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旦文集(第2卷)

潘光旦文集(第2卷)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潘乃穆,潘乃和 编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4-07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025710
版次:1
商品编码:1059269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199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5
字数:385000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潘光旦先生是我国老一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和教育家。一生著作甚丰,他的著述是一宗很有价值的学术遗产,在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集收入潘光旦先生三十年代的著作三篇,即:《读书问题》、《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人文史观》。该书对于广大学人研究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历史状况,了解潘先生的学术思想,具有参考作用。

作者简介

潘光旦,字仲昂,江苏宝山县人。1899年8月13日生于宝山县罗店镇,1967年6月10日逝世于北京,1913年至1922年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1922年至1926年留学美国,攻读生物学,研习遗传学、优生学、获学士、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至1934年,先后在上海光华、复旦大学任教,1934年至1952年间任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担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教务长、社会学系主任及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1952年调中央民族学院任教授。

目录

读书问题
近年来之知识介绍
教授为学问之大敌
留学生问题
立达学园的旨趣
谈职业教育
第三中从令小学校勿用“古话文”
大学与体育
科学研究与科学提倡
中国人与国故学
普及识字?
释“读书不忘政治”
政治现状中学生界之淘汰与选择
生物科学的新价值与大学课程
教授待遇与今日流行之兼任讲师制
“青年的烦闷”
假期与知识生活的解放
学问与潮流
观点
商化,民化、与报纸
“著作狂”及“发表欲”
入学试验
“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速成”
完人教育新说
尚同与尚异
中国今日之社会科学教育
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
……
人文史观(人文生物论丛第二辑)

前言/序言







潘光旦文集(第2卷)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潘光旦文集(第2卷)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潘光旦文集(第2卷)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潘光旦文集(第2卷)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喜欢这个系列,定价公道。

评分

   然而不幸的是,几十年过去,先生所盼求之拾回针线依旧未能实现,倒是本土文化被越抛越远。今日之中国在全力奔向国际化、现代化,一代接一代的年轻人都忙着学西方的文化,学外语,学西洋乐器,学西式礼仪。究竟还有多少人能记得属于中国本土的文化血脉?

评分

很好。做活动很优惠。中国优生学第一人啊!

评分

  小学共产主义,中学社会主义,大学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而现在教师的师德却是少得可怜的“几不原则”。学校应该是一个焕发学生生命活力、激发创新的殿堂。“教师职业的本质是创造人的精神生命”,教师自己的精神生活应首先处于丰富、充实、发展、创新之中。在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同时,积极地做学生道德完善的促进者、鼓励者、引导者。记得一位中学老师说的好,“教他们学会可以一辈子免于孤独的方法:阅读。教他们可以走到人生更高处的方法:看书。要学会自己去寻找书,要学会拒绝别人强迫你读的书,阴险的让你一辈子不想再读书的书。教他们学会用文字来呈现自己的内心,清澈的内心,温柔的内心,温暖的内心,丰富的内心。”

评分

最近阅读的潘光旦先生的文集《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深受启发,于是我想借用“位育”一词去思索中国的学校德育。“位”是地位、顺应之意,“育”有发展、超越之境。“位育”则是在现实与未来之间寻求一种发展着的平衡与协调。儿时在懵懵懂懂成长,一切循规蹈矩,在学校偶尔犯错,但具体又不知道错在哪,如何犯的错,老师经常也不解释,因为压根他就没这意识,采取最有效最直接批评、体罚,心理承受能力大概也就是这段时间锻炼出来的。进入大学后,开始自己摸索着看书,毫无顾忌讨论,渐渐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自我的价值判断,才恍然发现,其实绝大多数的学校德育存在诸多问题,就此也就提出几点思考:

评分

是一位学贯古今,文史兼治,渊博而会通的学者

评分

  小学共产主义,中学社会主义,大学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而现在教师的师德却是少得可怜的“几不原则”。学校应该是一个焕发学生生命活力、激发创新的殿堂。“教师职业的本质是创造人的精神生命”,教师自己的精神生活应首先处于丰富、充实、发展、创新之中。在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同时,积极地做学生道德完善的促进者、鼓励者、引导者。记得一位中学老师说的好,“教他们学会可以一辈子免于孤独的方法:阅读。教他们可以走到人生更高处的方法:看书。要学会自己去寻找书,要学会拒绝别人强迫你读的书,阴险的让你一辈子不想再读书的书。教他们学会用文字来呈现自己的内心,清澈的内心,温柔的内心,温暖的内心,丰富的内心。”

评分

为什么近代中国会出现教育技术化的不良倾向

评分

书已经到手,品相不错。还没来得及看。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潘光旦文集(第2卷)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