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宗頤(1917一 ),號固庵,又號選堂,是當代百科全書式的大師。他的文化世界具有自信、自足、圓融、和諧的特點,其學問精通古今、融閤中西,研究領域上至先秦下至明清,研究範圍遍及上古史、甲骨學、簡帛學.經學、禮樂學、宗教學、楚辭學.史學、中外關係史、敦煌學、目錄學、古典文學及中國藝術史等13門類,按西學分科的文、史、哲、藝。無不賅洽,,又通外語多種,著作等身,精深博大,創一傢之言。1962年獲被譽為西方漢學諾貝爾奬的“儒蓮漢學奬”。他是“東學西漸”的領軍人物,曾任教的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以懸掛饒宗頤書法及國畫作品為榮。
一般,各種湊的感覺。。。。。。。。。。。
評分饒宗頤1949年赴香港,1952年任教於新亞書院。[1] 1952年至1968年任教於香港大學,1968至1973年獲新加坡大學聘為中文係首任講座教授兼係主任,期間曾任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客座教授及颱灣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教授。[1]
評分 評分1973年,饒教授迴港齣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係講座教授兼係主任,1978年退休後,在法國、日本、中國內地、颱灣及澳門周遊講學。[1]
評分一般,各種湊的感覺。。。。。。。。。。。
評分 評分饒宗頤,1917年生於廣東潮安[1] ,祖籍廣東潮州[2] ,字固庵、伯濂、伯子,號選堂[3] ,是享譽海內外的學界泰鬥和書畫大師。[4] 他在傳統經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學、藝術、文獻以及近東文科等多個學科領域均有重要貢獻,在當代國際漢學界享有崇高聲望。[4]
評分饒宗頤1949年赴香港,1952年任教於新亞書院。[1] 1952年至1968年任教於香港大學,1968至1973年獲新加坡大學聘為中文係首任講座教授兼係主任,期間曾任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客座教授及颱灣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教授。[1]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