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普及大家知识、传承大家文化。
内容简介
《大家小书:桥梁史话》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
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1917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1921年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20世纪30年代,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曾任唐山交通大学、北洋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北方交通大学校长、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撰有《桥话》、《中国石拱桥》、《钱塘江桥》、《中国的古桥与新桥》等大量科普文章。
内页插图
目录
桥
桥话
启宏图,天堑变通途
桥名谈往
名桥谈往
中国古代桥梁
中国石拱桥
赵州桥与李春
洛阳桥与江东桥
五桥颂
介绍五座古桥
中国古桥技术史话
谈桥梁跨度
开合桥
联合桥
没有不能造的桥
明天的桥
代后记:架桥人的心愿
精彩书摘
通车了1370多年,现仍继续服务的河北省赵州桥,突出表现了中国古代桥梁的科学技术成就;造桥工人中的代表李春,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桥梁工程师。
我国资源丰富,人民勤劳,自古以来,就建成了大量的宏伟的各种形式的桥梁,成为我国文化悠久的一种标志。它们散布在全国各地,往往在穷乡僻壤,竟会偃卧着一座结构奇特的名桥,而在通都大邑,水网纵横地区,更是条条大路,有路就有桥。从桥梁事业的发展,可看出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演变,尽管我国历史文献,对于桥梁的记载极端贫乏。桥梁是永久建筑物,从它现在的遗迹,可以窥知其创建时设计的构思和施工的技巧,因而鉴别出这桥在科学技术上的水平。可以说,我国数千年来的古桥,是无愧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
可惜很多杰出的名桥,遗迹不存,仅能从文献中知其概要。《诗经》中有“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之语,这梁是我国很早的“浮桥”,据说是周文王所制。到了秦始皇时,这渭河上的桥,改造为“石柱桥”,“广六丈,南北三百八十步,六十八间,七百五十柱,百二十二梁”(见《三辅黄图》),唐代杜牧《阿房官赋》中说这桥“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可见这桥的伟大。西汉末王莽时,“灞桥火灾,数千人以水沃救不灭”(见《汉书·王莽传》),这座“木梁桥”的结构,规模宏伟,可以想见。到了西晋时,河南洛阳有“旅人桥”,“悉用大石,下圆以通水,可受大舫过也”,“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十一月初就功,日用七万五千人”(见《水经注·榖水条》),这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大型“石拱桥”。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里有开封汴河上的虹桥,则是大型“木拱桥”,用五根拱木作骨架,若干横木作支撑,全用绳索捆扎而成,构制奇巧。甘肃兰州有握桥,传说建自唐代,系木制“伸臂桥”,用大木纵横叠置,‘‘更相镇压”,两岸同时并进,节节挑出,于河心相遇,故名飞桥,又名握桥。
如同上述的,现在已经不存而历史文献中留名的,以中国之大,数不胜数,这里提出的只是其中有代表性的6种形式,在当时技术上各有独到之处,为后来桥工开辟了道路。
……
前言/序言
大家小书:桥梁史话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通车了1370多年,现仍继续服务的河北省赵州桥,突出表现了中国古代桥梁的科学技术成就;造桥工人中的代表李春,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桥梁工程师。
评分
☆☆☆☆☆
最近孩子比较迷桥梁,正好买了这本书,不错,很喜欢!
评分
☆☆☆☆☆
·在某些方面,此书是否打动了我?
评分
☆☆☆☆☆
桥
评分
☆☆☆☆☆
如同上述的,现在已经不存而历史文献中留名的,以中国之大,数不胜数,这里提出的只是其中有代表性的6种形式,在当时技术上各有独到之处,为后来桥工开辟了道路。
评分
☆☆☆☆☆
·我不喜欢的是什么?
评分
☆☆☆☆☆
不错,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的
评分
☆☆☆☆☆
质量很好,满意。
评分
☆☆☆☆☆
大家小书系列是我一直像收集的一套书,趁着京东做活动入手,很值。