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06
中華史料叢刊:近代中國教育史料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華史料叢刊:近代中國教育史料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精裝硬皮,參考工具書,太靠譜瞭,喜歡!
評分更好
評分學習用書 看起來不錯
評分內容方麵作為研究資料來講還是很好的,
評分叢刊中的史料都是從各處搜集而來的,有些甚至在其他地方根本見不到,非常珍貴。透過這些史料,能夠對清末民初的教育史實有一個更清晰的脈絡,對後來的教育發展具有莫大的藉鑒作用。
評分很好的,超級喜歡很好的,超級喜歡
評分本書1961年由人民教育齣版社齣版,1981年第二版,後麵印過多次。現在這些版次都不好找瞭,人大的新版定價貴是貴的。內容真的蠻好,纔捨得買瞭來。收入瞭晚清民初許多有關學製、教育宗旨、辦學方麵的材料,很有眼光。看前言裏作者感謝各地友人幫助收集資料,還有陸費逵先生呢。
評分近代中國以“變”著稱,二十世紀各方麵的變化尤其顯 著。在眾多大緻屬於文化層麵的變化中,有一個貫穿百年且 與兩韆年文化傳統相當衝突的傾嚮,即對物質的注重。 中國文化輕“術”而重“學”有著長期的傳統。然而,近代 中國在每一次中外衝突中的失敗都或隱或顯地增強瞭人們 對物質的注重。“學”與“術”到清季已有新的錶述方式,即鄧 實所謂“物質文明”與“文質文明”(近於後之所謂“精神文 明”)。當時朝野的一個共同傾嚮是強調“學要有用”,而所謂 學術之“有用”意味著能夠指導或至少支持當時中國麵臨的 中外“商戰”和“兵戰”,用更傳統的術語說也就是要落實在 “送窮”和“退虜”這類“物質”層麵之上,尤其是後者。一言以 蔽之,學術之“用”正在於能經世保國。 1905年,康有為自戊戌齣亡遊曆亞歐美八年後,寫齣 《物質救國論》這一反思性著作。他強調近代已是重物質競爭 的“新世”,時代既變,內在的“道德”遂讓位於外觀之“文明”, 而且評判標準也已落實在戰場 之上,即“兵”的勝負成為“文明 之標誌”。既然“各國強弱視物 質之盛衰為比例”,則“歐洲中 國之強弱不在道德、哲學”,戰 敗的中國便不能不從“文明”降 為“野蠻”。這樣,“倉廩實而知 禮節”的管子學說便有瞭新的 時代意義,貫穿全書的是一種物質富而後可 文明的觀念:“以農立國”的“中國古教”雖“教 化”可美,但“不開新物質則無由比歐美文 物”;當時要救國、要“富強”、甚至要“文明”, 都不能不緻力於其所謂“物質學”。 這種趨勢後來發展到“今天下競為物質 之學”(顧頡剛1915年語)的程度,不過在“五 四”新文化運動時曾經齣現過一個逆反的潮 流。與我們今日基本將“科技”閤起來講迥然不同,五四時期 人們講“科學”甚少往“技術”方嚮走,講到西方的物質時也往 往提高到“文明”層次。我們今日說到“科學”,首先聯想到的 大概是數理化,近年則多為工科一類;但五四時期人們更注 意的是科學那抽象的“精神”和廣義的“方法”。在實踐層麵更 首先落實在鬍適提倡的“整理國故”以及史學的“方法”之上 (後者包括唯物史觀)。 在近代注重物質和“學要有用”的語境下,新文化運動的 主流學人特彆強調科學的“精神”和“方法”真是個異數;他們 凸顯的是科學那不夠“物質”亦即相對“文質”的一麵,這其實 遠承瞭中國古代重學輕術的傳統,真是名副其實的“文化”運 動;當然,其反傳統的全麵性不僅體現在要打倒遠古的孔傢 店,而且對晚清以來重術輕學的新傳統也要逆流而行。 這一做法顯然引起一些“老新派”的不滿,從清季起便實 際主張全盤西化的吳稚暉在新文化運動前期曾一度贊成整 理中國古學,到1922年卻發現“上當”瞭,從而明確提齣應注 重“物質文明”的“工藝”一麵,主張將中國的國故“丟在毛廁 裏三十年,現今鼓吹成一個乾燥無味的物質文明;人傢用機 關槍打來,我也用機關槍對打。把中國站住瞭,再整理什麼國 故,毫不嫌遲”。新文化運動本已主要側重文化層麵的變革, 但此時又齣現從“文化”迴歸物質層麵的趨嚮。 正當梁啓超在歐戰後質疑人類運用“科學”’的能力之時, 其昔日的老師康有為將其《物質救國論》在1919年正式刊印 齣版。強調“歐洲大戰之效”恰證明他“凡百進化,皆以物質” 的觀點不誤。他甚至認為,當強敵要挾之時,“雖數十萬士卒 皆盧騷、福祿特爾、孟的斯鳩及一切全歐哲學之士、曾何以救 敗?”以重“學”輕“術”、重“文”輕“武”的中國傳統看,被許多 人認為此時已“守舊”的康有為其實仍在激烈地反傳統,而以 激進反傳統著稱的新文化人無意識中反倒在繼承傳統。 與康有為刊發舊論大約同時,張祿也提齣瞭“理科救國” 的類似觀念。他將“理科”定義為“物質科學”而非時人已在 使用的“自然科學”,所謂“物質科學”當然更多落實在今人所 說的“科技”之上。張祿認為“新文化運動未免偏於人文的一 方麵”,實乃“中國數韆年來重文學而輕物質,甚至誣科學為 邪說、視機器為鬼怪”這一趨嚮的延續。吳稚暉更明言,當年 張之洞等人重張乾嘉學者的妖焰,“暗把曾國藩的製造局主 義夭摺瞭”,而新文化運動實際上復興瞭張之洞時代的謬 說。他提齣要迴歸到鹹同時人努力的“製造”這一富強之路, 認為中國“科學、工藝太後於人”,二者皆應積極提倡。雖然 “科學在二者中為尤要”,實際卻應“多趨工藝一方麵”,纔能 真正推廣科學。 此後強調“科學”之物質層麵的傾嚮日益增強,連在“科 學與玄學之爭”中曾因提倡“玄學”而著稱的張君勱也逐漸轉 嚮物質一方,他於1934年聲明其“受過康德的洗禮,是不會看 輕科學或反對科學的”。到1948年,張君勱以美國在第二次世 界大戰中對和學技術的依靠為例,強調“現在國傢之安全、人民 之生存無不靠科學,沒有科學便不能立國。有瞭科學雖為窮國 可以變為富國,雖為病國可以變為健康之國,雖為衰落之國也 可以變成強盛之國”。
評分本書1961年由人民教育齣版社齣版,1981年第二版,後麵印過多次。現在這些版次都不好找瞭,人大的新版定價貴是貴的。內容真的蠻好,纔捨得買瞭來。收入瞭晚清民初許多有關學製、教育宗旨、辦學方麵的材料,很有眼光。看前言裏作者感謝各地友人幫助收集資料,還有陸費逵先生呢。
中華史料叢刊:近代中國教育史料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