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条码:9787511899767
图书名称:尽职调查:不良资产处置实务详解
定价:46
作者:李国强
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2016-10-01
内容
本书系青岛正奇投资有限公司团队联合撰写,主要内容来源于该团队过往从业经历,围绕不良资产相关入门知识及该行业*重要的尽职调查业务模块展开,旨在帮助从业人员快速切入不良资产业务领域,同时选取李国强先生七年从业经验中的部分随笔,从感性角度剖析不良资产行业本质。
目录
上篇实 务 技 能
第一章不良资产处置术语解释
第一节行业术语
第二节实操术语
第三节法律术语
第二章不良资产处置实务100问
1.省级AMC有哪些,每个省只能成立一家还是可以成立多家?
2.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否有可行性?
3.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优势是什么?
4.新包购买前的尽调和购买后的处置尽调有什么不同?
5.如何看现场,目的是什么?
6.分支机构与分公司、子公司有什么不同?
7.出资不实的情形有哪些?
8.企业欠款能否执行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财产?
9.目前不良资产互联网处置平台兴起,这个平台能够给大家带来什么帮助?
10.政策性剥离中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对应接收哪几家银行的不良资产?
11.恢复执行适用于哪些案件?
12.如何启动法院变更、恢复执行程序?
13.变更、恢复执行提交材料有什么要求?
14.银行出表业务的通道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有哪些形式?
15.不良资产历史上的三次大剥离是指什么?
16.项目处置的核心是什么?
17.项目处置中有很多的流程和节点工作,关键节点是什么?
18.如何寻找合适的律师以及怎么与律师合作?
19.如何把握好与客户谈判的尺度?
20.地方AMC如何增强竞争优势?
21.一个合格的不良资产项目经理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
22.如何打造一支专业的不良资产的团队?
23.面临当前火爆的不良资产市场,行业人员需要思考哪些方面的问题?
24.不良资产行业尽职调查有什么重要性?
25.出表业务现在为何如此盛行?
26.银行为什么给予投资人极短的尽调时间?
27.不良资产处置如何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
28.尽职调查工商查询哪些内容?
29.为什么查询本案诉情况?
30.为什么查询债务人的涉诉?
31.新包的评估方法有哪些?
32.新包尽调如何进行抽样呢,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项目作为重点尽调?
33.不良资产包含哪些种类?
34.行业目前现状如何?
35.不良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影响因素有哪些?
36.不良资产尽职调查的重点是什么?
37.不良资产网络平台的价值如何?
38.不良资产行业竞争激烈吗?
39.投资失败的关键点为何?
40.同一财产重复抵押与抵押重复登记如何处理?
41.抵押的财产被查封,是否影响抵押权的实现?
42.破产企业中被抵押的财产,是否参与破产财产的分配?
43.流质契约条款是否受法律保护?
44.同一债权既设立抵押担保又设定保证担保,抵押权如何实现?
45.地上物抵押,土地使用权未抵押以及土地使用权抵押,地上物未抵 押时,抵押权如何实现?
46.同一债权既设定留置、质押,又设定抵押、保证担保,抵押权如何实现?
47.抵押设定后抵押物出租,或者出租后的抵押物又设定抵押的,抵押权如何实现?
48.不良资产投资项目筛选要点有哪些?
49.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有哪些?
50.目前商业银行的不良率是多少?
51.什么是债权表见转让?
52.如何正确催收实现诉讼时效中断?
53.为什么很多项目没有时效限制?
54.超过担保期间如何补救?
55.什么是银行贷款的五级分类?
56.金融不良资产的价值评估方法有哪些?
57.抵押资产的价值判断方法有哪些?
58.破产企业债务偿付顺序如何确定?
59.股东需要对企业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有哪些?
60.何为法人人格混同?
61.法人人格混同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62.现在民营企业可以直接从银行购买不良资产吗?
63.非资产管理公司如果想直接从银行购买10户以上的资产包该怎么 操作?
64.购买债权是否等同于拥有了债权对应的抵押物?
65.发起人与股东有什么区别?
66.抵押物被他人先行查封,法院迟迟不启动拍卖程序怎么办?
67.为什么很多的老资产包存在企业有财产,但是案件却被法院终结执行的情况?
68.终结执行的项目能否申请恢复执行?
69.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的评估存在哪些问题?
70.国际上有哪些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
71.我国目前处置银行不良资产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72.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省级AMC)有什么特点?
73.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对不良资产行业有什么影响?
74.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都有哪些模式?
75.银行对于不良资产是否存在掩藏行为?
76.不良资产处置中房产、土地如何清场?
77.不良资产行业需要整合哪些资源?
78.什么是抽屉协议?
79.唯一住宅能否执行?
80.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项目交易和审批流程如何?
81.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转让程序如何?
82.哪些不良资产可以批量转让,哪些不可以?
83.哪些人员不可以受让银行不良资产?
84.不良资产处置中有哪些风险?
85.经济下行期给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86.影响农信社依法收贷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87.企业并购的方式有哪些?
88.企业并购存在哪些风险?
89.银行不良贷款抵押物处置存在哪些困难?
90.对于一些没有明面财产的、拒不还款的老赖企业,有什么有效的执行措施?
91.在建工程抵押是否有效?
92.债务人与第三人的资产置换行为,债权人可否申请撤销?
93.附着国有划拨土地上的房产抵押效力如何?
94.在申请冻结、扣划债务人账户时,经常遇到法院或者银行不配合、不予冻结的情况,为什么?
95.非金融机构是否有权享有收取贷款利息的权利?
96.查询银行账户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97.回执背书如何扫除查询死角?
98.债权转让中,债权人未向债务人履行转让通知义务,是否影响债权转让本身的效力?
99.企业逃、赖、废债的方法有哪些?
100.尽调的常用资料来源有哪些?
中篇实 操 指 引
第一章不良资产处置操作流程
第一节业务流程
一、入场
二、对接
三、尽调评估
四、资金募集
五、购买债权
六、材料交接、发布债权转让公告或通知
七、投后管理
八、退出
第二节尽职调查的方法
一、信念
二、方法
三、层次
第三节尽职调查的导向
一、盘活标准
二、盘活类型
第二章尽职调查的流程
第一节流程指引三步法
第二节尽职调查的工具和渠道
一、尽调工具
二、渠道资源
第三章尽职调查实操全程指引
第一节流程节点注意事项
一、阅卷
二、网搜
三、本案诉
四、涉诉
五、工商
六、房产核实
七、土地核实
八、股权核实
九、车辆核实
十、现场
十一、访谈
十二、政府文件
十三、财务报表
十四、资产及干系人汇总
第二节疑难问题解决方案
一、时效分析
二、改制承债盘活标准化
三、出资不实盘活标准化
四、企业破产清算盘活标准化
五、企业清算注销盘活标准化
六、企业法人混同
七、国家、行政赔偿盘活标准化
八、企业违法犯罪盘活标准化
下篇知 识 驿 站
第一章法律法规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权转让相关法律法规
二、诉讼相关法律法规
三、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四、时效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文献资料
第三章行业杂感
一、关于不同类别不良资产管理要点解析
二、关于不良资产价值评估
三、未来不良资产角色定位之服务商
四、不良资产那些人儿
结语:一位不良资产处置老兵的内心独白:逃离或者坚守?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厚重”和“专业”。作为一名法律领域的从业者,我深知尽职调查在任何一项交易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不良资产处置更是涉及多方利益、风险高度集中的领域。李国强主编的这本书,单看书名《尽职调查 不良资产处置实务详解》,就足以让人对其内容抱有很高的期待。不良资产的处置,绝不是简单的“甩卖”或“清算”,而是一个需要高度专业化、精细化操作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准确地识别、评估和处置这些资产,往往决定了损失的大小,甚至会影响到整个金融机构或企业的稳健运行。因此,一本能够提供详尽的实务指导的书籍,是多么的宝贵。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解读尽职调查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所起到的“守门人”作用,如何通过深入的调查,发现资产的潜在风险点,评估其真实价值,并为后续的处置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有丰富的案例,展示各种类型的不良资产,如信贷资产、非信贷资产、股权资产等,在实际处置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和借鉴。
评分拿到这本《尽职调查 不良资产处置实务详解》,我立刻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严谨的书名所吸引。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不良资产的处置已成为金融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而“尽职调查”作为处置过程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一直对这个领域感到好奇,总觉得这背后隐藏着大量不为人知的专业知识和实操技巧。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不良资产处置的结果,却很难窥探到其过程中的复杂性。这本书以“详解”为标题,让我看到了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希望。我尤其想知道,在尽职调查阶段,究竟需要关注哪些关键点?如何识别那些容易被忽略的风险?如何对资产的价值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以及,在不同的不良资产类型下,尽职调查的侧重点又会有何不同?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操作框架、实用的工具和方法,并且最好能结合具体的案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不良资产处置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尽职调查在其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对金融风险管理和不良资产处置领域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厚礼。法律出版社的出品,加上“尽职调查”、“不良资产处置实务详解”这样的字眼,已经预示着这是一本高度专业、注重实操的书籍。我一直认为,金融领域的风险,尤其是不良资产所带来的风险,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处置,其连锁反应将会是巨大的。而在这背后,尽职调查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发现问题、评估风险、制定策略的起点。这本书能否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指导读者如何在复杂的交易环境中,通过严谨的尽职调查,准确识别不良资产的成因、评估其真实价值,并为后续的处置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是我最期待的。我希望它能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够深入到实务操作的细节,比如如何收集信息、如何与交易对手进行有效沟通、如何运用专业的工具和模型进行分析等等。能够看到一些具体的案例,了解其他人在类似情况下的处理经验,对我来说将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评分终于拿到了这本期待已久的《尽职调查 不良资产处置实务详解》,尽管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仅从装帧和目录来看,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其份量。法律出版社出品,李国强主编,这本身就给了人一种专业和权威的保障。我一直对金融领域,特别是不良资产处置这一块充满好奇,总觉得这里面蕴含着很多不为人知的门道和挑战。很多时候,我们在新闻里看到某个公司因为债务危机而破产,或者某些金融机构成功地化解了不良资产的风险,但背后到底是如何操作的,有哪些严谨的流程和专业的知识,就显得十分模糊了。《尽职调查 不良资产处置实务详解》这个名字,立刻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尽职调查”四个字,暗示着事情绝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它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严谨的分析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而“不良资产处置”则是整个链条的关键环节,如何将那些“烫手的山芋”变成有价值的资产,或者至少是损失最小化,这其中的智慧和技巧,绝对是值得深入学习的。初步翻阅了一下目录,涉及的章节很多,从不良资产的认定、分类、价值评估,到后续的重组、转让、诉讼、清算等等,几乎涵盖了不良资产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我特别期待能够详细了解尽职调查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它如何帮助发现潜在风险、评估资产价值、制定处置策略,这对我理解整个行业的运作逻辑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黑白相间的配色,配上醒目的书名和作者信息,透着一股沉稳的专业气质。作为一名对法律实务操作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贴近实际操作的书籍,而不是那些只讲理论、脱离实际的“学院派”作品。 《尽职调查 不良资产处置实务详解》从书名上就传递出一种“实战”的味道,这让我感到非常欣喜。不良资产处置,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可以说是金融机构和企业都面临的重要课题。很多时候,不良资产的形成背后都隐藏着复杂的法律、财务和经营问题,而要有效处置这些资产,则需要一套系统化的方法论和丰富的实操经验。我猜想,这本书肯定会对如何进行深入的尽职调查,识别出不良资产的根源和潜在风险,给出一个清晰的指引。同时,对于如何根据不同的资产类型和情况,制定出最合适的处置方案,比如债权转让、资产重组、甚至是资产证券化等,想必也会有详细的阐述。我尤其关注那些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流程,因为只有通过真实的案例,才能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如何在实践中运用,以及其中会遇到哪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