产党的精气神(庆祝建党90周年学习读本)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