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中國文明的曆程(插圖本)》是著名國學大師張舜徽先生專為大眾讀者撰寫的普及讀物,涉及到古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如農業、科技、衣食住行、文學藝術、文字發展等,特彆值得提齣的是,作者將古代的保健養生、醫藥知識作為社會生活史的重要內容,進行瞭專門介紹。全書內容豐富,深入淺齣。
、
內容簡介
《中國文明的曆程(插圖本)》是國學大師,著名曆史學傢、文獻學傢張舜徽先生(1911—1992)撰寫的一本關於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普及讀物。書中通過農業生産的發展、科技的創造、生活資料的豐富、藝術的進步、工程的修建、對保健養生的重視、醫藥知識的豐富、文字的創造與改進、書籍的齣現、文學的發展等十個方麵,對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進行瞭細緻的講解。特彆值得提齣的是,作者將古代的保健養生、醫藥知識作為社會生活史的重要內容,進行瞭專門介紹,使我們對於古人的生活有瞭更加全麵的瞭解。《中國文明的曆程(插圖本)》重在對事物發明創造與發展演變的梳理,用極其精煉的文字,勾勒齣瞭中華五韆年文明發展的曆史,是現代讀者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讀物。
作者簡介
張舜徽(1911—1992),著名學者。湖南沅江人。崇尚乾嘉樸學,治學以文字、音韻、訓詁為根柢,長於版本目錄、校勘、考據,在經學、小學、史學諸領域均有成就。曾任華中師範大學曆史文獻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曆史文獻研究學會第一至三屆會長、名譽會長。著有《廣校讎略》、《中國文獻學》、《鄭學叢著》、《清人文集彆錄》、《說文解字約注》等。
目錄
農業生産的發展
生産工具的發明
五榖雜糧
蔬菜瓜果
農業生産技術的創造
科技的發明與創造
天文曆法
掌握瞭晴雨寒暑的一般規律
依照時令節氣進行生産活動
從籌算到珠算
度量衡的製定
指南針的發明
火藥的發明和應用
造紙術的發明
動物、植物和礦物知識的豐富
生活資料的豐富
豆製品的豐富
釀酒術的發展
糖的製造
茶的普及
植物油的製取
製鹽方法的改進
房屋的修建
衣服材質的改進
交通工具的發明和創造
冶鑄技術的成就
藝術的進步
印染藝術
刺綉與挑花
壁畫
雕塑
鏤金藝術
陶器與瓷器
玉器
石刻藝術
木雕藝術
漆器製造
工程的修建
道路的修治
橋梁的架設
城垣的修築
運河的開掘
井渠的鑿造
治水工程
沿海地區築堤防潮
對保健養生的重視
飲食起居的清潔和衛生
環境衛生的講求
身心的保養方法
運動健身
健身術的豐富
豐富多彩的雜技
醫藥知識的豐富
醫藥知識的不斷豐富
人體解剖學的發展
生理的分析
病理的分析
診斷的方式
醫療的內治法——湯藥
醫療的外治法——針灸
吸取外來知識,改進固有的醫學
醫學上的總結工作
文字的創造與改進
文字的創造
文字的豐富
文字發展過程中的揚棄工作
文字的簡化
書籍的齣現
創造瞭記載文字的工具
傳播文字的工具——印刷術的發明
遠古書籍的幾種形式
古代書籍大部分是由集體寫成的
曆史上的集體修書
曆代集體校書的成績
文學的發展
古代歌謠
敘事詩的發展
抒情詩的原始形式
詩歌的繼承與創新
小說的産生
齣版後記
精彩書摘
天文曆法 我們祖先在同自然作鬥爭的時候,慢慢地認識瞭自然運動的某些規律 ,並且進一步掌握瞭他們所認識的規律,拿來指導農業生産。這錶現在天 文知識方麵,十分明顯。因為他們要依照四季循環來安排他們的生活,決 定他們的活動,所以天文學便成為人類中最早發達的知識瞭。 我國古代定一年四季的方法,最初以黃昏星宿的齣沒為主。 《尚書·堯典》以鳥、火、虛、昴四宿為仲春、仲夏、仲鞦、仲鼕黃 昏時之中星,司馬遷《史記》稱古代有火正專門觀測大火星的昏見,可見 我國在幾韆年前,季節是由大火星的昏見而決定的。所以那時對於星宿的 辨認,成為農村中老幼男女的普通常識。顧炎武《日知錄》捲三十說過: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戶,婦人之 語也;月離於畢,戌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後世文人學士, 有問之而茫然者矣。”古代人人皆知的普通常識,後世便變為專門絕學。 這是由於秦、漢以後,一切皆依節氣進行工作,一般老百姓,便無需仰觀 天文,而天文知識就成為少數人所擅有瞭。 二十八宿的名稱為角、亢、氐、房、心、尾、箕,鬥、牛、女、虛、 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 軫。雖然到秦、漢時代的書籍,像《呂氏春鞦》、《禮記·月令》、《史 記·天官書》、《淮南子·天文訓))纔正式提齣,但是《詩經》裏,早已 有瞭火、箕、鬥、昴、畢、參、牽牛、織女諸宿的名稱,而且大半是齣於 勞動人民歌唱中。由此可知,在周初已經應用二十八宿,並且為勞動人民 所普遍認識瞭。後來像《呂氏春鞦》、《禮記·月令》、《史記》、《淮 南子》諸書所載,不過經過知識分子之手,把勞動人民已經掌握的知識總 結下來罷瞭。 我們祖先對於辨認星宿,最初一定是有簡明歌括的,可惜年久失傳, 無由考索。到瞭隋朝,齣現瞭(《步天歌》,相傳是丹元子所作,而不詳其 姓字,無疑是遠古天文歌括的綜閤。它的歌辭,十分淺近顯明,令人一目 瞭然,真如南宋鄭樵所說:“得《步天歌》而誦之,每誦一句,凝目一星 ,不三數夜,一天星鬥,盡在胸中。”(《通誌-天文略》)由於它的編成, 是從農村群眾中來的,所以一些語句,都是大眾易懂的話,這倒是它的精 神所在。但是一般文人學者,卻視其“淺陋”而不去重視。清儒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捲十四便說:“丹元子《步天歌》不著撰人姓名,相傳以 為唐王希明所撰。鄭樵獨非之,以為丹元子隋之隱者,與希明各是一人。 然歌詞淺陋,不似隋人文字,《隋書‘經籍誌》亦無此書,其非隋人明矣 。古天文傢,未有以‘太微’、‘夫市’配‘紫微’為三垣者。《太史公 書》,太微屬南宮,天市屬東宮;晉、隋二《誌》,則分中外宮,與二十 八宿為三列,而‘太微’、‘天市’雜敘於中宮之次。使丹元果隋人,則 唐初李淳風修《隋誌》,何不一述三垣之說乎?漁仲好異而無識,欲取俚 鄙之歌,駕乎前誌之上,所謂棄周鼎而寶康瓠者也。”在封建社會裏,一 般知識分子看不起人民大眾的口頭創作,乃至把正史裏麵的《天文誌》一 類的書看成“周鼎”,把來自民間的歌括看成“康瓠”,是不足奇怪的。 我們祖先,不但對於星宿的名稱、部位,辨認得很清楚,而且平日留 心於天象的變化。例如,白天看見太陽忽然起瞭黑影成為日蝕,是值得人 們注意的事,便很認真地把它記錄下來。僅就《春鞦》一書所包括的二百 四十二年之中,就記載有三十六次日蝕,到現在已經由科學傢證明瞭,其 中有三十二次日蝕是完全正確的。 現在所稱“陽曆”和“陰曆”的區彆,便在於月亮繞地球和地球繞日 兩個周期的不同。陽指太陽,陰指太陰(月)。人們一嚮總以為陽曆是從西 洋傳來的,其實我們的經典《尚書·堯典》中早已說過:“期,三百有六 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所謂三百有六旬有六日,恰好就是陽曆 年。陰曆則月大三十天,月小二十九天,一年十二個月,隻三百五十四天 ,要比陽曆少十一天之多,所以每隔三年,便插一個閏月(尚多瞭幾天)。 但若十九個陰曆年,加上七個閏月,便和十九個陽曆年幾乎相等。我國在 周末,已經知道十九年七閏的辦法,並且已經發明瞭用土圭來觀測日影以 定’‘‘夏至”和“鼕至”的方法。《孟子·離婁》篇說:“天之高也… …韆歲之‘日至’,可坐而緻也。”古人稱“鼕至”、“夏至”為“日至 ”,照孟子所說,可知在戰國時代,我們測定陽曆年的長短,已極有把握 瞭。 我們祖先不僅在天文觀測方麵有偉大的成就,對宇宙構造的理論也有 相當大的貢獻。我國古代對宇宙的構造,有三種不同看法:第一是“宣夜 ”。認為“天瞭無質,仰而瞻之,高遠無極,眼瞀精絕,故蒼蒼然也”; 第二是“蓋天”(或稱周髀)。認為“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天旁轉如 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隨天左行,故日月實東行,而天牽之以西沒”; 第三是“渾天”。認為“天如雞子,地如卵中黃,孤居於天內,天大而地 小,半覆地上,半繞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見半隱”。《晉書·天文誌》對 這三種學說,都有批評,說:“宣夜絕無師承,周髀多所違失,惟渾天近 得其情。”我們用近世天文學的眼光來看,宣夜論天空的性質,渾天論地 球的位置,蓋天論眾星的運行,都有可取的地方。特彆是“渾天”說,和 近代的宇宙論,甚為接近。遠在兩三韆年前,我們祖先已經指齣“地如卵 中黃,孤居於天內”的道理,真是接近瞭近代的科學論斷。P23-26
前言/序言
中國文明的曆程(插圖本)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新的韆年和新的世紀充滿瞭期望和信心。我們曾經讓自己的光榮和尊
評分
☆☆☆☆☆
術、文化領域和農業、製造、城市發展等標誌人類文明進步程度諸多
評分
☆☆☆☆☆
葉的宋代,雖然已經褪卻瞭上一世紀盛唐氣象的恢弘和自信,但對人
評分
☆☆☆☆☆
很好的書,可惜裏麵裁剪有問題
評分
☆☆☆☆☆
難的深淵,至今讓我們不堪迴首。從“存天理、滅人欲”成為正統到
評分
☆☆☆☆☆
衝張的大名而來,準備再買本說文約注,
評分
☆☆☆☆☆
埃,我們也許隻能隱約勾勒齣中華民族這一韆年來文明進程的大緻輪
評分
☆☆☆☆☆
書很不錯,裏麵的配圖也很棒,值得入手
評分
☆☆☆☆☆
為波瀾壯闊的100年。雖然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講,100年就意味著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