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幸福观》按照历史的线索,分五个章节分别讨论了先秦不同学派对幸福的不同理想,汉代董仲舒的天道循环论对幸福观的影响,以及魏晋时期的佛道思想、宋明理学和19世纪各种思想流派对幸福的探索。
作者简介
鲍吾刚(Wolfgang Baner)德国著名汉学家。1930年2月Z3日生。高中毕业后进入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所学习汉学。日本学、蒙古学和哲学。1953年,年仅Z3岁的他以题为《张良与陈平——汉代开国时期的两位政治家》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58年,鲍吾刚获得汉学与相关学科的教授资格,并于1960一1962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任客座教授,后又到伯克利加州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以及香港。台湾、日本和夏威夷等地做研究工作。1962—1966年任海德堡大学汉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66年起在慕尼黑大学东方学院执教,任东工研究所所长。著述颇丰,除本书外,还有《中国人的命名——名、字、小名的构造规则与主要内涵》(1959)。《中国——从帝国到共产主义》(196O)、《作为创伤与榜样的中国之过去》(1968)、《<国语>索引》(1973),种国连环画——鬼魂、凶手、阶级敌人》(1976)。《中国人的面孔——中国历代自传文学综述》(1990)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确定边界(前 1500一前 ZOO年)
第一节 此界和彼界的统一
整一的世界
有关幸福的根本概念
变化的困境
第二节 漠然现世
天
孔子和中国人本主义
孟子和第一个社会乌托邦
墨程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基础
第三节 逃离让会
道家的自然与生命
《庄子》中的梦与死
第四节 黄金现世和发现来来
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苟子和以利制序
法家和以法制序
法家的混杂形式
第二章 世界的边界(约前 20O——300年)
第一节 视作未来的过去
文明与自然、过去与现在的再融合门
董仲舒和历史循环论
宇宙目的论思想的开始和“大一统”观念
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
第二节 位于世界尽头的国家
北方和南方:作为象征与模式
东方和西方:成仙得道与避难之地
对上天的恐惧和对大地的深情
第三节 叛乱与和平
道家与墨家观念的融合
太平和军事的均衡
道教和乌托邦思想
第三章 对彼岸世界的迷恋(约3O0——10O0年)
第一节 白山和无政府状态
无君论:隐士与起义者的理想
自由.自然的浪漫主义与狂癫
超脱、酒醉与创造力
第二节 在西方天堂里的救赎
佛教带来幸福处所的变化
西方极乐世界
北翟庐洲
时间的消失和佛教禅宗
第三节 洞穴后的世界
道教天堂的类型
作为幸福体验的旅行
作为再生之地的洞穴
阴间与时间的转换
第四章 现实的灰尘门(1000——且18OO年)
第一节 忠诚和异端
儒教的胜利和世界的收缩
忠诚的快乐
宗教理想的的压制
秘密团体和他们的社会政治诉求
民族主义的诞生
第二节 “格物”
懦家内部两极分化之现象
宗族共产主义
儒家理想中的怀疑
第三节 等待和听天由命
变革的急躁与市侩的沉着
李汝珍的奇境
第五章 曙光(1800年以后)
第一节 沉睡与来自天父的讯息
人造的天堂
洪秀全与基督教
太平天国在社会改革上的尝试
上帝与民族主义的王国
第二节 “大同世界”的幻影
儒教的“改革”
世界政府
阶级、种族与家庭的终结
教育、抚养以及惩罚
“天游之学”
第三节 理想混乱的时代
东西方冲突之间的乌托邦
“内”与“外”、“知”与“行”的两极之间
孙逸仙的综合法
……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中国人的幸福观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